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魏莉

  4月22日英国卫生大臣迈特·汉考克(Matt Hancock)宣布,英国疫情已经达到顶峰。截至当日,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8000人,累计确诊13.3万余例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英国卫生大臣表示疫情已经达到顶峰)

  政府于上周表示,“封城”措施仍将持续至少三周。英国是最晚实施全面管制的欧洲主要国家:3月20日宣布关闭餐馆、咖啡厅等;3月24日正式实施全面管制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民众必须待在家中,没有适当的理由,不能离家。“适当的理由”包括:采购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每天户外锻炼一次,可以与同住的人一起;因医疗需要而出门,包括去照顾他人;上班通勤,但前提是工作性质为“绝对必须开展的工作”且无法在家完成。从我了解的情况看,除了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员工,基本上大家都已经在家办公,这还曾造成了网络一度过载。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全面管制近一个月以来,人们从刚开始的不太在意,过渡到了现在的全民宅家。但这种经济社会几乎完全停滞的状态,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根据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给出的数字,如果全面管制措施持续实施三个月,今年第二季度英国经济可能下滑35%,失业率可能涨到10%,将会迎来300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BBC报道称英国经济可能面临300年来最大衰退)

  因确诊住院并于近期出院的毕马威(KPMG)英国主席比尔·迈克尔(Bill Michael)警告说,疫情带来的经济灾难,将超过人道灾难。毕马威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迈克尔也被认为是伦敦金融城巨头之一,他的警告无疑加重了人们对经济的担忧。因此,在全面管制措施实施的第三周(政府规定,管制措施每三周审议一次),媒体上也出现了不少声音要求放松管制。但相关讨论,被仍在家休息的首相约翰逊直接驳回。他表示,过早放松管制很可能带来第二波疫情,从而给经济造成更沉重的打击。目前,先爆发疫情的意大利、西班牙,以及疫情控制得较好的德国、奥地利,均已开始小范围解封,包括开放部分行业和小型商店等。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那么,究竟要满足什么条件,英国才可能开始解封呢?代理行使首相职责的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表示,需要满足五个条件,分别为:

  1、NHS有能力收治全英的重症病人;

  2、每日病亡人数持续下降,并确信疫情已经过了顶峰;

  3、有可靠数据证明,感染率下降到可控水平;

  4、有足够试剂和个人防护用品满足未来需要;

  5、任何管制措施的放松,都不会带来第二波高峰。

  对照五条可以看出,英国的解封前景依旧不明朗。第一、二项,相对较为明显,目前英国各大医院的重症监护设施,仍有较大富余,其中建有4000个床位的伦敦南丁格尔临时医院,截至发稿时一共才收治了41位病人。这也引起了很大争议,有评论说这是对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更多猜测是因为医护人手不够。但不管怎样,应该说现有的重症收治能力是可以的,不会出现挤兑现象。同时,数据也显示,虽然有反复,但病亡人数整体趋势在逐步下降。但第三、四、五条,目前来看仍然十分艰难,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试剂和防护用品不足。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位于伊斯坦布尔机场的英国皇家空军运输机)

  由于测试不足,无法准确掌握受感染的人数,也就无法准确判断感染率及切断传播路径。尽管已经想尽一切办法,目前的每日测试人数仍只有2万多例,而政府承诺的是本月底达到每日测试10万例。个人防护用品不足也是老问题,其中最紧缺的是手术服,全英只有一家工厂可以生产手术服,因此基本全要靠进口。目前政府正在加紧从海外采购。海外采购遇到的麻烦也不少,一批从土耳其采购的防护服,原计划上周末就能抵英,政府甚至派出了皇家空军运输机,等候在土耳其机场,但直到今天才运抵,据称原因是土方不允许出口,以及厂商延迟交货。无论是哪个原因,在当今全球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都显得“情有可原”,又让人十分焦虑和无奈。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关于最后一点,目前谁都无法保证。就像毕马威英国主席迈克尔所说的,疫苗是唯一的出路。由牛津大学科学家们研发的英国首个新冠疫苗将于本周开始进行人体试验,而帝国理工大学的团队也在抓紧研发中。但是,疫苗的周期、有效性都存疑,另外特效药的临床试验也尚无定论。因此,最新情况是,首席医学顾问克里斯·惠特(Chris Whitty)表示,一些限制措施,至少会持续至年底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英国《每日邮报》关于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疫苗原理的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和奥地利都已经180度转弯,要求民众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以此作为解封的重要条件。在英国,伦敦市长曾于上周提议,要求伦敦市民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但迄今为止,英国政府仍坚持不建议民众佩戴口罩的观点。今天,BBC负责卫生事务报道的记者专门做了个视频,继续探讨是否戴口罩,列举了世卫组织不建议健康人群戴口罩的理由,并指出,口罩应该留给更需要它们的医务人员。这样的表述,让戴口罩变得更加微妙。晚上去超市,我戴上了国内同事寄给我的口罩,同时暗暗担心,周围人会不会觉得我侵占 了医疗资源?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英国仍在讨论是否戴口罩)

  晚间电视新闻,在报道英国疫情达到顶峰后,引用了二战期间丘吉尔的名言,这不是打响了最后的战役,但也许是首战的尾声(It is not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英国疫情达峰值 何时解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