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一場歷史罕見的蝗蟲災害,正在逼近中國邊境。聯合國糧農組織於近日宣佈,非洲沙漠蝗蟲在持續入侵東非後,已飛過紅海蔓延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距中國一步之遙。

沒錯,你看到的都是蝗蟲▼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蝗蟲壓境,我國是否有充足準備以應對?

飽受蝗災之苦

一部中國農業史,堪稱一部災荒史,尤以蝗災為甚。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我國三大蝗蟲(東亞飛蝗、亞洲飛蝗、西藏飛蝗)分佈圖,以東亞飛蝗危害最大。

古人談蝗色變。蝗蟲出現之突然,擴散之迅速,危害之慘重,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在歷史上,中國蝗災的受災範圍和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常常引發饑荒,造成社會動盪。

唐代《捕蝗圖》

憤怒的人們將一隻巨型蝗蟲捆成了粽子

足見古人對蝗蟲有多痛恨。▼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明《農政全書》記載:唯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中國有記載的與蝗蟲鬥爭的歷史就有近三千年之久,古人飽受蝗災肆虐之苦。但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治蝗史中,蝗災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直到建國後,我國農業從業者對蝗蟲的防治手段越來越多,蝗災才得到一定治理。但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廣大西部及北部地區仍然會出現局部規模蝗災。

治蝗抗災,長期任務▼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古人如何治蝗?

中國史書中對蝗災的記載屢見不鮮。古籍中最早記載蝗災的是《春秋》記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稅畝,冬,蝝生。蝝,即為未生翅的幼蝗。

明朝蝗災發生次數

歷代皇帝在位期間都要來幾遭▼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歷史上的蝗災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佈,嚴重時可遍及整個黃土高原。

描述蝗災暴發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出現在史料中,至今讀起來仍觸目驚心:

(唐)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

(宋)淳化三年(992年),秋七月,許、汝、袞、單、滄、蔡、齊、貝八州蝗。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

(明)成化二十一年(1458年),大旱,飛蝗兼至,人皆相食。

蝗蟲是遷飛性、暴食性害蟲,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以及草原植被均是其喜食植物,一旦暴發成災,“飛蝗蔽天,禾草皆光”的慘狀不勝枚舉。

有史記載第一位吃“螞蚱”的人。

貞觀二年大災,唐太宗生吞蝗。就是在下▼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古人在一次次迎擊蝗災的戰鬥中,發明和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漢代則有捕打蝗蟲和以土掩埋的記載;唐代繼承了前人捕而埋之、且焚切瘞、焚瘞及投水之法;宋代人們採取了掘種即挖出蝗卵毀掉,以免來年再生的措施。

唐代人工捕蝗圖,累得夠嗆。▼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在明代以前 , 我國的治蝗方法有很大的侷限性 , 只是一些蝗災已然發生後的應對措施 , 不能防患於未然。

時至明代 , 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卷44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 , 提出消滅蝗蟲的滋生地 , 根治蝗蟲的思想,為蝗蟲的系統防治奠定了一定理論基礎,這對後人治蝗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借鑑。

《農政全書》卷44,明代治蝗“寶典”。▼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然而,長達2000多年的治蝗歷史,蝗災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明清時雖已有從滋生地著手、根治蝗蟲的想法,但在封建時代,無法完成如此巨大的防治工程,只能局部“微操” ,終究是還是讓秋後的“螞蚱”繼續蹦躂了數百年。

民國治蝗,科學抬頭

進入民國,蝗災依舊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在其存在的38年中 ,除1924年、1937年、1948年沒有發現蝗災的記載以外 ,其餘年份是無年不蝗。

民國時期各省蝗災次數。▼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也是在這一時期,與前朝歷代相比,民國的治蝗工作處於非常重要的轉型階段。

由於西學的倡導與引入改變了時人的思維方式,運用近代自然科學方法提高治蝗效率成為民國學者致力研究的方向。

蝗害的治理漸漸地由傳統的經驗積累式的方法向科學的、分析性方式轉變,科學技術在治蝗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讓民國在中國治蝗史上扮演者著承前啟後的角色。

六六六粉劑滅蝗效果顯著,不過現已禁用。▼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英國使用有機氯農藥六六六治蝗獲得空前成功,國內學者深受鼓舞。我國植物保護界的權威、昆蟲學家邱式邦1946年就開始從事蝗蟲研究工作,是當時國內首個通過研究“六六六”粉和毒餌治蝗的科研人員。

治蟲安邦——邱式邦

解放後一手開創了新中國的治蝗事業。▼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但由於民國社會動盪,當時的許多方法未能得到有效推廣。

防不住防不住,繼續猖狂。▼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新中國,地平線上的曙光

新中國成立初期,每年大大小小的蝗災從未間斷。1950年,還發生過波及7省2市的嚴重蝗災。 1952年皖北泗洪一縣發生蝗蟲的面積就有30多萬畝,而且密度稠的地方用碗一撈就可裝滿。

解決蝗災成為建設新中國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早在1951年,朱德同志就親自批准了人民空軍出動5架飛機,協助河北、安徽、湖北等省在荒無人煙的蝗蟲發生基地滅蝗,寫下了中國飛機治蟲史上的第一頁。

飛機出動,治蝗放大招。▼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為了儘快能夠打贏與蝗蟲的這場戰爭,科學界湧現出了一批的先進工作者。1952年,國家組建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和昆蟲生態學研究室,委派中國生態學奠基人馬世駿先生帶領一批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技出根治蝗災的辦法。

抗擊蝗災一線,都有的農業人背後的默默付出。

中國生態學泰斗馬世駿。▼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馬世俊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農學院生物系,後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學成之後於1953年回到祖國。


回到祖國後,馬世俊先生與他的團隊對東亞飛蝗這個種群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提出了“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的治理方案。


通過綜合防治,大規模的蝗災在中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中央人民政府利用建國前在解放區的治蝗經驗、蘇聯的治蝗援助、各蝗區的治蝗成果,先後制定了“人工捕打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和“以藥劑防治為主,人工捕打為輔”的治蝗政策。此後,蝗災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新時期,治蝗仍要持續下去

步入新時代,我國治理蝗災成果豐碩,經驗和技術較成體系,初步實現了“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的治理目標。

@非洲沙漠蝗,來了我們有“獵槍”。▼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據統計,國內東亞飛蝗孳生地由近8000萬畝下降到目前的2200萬畝,發生密度持續控制在較低水平,近30年來未出現大規模起飛危害;草原蝗蟲危害面積減少35.7%,連續10年未暴發大規模草原蝗災。

使用綠色安全化學藥劑治蝗,成果顯著。▼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蝗蟲危害得到持續控制的背後,得益於中國目前已經搭建起了一個不斷完善的公共防控體系,蝗蟲防治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不斷拓展的國際治蝗合作的巨大功勞。

當前,蝗災已納入國務院《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管理範圍,各蝗區均成立了防控指揮部,確保發生蝗災後能夠有效防控。

無人機飛防,投入戰場。▼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此外,以綠僵菌、蝗蟲微孢子蟲等綠色治蝗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飛機和大型施藥器械廣泛應用,開發了蝗蟲防控指揮信息系統和蝗蟲調查設備,提高了防控效率。

即使在2002年6月-8月,天津、河北、山東、河南等14個省市高達2200萬畝農作物發生蝗災,但最後仍被逐步控制消滅。

非洲沙漠蝗,它來了,它來了。▼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這一次,據說有近4000億蝗蟲或將鋪天蓋地而來。

治蝗,我們有一套!▼

中國人與蝗蟲較量!曾出動空軍滅蝗

相信憑藉中國近3000年治蝗的經驗,加上已經構建的先進防控體系和技術手段,及時監測預警,我們有能力搞定這些“害人蟲”。

【作者】 南方農村報 楊吉龍 張玉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