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升

乐清市地处浙南低山丘陵区和沿海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加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人口密度大,强降雨、台风暴雨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且危害程度较高,特别是北部、西部山区和南部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以来,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乐清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种。

滑坡是乐清市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在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中共有滑坡地质灾害点249处,占到地质灾害点总数的64.2%。滑坡主要分布于乐清市北部、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区。滑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山坡坡脚遭人为切割,坡体自然平衡状态破坏,山坡表面风化残坡积土层在重力和雨水作用下,沿下伏基岩面下滑而形成的。

崩塌也是乐清市主要灾害类型之一,在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中共有79处,占20.4%。崩塌体大小不一,一般数十到数千立方米,均属小型。崩塌点主要分布在山区公路沿线陡坡、民房房后陡坡段和自然陡坡段,大多由修路切坡、建房切坡等人类工程活动所引发。

泥石流是乐清市主要的已发生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共有60处泥石流灾害点,占总数的15.4%。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仙溪镇、龙西乡、大荆镇、智仁乡和雁荡镇,其余乡镇、街道零星分布。乐清市的泥石流灾害绝大部分发生于2004年“云娜”台风期间和2019年“利奇马”期间,已发生的泥石流堆积体方量均小于20000立方米,属小型泥石流,主要由特大暴雨激发形成的。乐清市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与滑坡、崩塌灾害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为自然原因形成,发生于山区季节性溪流,与山洪灾害共同作用,极易造成人员伤亡。2004年“云娜”台风期间发生的仙溪镇石碧岩村泥石流、仙溪镇白岩下村下屋泥石流、仙溪镇凤溪村泥石流和龙西乡上山村仙人坦村泥石流等4处泥石流灾害共造成37人死亡或失踪,冲毁房屋77间,灾情十分严重。

2017年以来,乐清市先后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79处,拆除原房2085.5间,解除1677户5888人的地质灾害威胁;累计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70处,保护人数达458户3140人。

另外,近年来市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展的系列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进文化礼堂活动和山洪灾害、气象灾害宣传活动,也有效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