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编者按:

生命因传承而精彩。荣程集团“时代记忆·非遗地图”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时代匠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技艺展示着非遗的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近“时代记忆·非遗地图”平台合作匠人,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王振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建设文化协会嵩山木雕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首批“优秀青年工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精美雅致的嵩山木雕因其浓厚的汉族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嵩山地方特色而名闻遐迩。嵩山木雕一般采用嵩山本地的大叶杨或楸木等材质,题材多取材嵩山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作品往往富有吉祥寓意的福禄寿喜文化。

【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王振北凭借一把把刻刀,刻画了丰富的人生和他眼中如诗如画的大千世界;一把把刻刀,也记述着王振北的独特的木雕情怀。

王振北出生的农家小院的旁边,有一个汉朝时留下来的文物,从小,他经常来到这个文物旁边看看上面的图案,也就是这幅画,让他真正了解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艺术的创造是无限的。于是,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艺术创造理想重新找回来,拜师、学艺,从此,他开始了真正的艺术追求和创作。

【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1987年他拜木雕师傅张喜军学习,1990年又拜陈海泉师傅学习深造,属于师徒传承。王振北创作一件嵩山木雕作品,少则需要数日,多则需数月,有的甚至数年。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没有埋头实干的吃苦钻研精神,就雕不出好的作品来。

【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嵩山木雕技法有浅浮雕、深浮雕、阴雕、线雕、透雕、镂空雕、双面雕、圆雕等八种技法。

【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王振北熟知嵩山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他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刀刻木雕的技法运用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使自然景观,审美情致及刀工艺法浑然一体,浑然天成,使得嵩山木雕庄严大气,具有皇家气派,使凝聚着自己的智慧和技艺的作品,既有实用性建筑木雕的粗犷奔放,又兼有观赏性艺术木雕的精致细腻。可以说,王振北的作品是中国木雕艺术北方木雕的杰出代表之一。

【时代记忆】一把刻刀,记述嵩山木雕情怀——记非遗传承人王振北

他曾荣获2017年度河南省建设百花奖,荣获艺术类巧夺天工奖。

嵩山木雕艺术让王振北快乐着并沉浸其中,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进一步挖掘嵩山木雕文化的内涵,用雕刀诉说嵩山木雕故事,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非遗技艺传承者!

文章来源 | 时代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