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前言:中國人向來愛玉。中國的玉器文化歷史悠久。玉之所以成為文化,和《詩經》是密不可分的。在詩經中,僅僅和玉有關的詩篇就有37篇。在這37篇中,玉有用來祭祀的,有用來佩戴的,還有用來代表身份和德行的。那麼,玉文化為什麼在《詩經》時期有了充足的發展呢?為什麼我們把君子比作玉來形容品行高尚呢?詩經女孩帶你來窺其中一二。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一、玉的前世今生

玉,全稱玉石,是一種美麗的礦石。說白了就是石頭的一種。玉的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玉的解釋是:“玉、石之美者。”詩經女孩覺得這一註解很形象,從物質和精神上科學地闡述了“玉”字的概念。

玉最早在中國,應該從舊石器時代算起,距今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新石器時代早期已有玉器,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到了殷商時代,二里頭文化所出的玉戈、鉞、鏟、圭、琮、刀、璜形玉等,其造型、雕琢、鑽孔、拋光等方面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後至殷墟玉器,人物、動物、神瑞等玉雕大大增加,工藝精進,並有很多新的突破,創作了不少精湛的作品。

從以上可以看出,玉器的發展從少到多,從拙到精,經歷了好幾個時代。最初玉器是用來幹什麼呢?最初它只是塊石頭,人們覺得好看,雕刻成了器物,用玉來用作祭祀、巫術,為宗教服務。

到了《詩經》裡的年代——東周、西周兩週時代,本來是自然物質的玉石才被人為地賦於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把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精神上的內容加入到玉的本身含義之中,玉開始有了溫度,有了君子之德一說。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壁,新石器時代

二、詩經中的玉文化

大家都知道,詩經時代從西周到春秋,有差不多將近五六百年的歷史。《詩經》裡和玉相關的詩歌有不少,差不多有37首。在這37篇中,玉有用來祭祀的、有用來佩戴的、還有用來作為禮物饋贈的,當然最重要的,玉代表德行一說。詩經女孩認為,詩經裡的玉文化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一) 祭祀用玉

周代祭祀神靈的玉器為“六器”,即:璧、琮、圭、璋、璜、琥。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周禮·春官·大宗伯》

在《詩經》中提到了六器中的三器:即圭、璧和璋。所以毫無疑問,玉器從殷商時期延續至周朝,主要的作用還是用來祭祀,祭天祭地及神靈。舉個栗子:

1、《大雅·卷阿》:“顒顒昂昂,如圭如璋。”

顒(yōng)顒:莊重恭敬。昂(áng)昂:氣概軒昂。圭:古代玉製禮器,長條形,上端尖。璋:也是古代玉製禮器,長條形,上端作斜銳角。

2、《大雅·雲漢》:“圭璧既卒,寧莫我聽。”

此處“圭璧”是用來祭祀天地、求風乞雨的禮器。記述周宣王時期天下大旱,周王為了禳災求雨,祭祀自然神以求雨。地點在郊外,使用的祭品中有玉圭和玉璧;祭祀之後,還把玉圭和玉璧等祭祀用品埋入了地下。

3、《大雅·江漢》:“釐爾圭瓚,秬鬯一卣”

釐(lài):“賚”的假借,賞賜。圭瓚(zàn):用玉作柄的酒勺。秬(jù):黑黍。鬯(chàng):一種香草,即鬱金,姜科,多年生。卣(yǒu):帶柄的酒壺。朱熹《詩集傳》:“言錫爾圭瓚櫃鬯者,使之以祀其先祖。”是說周宣王用玉瓚盛黑黍香酒賜給召公,召公把酒灑在地上祭祀先王。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二) 佩戴用玉

在西周時期,玉器得到了廣泛使用。“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說的啥意思呢,君子沒啥原因的話,玉不能離身的。所以《詩經》裡有各種各樣的佩戴用玉,有帶在頭上的當飾品的、有隨身攜帶的玉佩,還有裝飾在寶刀上的,展示佩戴儀容儀表的。舉個栗子:

1、頭飾用玉: 《鄘風·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這首詩的玉是典型的在頭上的配飾。“副”是覆於貴夫人頭上類似於後世步搖的一種頭飾,“笄”是橫插於頭髮兩側,用以安發或作裝飾的玉簪。“珈”是笄上的玉飾,“副笄六珈”說明了頭上玉飾之盛美。

2、 刀上用玉:《大雅·公劉》:“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鞸(bǐ):刀鞘。琫(bēng):刀鞘口周圍的玉飾。“鞞琫容刀”即指刀鞘的鞘口和末端都裝飾著精美閃爍的寶玉。

3、隨身帶玉:《小雅·采芑》:“有蹌蔥珩。”

《毛傳》:“蹌,珩聲也。蔥,蒼也。”朱熹《詩集傳》:“珩,佩首橫玉也。” 此詩證明了珩為佩玉的一部分,描寫了佩玉碰觸發出的聲音:蹌蹌聲,以及珩的玉色:蒼(青碧色)也。

4、佩戴儀容:《鄭風·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據”

說這個美女不僅貌美如花,而且紛紛垂下的珠玉更加凸顯其嫻雅的淑女氣質。“將翱將翔,佩玉將將”,登上馬車時佩戴的玉飾碰撞得叮咚作響,婉轉動聽,使女性風姿綽約,獨具美感。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三)禮物互贈

玉器作為美好貴重的象徵,佩戴很美,另外品位還高雅, 用途比較廣泛, 特別是社會上流行佩玉習俗, 因而人們在禮尚往來的社會交際中, 將美玉作為禮物彼此相贈, 乃至形成了一種贈遺之風, 並在《詩經》中得到體現, 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舉個栗子:

1、 皇家饋贈

《大雅 崧高》“錫爾介圭,以作爾寶。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這篇寫的是周宣王的舅舅申伯受封前往南國,即將出行時, 宣王以“介圭”相贈。朱熹《詩集傳》:“介圭,諸侯之封圭也。”介圭是諸侯所執,用以朝覲天子,同時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2、 平民饋贈

《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鄭風 女曰雞鳴》 “ 知子之來之, 雜佩以贈之。”

老百姓沒那麼多錢,所以送雜佩。《毛傳》:“雜佩者,珩、璜、琚、璃、衝牙之類。”有點錢的,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了。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四)君子之德

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許慎《說文》

什麼意思呢?玉給人帶來恩澤,具有仁愛之心;從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裡面,是否有雜質,是玉的忠義;敲擊玉石,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並且能傳達到很遠的地方,說明玉是有智慧的,並且善於傳達給周圍的人;不屈不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代表著玉有超人的勇氣;當玉斷裂的時候邊緣會有很鋒利的斷口卻不會傷人,用君子比玉於德,君子以玉喻品德。

這是把玉視為具有仁、義、智、勇、潔“ 五德”兼備, 具有多側面、全方位美德的道德化身和人格象徵。《禮記·玉藻》雲“古之君子必佩玉”,因為“君子於玉比德焉”(孔子)” 古代男人佩帶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樣,或者自己本來就是君子。

詩經裡最具代表性的說玉是體現君子之德的詩,我們來看:

1、《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本義是加工玉石骨器,琢磨,本義是玉石骨器的精細加工,都引申為研究學問了。圭璧:圭,玉製禮器,上尖下方,在舉行隆重儀式時使用;璧,玉製禮器,正圓形,中有小孔,也是貴族朝會或祭祀時使用。圭與璧製作精細,顯示佩帶者身份、品德高雅。

這首詩通過對於君子的描述,我們知道這個人無論是佩戴的飾物“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還是最能體現品德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都是通過玉器來體現的。玉除了形容人佩戴飾物精美,更能體現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說明此人意志堅定,忠貞純厚,心胸寬廣,平易近人。玉的物質形象和精神形象在這首詩裡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2、《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中國人向來是把“ 玉” 作為美的理想。玉的美, 向來不是最奪目的,它不是寶石,熠熠發光。但是就是這“溫潤”一詞,體現了玉的真正價值,那就是“煙花般絢爛後終歸是平淡。”

平淡、溫和才是君子的特性;含蓄的美,才是君子的人格之美。

“溫其如玉” , 這是取玉之溫潤而澤, 光彩含蘊, 以喻人之性情溫和, 文質相稱。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借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之刻字,“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道出了中國君子的境界。

正因為理想的美是玉的美, 人格的美也趨向玉的美, 所以古人才將具有高尚品格和道德素養之人, 讚譽為“ 玉人” 或喻指為“如玉” 。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三、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象徵?

我們都知道,《詩經》是孔子編纂的,詩經裡這麼多有關玉的詩篇,離不開孔子的貢獻。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知道,孔子是雖然作為殷商後代,是非常推崇周禮的,孔子曾對周代的文化有高度的讚譽。而備受孔子推崇的周文化:《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詩經女孩帶你看看孔子推崇的這些文獻裡是如何說玉的:

“夫昔者, 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 縝密以慄,知也; 廉而不劌,義也; 垂之如隊,禮也; 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 ,樂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 精神見於山川,地也; 圭璋特達,德也; 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禮記•聘義》


儒家思想賦玉以德行,提出“玉德”說,將玉與人的精神品格相聯繫,並以此作為君子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道德標準。《禮記》中用玉來比喻君子的十種美德,即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

從前的君子,都是拿玉來和人的美德相比。玉的溫厚而又潤澤,就好比仁;填密而又堅實,就好比智;有稜角而不傷人,就好比義;玉佩垂而下墜,就好比禮;輕輕一敲,玉聲清脆悠揚,響到最後,又戛然而止,就好比動聽的音樂;既不因其優點而掩蓋其缺點,也不因其缺點而掩蓋其優點,就好比人的忠誠;光彩晶瑩,表裡如一,就好比人的言而有信;

寶玉所在,其上有氣如白虹,就好比與天息息相通;產玉之所,山川草木津潤豐美,又好比與地息息相通。圭璋作為朝聘時的禮物可以單獨使用,不像其他禮物還需要加上別的什麼東西才能算數,這是玉的美德在起作用。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不看重玉的美德,這就好像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不看重道那樣。《詩經》上說:‘多麼想念君子啊,他就像玉那樣溫文爾雅。’所以君子才看重玉。”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週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從周朝開始,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百姓,無不用玉、愛玉,以玉為美,視玉為寶。玉器不僅式樣精美,種類豐富。玉器不僅僅用於祭祀,更用於佩戴、裝飾、成為饋贈佳品。從春秋管仲《管子·水池》提到的玉的九德,再到《禮記》中的十德,人們不斷的賦予玉以德的理想和內涵,周玉逐漸走下了以前為巫術、祭祀和原始宗教服務的神壇,從而逐漸轉變成為人服務的器物,人們更多的關注於玉的自然屬性和道德屬性,玉器逐步邁向道德化的新時代,儒家思想“以德治國”的方針逐漸貫穿下去。

所以你看,玉器之所以成為了中國人道德品質及精神面貌的象徵,就是從《詩經》開始,從周王朝的文化開始的。玉的“五德”“十德”精神,無不昭示著玉的精神內核:“君子溫如玉,陌上世無雙”的溫潤含蓄的品德, “化干戈為玉帛”的崇尚道義堅守節操的品質,以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象徵嗎?

參考資料:

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版

李山:《詩經析讀》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版

李嬋:《詩經中的玉文化》 東嶽論從 2011,3

周蒙:《詩經玉文化內涵的觀照》中國韻文學刊 1997,1

程國煜:《詩經玉文化內涵闡釋》赤峰學院報2012,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