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摘编】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深化供热改革,加快推进北京市供热智能化信息化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捕捉、研究和分析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责,提案内容涵盖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呈现出提案结构更加优化、提案质量显著提升、提案数量趋于平稳、及时运用提案助力疫情防控的特点。

为更好地以公开促质量、促监管、促落实,即日起,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将通过“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提案摘编】栏目,摘登部分提案内容。您还可以通过北京市政协网站【网上提案点评】栏目,对已公开的千余件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进行点评打分,并留下您对所关注提案的具体意见建议。

感谢您对市政协提案工作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关于深化供热改革,加快推进本市供热智能化信息化的提案》

北京作为首都,供热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面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能源短缺、财政资金紧张的现状,以及市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供热行业勇于创新,推动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使供热传统行业产业升级,适应绿色发展。

如何正确认识供热改革?供热改革怎样推进?致公党北京市委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目的

智能供热体系建立,智能供热试点稳步推进,供热行业发展日趋安全、舒适、绿色、智能,行业水平显著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增强。

现状

01 供热规模较大,管理方式粗放

我国供热行业起步较晚,自动化水平较低,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看天烧火”的运行方式。北京目前有近9亿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在全国首屈一指,有1000多家供热公司,3500多座锅炉房,供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规模性的供热企业信息化已经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供热企业还处在初期水平,管理粗放。

02 政府财政支出负担较重

由于供热规模较大,政府难以掌握运行数据,在天然气上涨的情况下,按供热面积给予供热企业发放天然气补贴,而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政府补贴不断加大,每年政府在供热补贴方面的投入近70亿元。因补贴只考虑供热规模,供热企业获得补贴后节能积极性较低。

03 天然气供应紧张,威胁城市能源安全

北京市每年采暖季天然气耗量近130亿立方米,而我国天然气50%依赖进口,冬季供应紧张,高峰期缺口达10%,严重威胁城市能源安全。

04 节能减排空间巨大

目前供热整体水平较低,节能空间较大,如进行整体行业改革,提升管理水平,采取综合节能措施,10%的能源节约率则意味着供热每年可节约10亿多立方米天然气,折算人民币30多亿元,将给北京市能源、环保、财政减轻巨大压力,为北京的蓝天贡献力量。

05 人民对供热服务质量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供热服务质量要求较高,部分小区存在温度不均衡的情况,导致供需双方产生热费矛盾纠纷,需要供热企业提高供热运营调节水平,减少供需矛盾。

分析及建议

01正确认识供热改革的必要性

面对供热行业的诸多问题,政府应改变现有粗放管理的现状,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供热行业绿色发展,保障城市能源安全,提升供热行业水平,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02进行智能供热改革

通过大数据智能物联信息手段,建立智能供热体系,在供热运行中根据采集的运行数据实时分析,由计算机智能计算,自动下发控制策略,从而实现供热系统智能化控制。同时结合供热效果,分析用户用热需求,进行精确供热调节,实现按需供热。管网在线监控,通过在热力入口安装电动调节阀,实现“一键平衡”,并在室内安装室温采集器及控制阀门,通过无线传输可以实现每户精准平衡。通过智能供热系统,实现热源、热网、热用户互联互通,是实现供热系统的整体节能、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资源节约及提升供热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智能供热体系的建立,政府掌握供热企业数据,为政府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指导供热行业改革。

03开展智能供热试点

先以企业自发的方式进行试点,对试点结果及可行性出具分析报告。对试点有成效的企业由科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自主自发的勇于创新,勇于为政府分忧。通过已开展的调研发现,外省市已经在政府的推动下,推进智能化供热改革,北京也有部分企业在改革方面自发地进行了试点。

04根据试点结果进行政策调整

从提升整体供暖服务行业信息化、节能降耗、降低排放、提升服务降低投诉四个维度对试点项目进行应用效果评价,根据智能供热试点实际效果决定是否再由政府出台政策推进,在财政补贴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向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方向倾斜,使财政资金投入发挥长期效益,真正做到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实在在为人民谋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