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的诗《乡音》该如何理解?

诗词文章


乡音

郑愁予

我凝望流星,想念他乃宇宙的吉普赛,

在一个冰冷的围场,我们是同槽栓过马的。

我在温暖的地球已有了名姓,

而我失去了旧日的旅伴,我很孤独,

我想告诉他,昔日小栈房坑上的铜火盆,

我们并手烤过也对酒歌过的——

它就是地球的太阳,一切的热源;

而为甚么挨近时冷,远离时反暖,我也深深纳闷着。

解读郑愁予老先生这首诗,其心思所想,它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这几行文字上,而是它内里有着深刻的内涵,也富有层次。通过读诗,我了解到他的少年,青年时代都是在战乱流离、流浪、逃难中渡过,就不难理解他写下这首诗的深刻用意和创作背景。

“愁”字,带了乡愁,那就会拣取人生留下最有意义的部分画面,在脑海久久不去,沉淀为厚重朴实的文字,写出来触动人心。

“流星”、“围场”、“小栈房炕上铜火盆”,都是刻在他脑海里不能忘记的故乡情结,也是永远放不下的乡恋。因身处当时战乱年代,逃亡辗转,所以,留在脑海里的永远是那一幕寒冷中带着温暖思乡之情的时代片断。因而,让他写出“而为甚么挨近时冷,远离时反暖,我也深深纳闷着。”这首打动人心的诗句。



杜彩萍


1950年代的郑愁予,曾被赞誉为“台湾新诗史上最迷人的男低音。”而这首1954年2月发表于《现代诗》杂志的《乡音》,就是其早期创作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足以显示郑愁予诗歌所特有的融“仁侠”精神的豪放与婉约心曲的柔美于一体的气质神韵。

不过,与人们所熟知的郑愁予的那些明显化用古典诗词意象的抒情名篇不同,以陈述语句与生活细节为构架的《乡音》一诗,突出了新的现代人生经验。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旅人所抒发的,也是经过现代时空意识更新了的生命感。尤其是结尾一句,以凝练的悖论式语言,传神地表达了现代游子对于故乡复杂而纠结的心绪,蕴含着饱尝离乱与漂泊况味的诗人所特有的生命体验与深沉感喟。

当然,作为其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乡音》的肌质也在于将叙事转化为富于象征暗示的画面的手法。而且,在大跨度的时空转换中,现代诗歌所特有的张力油然而生,强烈的人生沧桑感弥漫其间。另外,此诗虽然篇幅不长,却有多重的对比组接,“宇宙”与“围场”的同样“冰冷”,地上“吉普赛”与天上“流星”的神似,“太阳”与“火盆”的叠合,大与小、远与近、冷与热、当下与昔日,恰如七彩丝线,在诗人娴熟的手艺中经纬交织,成就出一幅巧夺天工的诗歌锦缎。而这幅锦缎的底色,正是延伸至全球化时代的不再单纯的中国古老乡愁。

若有其他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朋友的可以加个关注。




信天翁咕


我试着来解读一下,首先了解一下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事件,郑愁予是台湾著名诗人,童年随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全面爆发期间,又随母亲经历各种逃难,转徙于全国各地,后随父母到台湾,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便开始创作新诗。参加过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被称为边塞诗人,婉约派、山水诗人等是现代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结合的典范,有“中国的中国诗人”称号。一生中浪迹天涯的经历,加之天涯思乡者形象,也可称之为“浪子诗人”,我知道的作品应该比较出名的是《错误》,其中有一句比较经典: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其次在理解这首《乡音》前我们来找找诗里面的事件、物件、空间、时间、情感描写关系,1、事件:吉普赛、同槽栓马、有了名姓、失去旅伴并手烤过、对酒歌过。一幅和同伴流浪相处打闹豪放的画面和经历以叙事般手法展现了出来,2、物件:马槽、小栈房坑、铜火盆,槽是喂马料的物件,小栈房坑表述在旅客住宿的环境,坑更是有专属区域的使用范围,铜火盆是盛炭火取暖的专用工具,对环境气候生活条件不经意间就描绘清楚。3、空间:宇宙、围场、地球、小栈房,由大空间衬托小空间体现遥远与宽广,4、时间:想念、旧日、昔日、冰冷、火盆、当下。想念、旧日、昔日都是对以前时光的追忆,冰冷、和火盆是对季节气候时间的交待,在温暖的地球是对当下自我的描述。5、情感:凝望、想念、失去、孤独、想告诉、纳闷,从望远到追忆到思绪一步步在情感上进行铺垫直到纳闷用疑问式收尾。6、手法:运用上本诗运用了叙事和对比手法。

重难点词汇分析:这诗里面有两个词意思比较隐,比较难以解析,一个是名姓,古人见面需先报上“名和姓”清、孙枝蔚《村居杂感》就有雄心閒自笑,名姓竟谁知。但韦昭注:名姓又称谓为旧族,现在统用姓名。第二个是围场,围场为旧时皇帝贵族打猎的场地,我只能理解为战水纷飞的艰难处境。第三个是热源,为什么用热源?我理解为只是想表达温度。

解读:我对这首题为《乡音》的诗大体解读意思就是,我注目远望着流星,想念他为宇宙中的流浪者,它让我想起曾经在冰冷恶劣的环境中,我和我的同伴们流浪时一起栓马在同一个马槽旁相处的时光,当我回到家乡并有一定名声时,却找不到了那昔日的一起流浪的同伴,感觉很孤独,我想告诉他们,我还记得曾经一起在小客栈里坑上小铜火盆旁喝酒唱歌合力作过许多事情,那里有我们美好的记忆,这些事情和回忆象热源一样随时温暖着我,可是物是人非,为什么有种远处怀念,而近乡则怯感觉,让我也深深纳闷着。

结语,诗人用大的场景,以远带近,以大带小,通过冷暖对比,用叙事方式带动情感,把对乡音的期望纠结心绪自然代入读者心中,同时最后用疑问引发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