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库存总量居历史高位

粮食库存总量居历史高位

4月6日,湖南省澧县澧西街道马堰村村民在田间忙碌。春耕时节,澧西街道广大粮农抓住利好天气,搞好早稻集中育秧煞尾和移栽田耕整工作,为多产好粮、稳定粮食产量奠定基础。柏依朴摄(中经视觉)

农业连年丰收、库存充足是我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有可能到来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重要“资本”。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表示,“我国粮食16年连续丰收,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处于历史高位。国家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总体上保持了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对稳定物价总水平、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稻谷和小麦两大主粮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库存充足是粮食市场“稳压器”。我国粮食库存主要包括政府储备、政策性粮食和企业周转库存。其中,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中央储备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宜存率达到98%以上。地方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主产区储备规模保持3个月的销量,主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销量。

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储备。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品种结构中,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除上述政府储备外,2004年以来,我国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性粮食库存高企。另外,多元市场主体还建立了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商业库存。

从目前来看,我国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稻谷供给充裕,预计2019年度结余1430万吨,已连续多年结余,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供求平衡有余,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2019年年度结余1400万吨,同比增加870万吨,已连续7年产大于需。稻谷和小麦不仅没有短缺,还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

“疫情导致主要粮食出口国采取的限制出口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王辽卫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