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早期高歌猛進,為何很快就接連潰敗,他們遇到了什麼

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期間,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爆發了激戰。這場戰役最終以美軍的勝利而告終,美國重新奪回南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太平洋戰爭也開始轉入美軍的戰略反攻階段。

二戰中日本早期高歌猛進,為何很快就接連潰敗,他們遇到了什麼

(瓜島戰役)

要知道,在二戰初期以及侵華戰爭中,日本軍隊在各線戰場上,幾乎戰無不勝,高歌猛進。而自瓜島戰役之後,日軍的情況卻開始急轉直下。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影響了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一場戰役的失敗嗎?

其實,日軍雖然在瓜島遭遇了一場慘痛的失利,但他們仍然掌握著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形勢仍然在可控範圍內。也就是說,瓜島的失利並不是導致日軍在各線作戰中戰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二戰之前的侵華戰爭中,日本從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開始,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當時的日本陸相杉山元,更是喊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雖然從歷史結果來看,這顯然只是一句狂妄的口號。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大半個中國,確實落入了日本人手中。

日本軍隊之所以會取得階段性勝利,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當時的中國軍隊,無論在裝備還是士兵的作戰素質上,都和日本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當時的國內形勢並不太平,國軍領導在戰略上,也出現了判斷失誤。這才助長了日本人的囂張氣焰。

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引發了太平洋戰爭。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軍隊仍然保持了強勁的勢頭。強如美國海軍,也在一開始遭到了接連的潰敗。

一直到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勝利後,美軍才在太平洋戰場上站穩腳跟。

因此有很多人在分析二戰中日本失敗的原因時,總會認為中途島戰役或者瓜島戰役是日軍由強轉弱的一個轉折點。

然而事實上,日軍在二戰中的轉折點,應該往前推到“珍珠港事變”。

二戰中日本早期高歌猛進,為何很快就接連潰敗,他們遇到了什麼

(珍珠港事變)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憑藉島內的資源,根本無法滿足軍隊長期在外作戰的需求。1941年之前,日本的戰爭資源主要是從美國進口。後來羅斯福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慢慢限制對日本的資源出口,這就使得日本陷入了緊缺資源的困境。

為了維護在中國戰場的勝利成果,日本軍方制定出了兩種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北上路線,也就是日本出兵蘇聯,掠奪蘇聯的資源。

北上路線對日本的戰略發展是有極大好處的。因為一旦日本能同德軍在莫斯科勝利會師,那麼全世界就只剩下了美英還能與軸心國抗衡,軸心國離征服世界也就不遠了。

不過,北上路線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因為哪怕日本真的佔領了蘇聯的遠東地區,但貧瘠的西伯利亞卻根本無法改善日本資源匱乏的問題。相反,本來應付中國戰場的消耗就已經捉襟見肘,如果再和蘇聯陷入苦戰,那麼日本的侵華戰爭肯定會以失敗告終。

並且早在1939年,日本就已經和蘇聯在諾門罕戰役中交過手,也感受到了蘇聯強大的軍事實力。所以說,日本北上的方案顯然是行不通的。

二戰中日本早期高歌猛進,為何很快就接連潰敗,他們遇到了什麼

(侵略東南亞的日本兵)

第二種方案,就是日本兵發東南亞,掠奪東南亞國家的豐富資源。

採取南下方案的優點非常清楚,那就是日本不僅可以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成功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還能有助於他們構建“大東亞共榮圈”。

不過,南下方案同樣存在巨大弊端。眾所周知,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是歐美列強的殖民地。日本想要掠奪資源,自然就會招惹到其背後的宗主國。儘管歐洲的國家暫時自顧不暇,但美國卻肯定會向日本開戰。如此一來,日本就會面臨多線作戰的巨大壓力。

但無論怎麼說,南下方案大概率可以解決日本資源匱乏的問題。與其將未來交到野心勃勃的德國手中,倒不如專注於解決自身的問題。所以日本軍方在權衡再三後,最終選擇了南下的方案。

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襲了位於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幾乎在同一時間,日軍對菲律賓發起了閃電突襲。隨後羅斯福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仍能保持對美軍的壓制。但時間一長,中國、東南亞、南太平洋戰場相繼陷入了膠著之中,日本再也無法支撐多線作戰。這便最終導致了各線戰場的相繼崩潰。

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陷入最終大潰敗的根本原因,正是資源的短缺。而資源的短缺,也讓日本人冒險發動“珍珠港事變”。也就從那一刻起,日本開始走上的悲劇的結局。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