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不凡的乾隆帝知不知道和珅是个大贪官?

淡忘忆


乾隆肯定是知道和珅贪的,就算不知道,也会有大臣把风吹到乾隆耳朵里去,乾隆朝又不是铁板一块,真的完全被和珅把持了。知道为什么不办他呢?是有原因的。

在封建王朝,最不能容忍的是谋反,夺朕的天下是不可恕的,其它的都有的商量,至于商量到什么程度,就看和皇上的关系了。


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感情,有脆弱的时候,需要人倾诉;有志得意满的时候,需要人分享。看看明朝皇帝和太监,乳母那些人的关系就知道了。


乾隆也是有感情的,和珅和乾隆,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路走来,早已经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感情,乾隆喜欢和珅,如果不是爱的话。最典型的,乾隆母亲去世,乾隆这个大孝子痛不欲生,罢朝三日,长跪母亲灵前。这个时候众多的大臣都是劝:皇上,您要保重龙体啊,要以社稷为重啊之类吧啦吧啦的。


只有和珅,一言不发,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乾隆不起他也不起,乾隆不哭他也流眼泪。伤心着乾隆的伤心。


你们说,这不是朋友,什么是朋友?这不是懂你,什么是懂你?这不是感情,什么才是感情?在做朋友和办和珅之间,换你,会怎么选择?


除了感情,在办事上,乾隆也倚仗和珅。电视剧把和珅写成那样,那个不是他的本来面目,和珅其实是个“奇才”,除了他贪污这个是品质问题。要批判以外,和珅几乎是完美的。

首先,和珅长的帅,号称“满清第一俊男”,不然也不会还在寒微之时,英廉就着急把亲孙女嫁给他。说起来和珅的相貌,野史中有个故事。说乾隆当皇子的时候,雍正的一个妃子因乾隆的过失而死,乾隆内心觉得对不起这个妃子,就用朱砂在这个女人的脖子上点了一下,说:是我害的你这样啊,如若你有灵,20年后能不能回来找我啊?


当乾隆看到和珅的时候,他有一种在那里见过的感觉,他觉得和珅像一个人,就是20年前那个妃子,于是让和珅上前来,一看,和珅脖子上居然有一红色胎记。


和珅除了帅,口才也是一流的,通满、汉、蒙、藏各种文字,而且很会说话的艺术,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分寸把握的极佳。和珅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堪称卓越,更主要的是和珅也拿乾隆当朋友,他是真的为乾隆事事都想到了。乾隆喜欢南巡,南巡需要钱,和珅就帮乾隆搞钱,除了开设“议罪银”直接搞钱以外,又扩大内务府权力,经商,搞玉石,人参专卖,充实乾隆的内库。


过去是皇帝家天下,和珅的想法很简单,为皇帝想,就是为天下想,大清就是乾隆,乾隆就是大清,和珅是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忠臣的。只要没有因为贪污动摇大清的根本,我估计乾隆也是这样想的。


乾隆想到的没想到的,和珅都帮他想到了;乾隆说了的还有藏心里没说的,和珅都帮他办了。必要的时候还能把错误揽在自己身上,乾隆是没有错的。都是我和珅的错。


这样的人,不要说乾隆,就说你吧,你会怎么对待他呢?


所以乾隆是知道和珅贪污的,但是他舍不得和珅。乾隆当了太上皇,和珅恩宠依旧,不光如此,到了最后,乾隆说话,大家已经听不懂了,只有和珅听的懂。


我一直觉得嘉庆下决心搞掉和珅,和珅贪污当然是最直接的原因,但是更大原因他没有说----他怕不杀和珅,他的皇帝坐不稳,毕竟乾隆到晚年最信任和珅,谁知道乾隆有没有给和珅遗诏遗训啥的。


这种潜在的风险是嘉庆无法承担的,所以和珅就必须死了。死了也就完了,说好的反贪呢,草草就收场了。理由也很充分----怕官场震动,大清朝的官个个贪,杀的过来吗?


吴公子燎


首先,乾隆是一定知道和珅贪污的。那为什不管呢?我觉得有几点!

第一,出于对和珅的喜爱,野史说和珅长得像乾隆死去的宠妃。这个暂且不说。但是和珅能讨乾隆喜欢是一定得。

第二,乾隆很清楚,这些钱和珅不贪也一定会有别人贪。与其便宜别人不如便宜和珅。

第三,最重要的,乾隆明白这些钱最终都会流回国库,果然乾隆一死。他儿子就杀了和珅。钱都没收了!


江南柳随风


和珅为官20余载,贪污的钱物折算下来超过了10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15年的财政总收入。和珅以自己这样的赫赫有名的“辉煌成绩”,成为了历史上贪官的代名词。

本人认为,乾隆明明知道和珅贪污腐败,反而越来越加以重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晚年的乾隆出于心理需求

和珅第一次在皇帝面前亮相时,乾隆已经65岁了。

晚年的乾隆皇帝,没有了刚即位时的雄心勃勃励精图治,没有了统治前中期的明察秋毫惩恶扬善,没有了早年的宽严相济机变灵活,没有了壮年时对清官的推崇备至和对贪官的深恶痛绝,没有了大半生的乾纲独断大权独揽。

取而代之的是,乾隆开始变得沉暮保守好谀恶谏,开始变得不辨是非难得糊涂,开始变得对廉吏宽松、对污吏纵容,开始希望有位秘书能够助他一臂之力。凑巧在这时,官职低微、无帮无派的和珅出现在乾隆面前。

其二,和珅凭借多方面的才能,赢得了乾隆的充分信任和放心重用

和珅是位精明敏捷的办事行家,乾隆有什么繁难重要的政务,一般都会交给能干的和珅去处理。

和珅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是位能言善辩的外交专家,当清帝国需要与蒙古、西藏等地方势力和朝鲜、英国等国家打交道时,和珅往往被皇帝任命为外交大使和理藩院尚书。和珅往往能够举止得体、态度和蔼、认识深刻、成熟老练地圆满完成外交任务。既令朝鲜人、英国人敬服,又令皇帝满意。

此外,和珅情商极高,且精通四书五经和琴棋书画,兴趣广泛涉猎过众多领域,所以他与皇帝交流相处时,往往能使皇帝获得如沐春风的舒适感和志同道合的知己感。

乾隆皇帝正是在和珅经营家族资产赚取巨额财富的事迹中,看到了和珅也能够管理好皇帝内务府和国家户部的可能,所以他才会令和珅担任内务府总管和户部尚书。

总之,乾隆正是看中了和珅办事行家、多语专家、情商专家、博学者、理财专家的多重才能和专家身份,才会对他如此重用和厚爱。

其三,和珅帮助乾隆以贪污的方式,解决了皇帝的财政拮据问题。

清朝国家财政由户部管理,皇帝的私人财政由内务府管理。然而,国家财政户部里的钱用起来有国法规范,皇帝不能染指,而内务府中的财富虽然由皇帝自由支配,但总是入不敷出,乾隆花起私房钱来往往囊中羞涩或捉襟见肘。

晚年的乾隆,为政风格趋向宽厚平和,生活作风日渐享乐奢侈化,治国理政也不再如统治前中期那样追求明察秋毫,而是如康熙晚年那样追求难得糊涂。

同时,乾隆物质生活的享乐化和精神生活的奢侈化,滋生起乾隆频繁的向下索贡行为和文武百官讨好皇帝以求加官进爵的踊跃进贡行为,这更激发了贪官污吏们的贪污规模和贪污程度,激发了皇帝的享乐奢侈程度。

在聪明的和珅接任内务府总管后,他将经营家族产业并获得暴利的经验用到了运营内务府财产上,此举在将内务府财务扭亏为盈的同时,还为皇帝赢得了一次又一次暴利。

最为重要的是,和珅创造性地奏请皇帝推行议罪银制度,即向违法乱纪的官员收取赎罪银归入内务府。

这样在违法官员交了议罪银后免除其罪行的同时,又增加了皇帝的私人财产。

议罪银制度的本质,是乾隆将文武百官贪污来的钱财,以议罪银的形式,贪污到皇帝手中。

善于理财的和珅能为乾隆运营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财,花钱大手大脚的乾隆离不开他。同时,在议罪银制度下,乾隆才是最大的贪污犯,所以作为从犯的和珅,在帮助乾隆以贪污的方式解决了皇帝的财政拮据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