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实惠,是食堂与生俱来的 “活招牌”。

打着“国民食堂”噱头的快餐品牌,除了追求极致性价比,还要有什么?

海底捞旗下首家快餐品牌十八汆,西贝的新中式快餐品牌弓长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也激发了我们从团餐视角做更多思考。


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食堂”,会以何种形式出现?

“一碗讲究的面”,究竟有哪些讲究?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9.9元一碗炸酱面、4块钱的小吃、2块钱的甜点……“在一线城市卖出三线价格”的“十八汆”,低价亲民到让人惊艳!

“点了1份炸酱面、一个卤鸡爪和一杯水果茶,总共才花16块钱,不到3分钟就出餐了。”前去十八汆体验的消费者,为此欣喜。

十八汆目前全国仅有一家门店,去年11月悄悄在北京酒仙桥开业,核心客群为周边恒通商务园、瀚海国际大厦等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解决的更多是刚需温饱问题。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一碗讲究的面”是十八汆的口号,店内产品主打中式浇面,并混合经营甜品、茶饮和早餐:面条有菠菜面和白麦面两种可选,浇头有金汤肥牛、回锅肉、炸酱面等共8种;价格在9.9到15元之间,比如招牌炸酱面12元,番茄鸡蛋打卤面9块9;小菜免费;茶饮很时尚,包括了时下热门的奶盖茶、水果茶、波波奶茶等,定价则在5元-13元之间;甜品有黑糖豆花和茉莉奶冻两款,据说味道都不错;早餐时段,十八汆还在店内售卖包子等。

十八汆能做到价格很“食堂”,因为它背后是巨头海底捞,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支撑。

据企查查的工商数据显示,十八汆的100%持股股东为新派(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系海底捞旗下全资子公司。同时,其食材也来自海底捞的知名供应商——蜀海供应链。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图片来源:十八汆微信


从产品制作到服务,十八汆尽可能做到无人化或少人化,将成本压缩到最低。

店里的产品几乎都是成品和半成品,只需简单加工。就连煮面,都是由一台机器完成,它可以自动完成取面、取碗、把面煮好、过一下凉水、把面放到碗里这个完整流程。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图片来源:十八汆微信

十八汆全部采用顾客自助模式:消费者自取餐盘选择小吃、茶饮、面条和浇头后,再把餐盘放在自助结账机上,就能快速完成付款。餐盘回收也由顾客自己完成。这样,大概80平米的店铺,一共只需要5名员工即可。


在各个环节最大化地省人力、提效率,由此打造出极致性价比,这对亟需降低人力成本的团餐来说,同样有借鉴意义。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有烟火气的“下饭菜”,在冲破哪些边界?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西贝新推出的快餐品牌弓长张,与十八汆运用大量的成品半成品不同,找的是“现炒快餐”的卖点,更加注重食物的烟火气,强调无门槛、无菜系、无延迟,主打33道现炒下饭菜……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来源:西贝莜面村微信

在一段流传的网络视频中,贾国龙“亲自”阐述了“弓长张”的新模式,并透露出弓长张要做无门槛、无菜系式连锁快餐:

无门槛,彰显的是弓长张的性价比,一顿午餐只要15元左右,无论你是餐厅服务员,还是快递员,亦或CBD白领,都可以毫无压力地进店消费。

无菜系,则指弓长张的菜品选择唯一标准是是否好吃,无论是浙江菜、川菜、鲁菜、粤菜还是江西菜,下饭就好!

无延迟,指弓长张的菜品都是主打现炒现卖。

从将“下饭”两字作为核心注脚点来看,33道下饭菜,足以将各地特色菜品搬进门店。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图片来源:西贝莜面村微信

这些年,西贝在快餐市场的尝试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西贝燕麦面到西贝麦香村、超级肉夹馍、XIBEI EXPRES、西贝酸奶屋……

弓长张比较契合贾国龙看好的小吃、小喝、小贵、小店、小老板“五小”模式:

小吃:少而精的小吃特色菜品,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小喝:健康有特色的饮品。


小贵:物有所值,不一味做低价活动,或者是设置低价菜品,守住利润才是餐饮企业的生存之道。


小店:小而美的门店,经营可以更加灵活且利润会高。


小老板:操心+职业+稳定的店长。

弓长张能否在快餐市场开疆拓地,为西贝拉开新的篇章?

“国民食堂”能走多远?需发力刚需中的刚需高频消费!

对顶着“国民食堂”噱头的十八汆和弓长张来说,迎合当下消费趋势能火一时,炒概念固然能赚到钱,但要成为可传承的企业,显然要下更多功夫。

1、务实型消费受宠

十八汆和弓长张都早于疫情布局,共同点是立足满足刚需中的刚需消费需求,出现恰逢其时,正好迎合了疫后消费市场趋势:报复性消费尚无影踪,务实型消费受宠!


像海底捞、西贝一样推出平价子品牌的,还有喜茶推出的喜小茶,主要产品价格浮动在11元至16元间,最便宜的一杯奶茶只要7元钱。

疫情中以高人一筹的品牌营销频频刷屏的老乡鸡,虽然没有推出子品牌,但祭出的降价优惠措施狂圈粉,连免费送鸡汤的理由都很接地气儿:大量收购了一批活鸡,导致库存压力;用免费送鸡汤的形式引导消费者“饭前洗手”好习惯。

肯德基和麦当劳推出“半价桶”和咖啡月卡,周一会员9.9元汉堡等,变相降价,带来了大量消费者,有的门店甚至排起长龙。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2、聚焦刚需中的刚需后,还需发力刚需高频消费

目前来看,弓长张宣传的现炒快餐,被诟病最多的是出餐效率低,胜在“有烟火气的下饭菜“理念。

十八汆更像是海底捞试水快餐的一家实验店。据此前媒体实地探查十八汆,有顾客表示“下次来不来,要看心情”。


前去考察的餐饮同行,强调吃一碗面可以不讲究环境,但必须有好滋味,当原料大多出自半成品加工厂与供应链配送,缺失匠心环节,未来能走多远并不好说。

团餐因为顾客群体更为固定,不少企业在高性比的产品是否足够丰富和美味方面,一直在克服挑战。

团餐业内人士认为,十八汆的未来能走多远,“要看它对产品的管理,如果没有清晰的规划,也会慢慢消沉。”毕竟,标准化制作的产品,口感都是一个味道,这种产品很难生存。

十八汆和弓长张,在固定商圈,聚焦刚需中的刚需后,发力吸引刚需高频消费,才是长久生存的正解。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食堂,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十八汆和弓长张之所以能掀起热点讨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疫情在加速餐饮战场变革,整个餐饮格局蕴含的不可确定性,撩拨着餐饮人的神经,试图从中揪出可以看见的确定性。


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食堂”,未来最有可能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1、业态壁垒不断被打破,边界更为模糊

疫情期间,从正餐、快餐到团餐,都有企业增设外卖;社餐企业涉足企业团餐配送,团餐企业发力线上外卖和新零售,从街边餐厅到企业内部食堂,卖菜、卖主食、卖半成品蔚为风潮,餐饮企业下沉社区团购……一系列的自救与创新,餐饮企业施展浑身解数,“抓住救命稻草”,不拘一格求生存,原有的餐饮业态壁垒不断被突破。

餐饮业距离疫情过后的“众神归位”还需时日,归位的众神都已不再是疫情前的模样。各业态的餐饮企业“洗牌”正当时,疫情过后浴火重生的餐饮业,将呈现新的格局。

2、餐饮企业该重视打造品牌力了!

试想,如果十八汆和弓长张的背后,不是海底捞和西贝,肯定也不会引起业内外如此关注。

疫情爆发后,无论社餐还是团餐,从武汉到湖北到全国各地,那些捐款捐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承担医院项目、复工复产后企业团餐的保障性供餐单位,能进入当地主管部门视野的,无不是在全国乃至当地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强者恒强,赢得主管部门和市场认可的餐企品牌,后续发展可期。无论对于社餐还是团餐,都应开始重视打造自身品牌力。

3、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食堂”,在哪儿?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上海嘉兴路街道社区食堂

从符合老少咸宜、触手可消费这一点来看,大胆猜想:社区食堂,在未来会成为“国民食堂”吗?

疫情带火了社区市场,社区消费的便利可得、便宜实惠,对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颇具诱惑力。

从十八汆到弓长张,“国民食堂”火了?

上海嘉兴路街道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完全可以打造社区流量的入口,由社区食堂向社区团购、新零售等等拓展,同样具有一定优势。

但就目前来看,社区食堂受政策性影响最大,各地基本都是政府在主导推进。对试水这一领域的团餐企业来说,大多严重依赖政府补贴。

团餐业在社区食堂项目方面,只是刚刚起步探索。社区食堂能否撑得起长久运营,很大程度上考验着选址和运营功力。未来发展如何,仍旧未知。

不过,从不可逆的中国老龄化社会趋势来看,对照日本等国家团餐发展的经验,社区食堂是相当大的团餐蓝海。

真正的“国民食堂”,未来更大可能会以哪种形式出现?你的猜想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