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戰宋軍必勝局面籤求和條約,真是的太慫不敢戰嗎?

君臨天下Q


首先糾正第一點,澶淵之戰宋軍不一定必勝,雖然當時遼軍主將蕭撻凜出營,被宋軍伏弩射傷致死,遼軍士氣受挫,而宋真宗趙恆親臨澶州,宋軍士氣高漲,草原民族的驍勇善戰,也絕非死一個主將就能定勝敗的。

宋為什麼會與遼結“澶淵之戰”,這還得從燕雲十六州說起。

937年,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並於次年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宋為五代後周起家,對燕雲之地一直耿耿於懷,宋太宗時兩次伐遼,試圖收回,但終因能力不足,兩次都失敗了。

與此同時,宋開始大力恢復生產,召集流民,獎勵墾荒,增強了農業。使宋朝的經濟得以長足發展,而此時的遼正處於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過渡的時期,國內面臨著一系列分化、動盪、戰爭等問題。

遼、宋實力一對比,明顯能看出宋遠勝於遼,於是遼聖宗和承天太后當機立斷率兵南下,企圖以戰迫和。遼軍在軍事上採取主力進軍、長驅直入的方針,從首府一路開赴宋朝,越過邊境,直入澶州(今河南濮陽)。

宋已經被逼到邊境上了,處於必須要反擊的地步,雖然此時宋在澶佔上風,但並沒有全勝遼的實力,雙方在軍隊數量上相差無幾,但論單兵作戰能力,遼卻略勝一籌。

雖然目前的局勢對宋朝更有利,但若宋廷真藉此時機趕走了遼人,也很難保證以後對遼戰爭就能獲勝,兩方對對方都有所忌憚,雙方最終達成了議和協議,簽訂了澶淵之盟。景德之役最終以和平方式落幕,雙方握手言和。

至於題中提到宋是太慫,所以不敢戰這一點,我不是很認同。

首先,從一個國家層面來講,一場戰爭消費的全民的稅收,還會有無數人員傷亡,這並不是私人鬥毆,就比誰更狠,誰能更不要命。

而選擇一種和平的方式解決,雙方握手言和,結成兄弟之國,雙方互為貿易,各取所需,不僅使兩國更為友好,減少傷亡,同時也讓邊境更為安穩,這才是上冊。而且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澶淵之盟無疑是成功的,為宋和遼帶來了120年的和平,雖然這中間也有不少小打小鬧,但終歸還是和平解決了。

所以宋,並不慫,而是仁。


雨霽視角


首先,澶淵之盟並非是宋軍必勝的情況下籤定。

當時御駕親征的大宋皇帝率兵在澶淵和肅太后率領的遼兵對峙,但遼兵勢大,曠日持久的對峙不利於宋軍,所以大宋皇帝急於求和,但又不敢主動求和,因為主動求和就等於暴露了自己的怯戰心理,遼兵會主動攻擊。

但事情也巧,宋軍用超遠射程的床子弩向遼軍營帳攻擊,那知一弩竟然射死了遼軍統帥。

統帥被射死,肅太后不能不考慮退兵,但又害怕宋軍追擊掩殺,所以肅太后向大宋皇帝提出議會,只可惜宋軍不知道一床子弩射死了遼軍統帥,肅太后的求和正中宋皇下懷,宋皇立即派使臣入遼營議和,並許諾使臣,每年給遼國三百萬歲幣都行,只要遼國退兵,那知使臣答應每年給遼三十萬歲幣就把問題解決了。

這就是澶淵之盟。


jianchi


宋軍對戰遼軍從來沒有過必勝之局,“澶淵之盟”也不是必勝之局下的求和。

我們翻看北宋史書,無論是強盛的遼前期還是頻臨滅亡的遼晚期,宋軍對陣遼軍從沒有絕對把握,從沒有所謂的必勝之局,遼末期被金軍打的抬不起頭,但是對陣宋軍還能打的宋軍抱頭鼠竄。


“澶淵之盟”絕對不是題目中說的那樣的必勝局面下的求和,而是對峙雙方理智下的各退一步。

“澶淵之盟”之前,宋軍連敗,已經快被打到家門口了,此時宋廷震動,宋真宗都快要聽從主和派的建議向南方遷都(其實就是逃跑),宰相寇準則是力勸真宗皇帝親臨前線督軍,真宗皇帝再三考慮才親臨澶州。

宋軍對陣遼軍是一路敗退,能夠在澶州對峙也是倚仗地勢和堅城,本來一直龜縮防守,直到宋真宗的龍旗出現在澶州城牆上,宋軍士氣大震,才有了和遼對陣的勇氣,又隨即依靠床子弩伏殺了遼軍名將蕭達凜,這才讓遼軍震動、讓宋有了和談的機會。

當時情況下,以戰促和可以說是宋朝一開始的既定方針,連寇準這樣的堅定的主戰派都不反對,只是在和談賠款的數目上有底線,當然還有唯一堅持的就是決不割地。可以看出宋朝上下也都達成一致觀點,那就是能和不能繼續戰。。

有人說宋軍太慫,遼軍主將戰死,勞師遠征後勤供給困難,宋軍應該把握機會反攻,我只想說那是不可能的。

遼軍騎兵眾多,機動性強,而且遼人出自草原,驍勇善戰,當時遼國也是皇帝御駕親征,一個大將戰死會讓士氣受挫卻不會動搖根本,而且宋軍多是步兵,對陣遼軍又有先天恐懼,根本不可能反攻成功。

至於說遼軍後勤補給困難,那也是相對的,一開始遼軍打算佔領宋地納入自己的版圖,所以對老百姓可以算是秋毫無犯,但是一旦到了關鍵時刻,他們還是會毫不猶豫選擇“因糧於敵”,開始搶掠當地百姓。

對於宋真宗來說,逼迫遼軍達成和談相比較一開始的逃亡遷都已經遠遠超出他的心理預期,何況一來不割地,二來花的錢比他預料的少多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遼聖宗和蕭太后也是一看事不可為,見好就收。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長達幾十年的戰爭狀態,為雙方迎來了長達百年的基本和平的環境,對於雙方的百姓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