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色即舌体颜色。舌色的盛衰,是气血盛衰在舌上的一种表现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等5种。

一、淡红舌

1、舌象特征

舌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不深不浅,淡红适中。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淡红舌

2、临床意义

淡红舌为正常舌色。见于健康人,是气血充盈调和的征象。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阳气布化正常,脾胃生发之气旺盛。

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舌苔统志》指出:“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舌鉴辨正》曰:“全舌淡红,不浅不深者,平人也。

疾病情况下,见于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阶段,表证、热证尚未伤及气血及脏腑;在内伤杂病中,见淡红明润之舌,是阴阳平和,气血充盈,病轻,或疾病转愈的吉象。

3、提示

《景岳全书·伤寒典·舌色辨》中指出:舌为心之官,本红而泽。但若红光外露,即红也主病。《舌鉴辨正·红舌总论》中指出:如全舌无苔,舌淡红者,气血虚也。《辨舌指南.类诊断鉴别法》中也认为:红光外露,不能内藏,则为有病之舌

。《舌苔统志》指出:“必得上有薄白之胎气,方是无邪之苔。”

4、治疗原则

据证而论治。

二、淡白舌

1、舌象特征

舌色较淡红舌浅淡,白色偏多而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淡白舌

甚至全无血称为枯白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2、临床意义

主阳虚或气血两虚。淡白舌是虚证和寒证的重要标志。因气血亏虚,荣舌或阳气虚衰,不能温运血脉上荣于舌,故舌色淡白。清·梁玉瑜《舌鉴辨正》指出,淡是“虚寒舌之本色"

3、相关舌象

(1)、若舌色谈白而舌体瘦小,多为气血两虚,血不上荣于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淡白瘦小舌

(2)、若舌色淡白,舌体胖,舌边齿痕,舌面湿润多津者,多为阳虚,津液输常,水湿内停。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淡白胖嫩齿痕舌

(3)、舌色淡白,舌面光滑无,称做淡白光莹舌,为脾胃之气虚极,气血衰候。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淡白光莹舌

(4)、舌色淡白,几无血色,干枯少津者为枯白舌,属无神舌。多为阳气虚极,运血或脱血夺气,气血失充,病情危重。《舌胎统志》指出:“枯白舌即熟白舌也。白舌无气者为枯,乃其脏腑之气血,不荣舌上也......枯白之舌,半死半生......白者,脏腑之极寒败也;透明熟色,阴精已竭,故主死而不治。"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枯白舌

4、治疗原则

补气养血,温补阳气。

三、红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红舌

1、舌象特征

舌色较正常舌(淡红舌)色深,呈红赤或鲜红色

2、临床意义

主热(实热、虚热)证。多因热盛,气血沸涌,舌络充盈;或因阴虚,虚火上炎故舌色红赤或鲜红。红舌主实热与虚热的鉴别关键,在于苔之有无;红舌而有苔者,多为实热证;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多属虚热证。舌色越红,提示热邪越重。

3、相关舌象

(1)、舌色稍红或仅见舌边尖红,多见于外感风热表证初起。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边尖红

(2)、舌尖红赤,或生芒刺,多为心火上炎。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尖红赤生芒刺

(3)、舌两边红赤,多为肝胆火盛。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两边红

(4)、舌红、质干而有较厚苔者,多为实热证。在外感热病中出现,多为邪热炽盛(邪在气分)的里热证;在内伤杂病见之,多为脏腑阳热亢盛。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红苔黄而干

(5)、舌红苔黄腻者,为里有湿热。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红苔黄腻

(6)、舌色鲜红而少苔或无苔,少津或有裂纹者,多为阴虚内热。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红无苔

《舌鉴辨正·红舌总论》指出:“色赤红者,脏腑俱热也,色紫红察红者,脏腑热极也,多见于时疫或误服温补,鲜红无苔无津为阴虚火炎,色灼红无苔而燥干者为阴虚水涸。"《中医舌诊》中指出:“红绛光莹舌,无论外感内伤见之,都是阴液消亡的证候…若只舌心较干,是胃液之涸,若并见舌底和咽喉干燥,则是肾液枯竭。”

4、治疗原则

据证而采用清表热或清里热、清脏腑热的方法;阴虚者宜滋阴降火。

四、绛舌(图2.2.4.1)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绛舌

1、舌象特征

绛为深红色,较红舌更深的舌色,且红中透紫,红多紫少,或略带暗红色。

2、临床意义

主里热亢盛或阴虚火旺。

绛舌多由红舌发展而来,其主病意义两者基本一致。但舌色愈红,热势愈盛,故绛舌比红舌的病情更为深重。

在外感热病中主营血热炽,为邪热羁留,由气而入营血的特征性舌质。舌色深绛说明邪热更盛,是邪热深入血分的标志。是因邪热灼伤营阴,血液浓缩故而舌色深绎。

在内伤杂病多为阴液亏虚,虚火上炎或胃、肾液竭所致。

3、相关舌象

(1)、舌绛而有苔者,在外感热病中,提示气分之邪未净,而邪热已入营血,为气营同病或气血两燔;在内伤杂病为脏腑内热炽盛。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绛有苔

(2)、舌绛而无苔或少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阴虚火旺;或见于热病后期,热邪耗伤营血,营阴受损。若舌绛而干燥,示血热炽盛,营阴耗伤。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绛苔少

(3)、若舌绛而光洁如镜,见于外感病是心营被灼,阴液消亡的证候;在内伤病为胃肾阴伤。《辨舌指南》说:“绛而光亮者,胃阴亡也。舌虽绛而不鲜,干枯而痿者,肾阴涸也。”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绛光亮如镜有裂纹

(4)、红绛湿润舌,见于外感病中,为邪热入营,湿热内蕴;在内伤病中,则为阴虚火旺,素有痰湿的病证。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红绛湿润舌

(5)、绛舌上罩黏腻苔垢为热在营血而兼有痰湿或移浊之气。此时每易发生痰浊蒙敲心包而出现神志异常的症状。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绛舌上罩黏腻苔垢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香岩著有《外感温热篇》,他说:邪热传营,舌色必绛,即深红色,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为气分之邪未尽;若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蟠,劫烁津液;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湿痰蒙蔽心包;若舌绛而上有黏腻,似苔非苔者,为中夹秽浊之气;若舌绛而光亮,为胃阴亡;若舌绛而干燥,为火邪劫营;若舌绛而不鲜,干枯而接者,为肾阴涸

。由此可见叶氏临证据舌辨证是极其严密的。

总之,红绛舌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亦即红绛舌主要反映以下3种病理意义:

(1)、邪热亢盛,气血沸,舌部血络充盈而舌红;

(2)、热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液浓缩瘀滞,血热充斥于舌而舌绛;

(3)、阴虚,虚火上炎于舌络而舌红绛。

4、治疗原则

邪热偏气营者宜透热转气,邪热深入营血者宜清营凉血;阴虚水涸,虚火上炎者宜滋阴清热。

五、青紫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青紫舌

1、舌象特征

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舌色中泛现青紫色均称为“青紫舌"。若舌淡而泛现青紫色为“淡青紫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淡青紫舌

舌红绛而泛现青紫色为“绛紫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绛紫舌

2、临床意义

主气血运行不畅。《舌苔统志》认为,全舌青者,或口燥而漱水不欲咽,是内有瘀血。其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而干枯少津,多属热盛伤津、气血雍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

青紫舌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阴寒内盛,阳气不宜,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所致。

(2)、由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营阴受灼,气血壅滞不畅而现绛紫舌。

(3)、肺失宣甫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气虚推动血行无力而致血流缓慢,舌色泛现青紫色或现瘀斑。

(4)、因于酒毒致血行不畅,瘀而为紫色。

3、相关舌象

根据舌色青紫颜色程度的不同,其主病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湿润,多由淡白舌发展而来。因阴寒内盛,阳气被溢,血行凝滞,或阳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所致。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淡紫而润

(2)、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色,多因肺气雍滞,或肝郁血瘀,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流缓慢所致。舌色青紫亦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食物中毒等病证。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淡红舌泛现青紫色

(3)、舌色青紫而润为寒凝血瘀之重证多为全,身性的血行瘀滞。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色青紫而润

(4)、舌色紫暗或舌上有瘀斑,是瘀血内阻之征象,多是瘀血阻滞于某一局部,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舌紫而有瘀斑


(5)、舌色紫红或绛紫,苔少而干枯少津,多由红绛舌发展而成,见于热证,为营血热盛,营阴受灼,气血雍滞所致,是外感热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由于气血经脉运行瘀滞,可伴见手、足、唇、甲青紫。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绛紫舌而苔少

4、治疗原则

寒凝血瘀者应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法;热盛伤阴者,宜重剂清热养阴生津、化瘀之品(凉血散血。散血即滋阴活血);同时据证而配用疏肝解,补肺益气之品,以促血行。

备注:来自中医望诊知识整理

可以关注我@健康养生贴身管家,发送“666加入每日健康养生群”,为您答疑解惑!

“点赞&转发&评论&收藏”↓↓↓,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