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與腳步

自十九大吹響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號角,一向勇於擔當的他,以敢為他人先的姿態帶領全局人員開始了具有里程碑的工作――向農村生活汙水宣戰。

長度與腳步

張清強,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峰峰礦區分局黨組書記、局長,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出來,老家就在峰峰附近農村,從參加工作就在峰峰礦區,是一個從基層走出來局長,因為長期在農村工作,對農村街道橫流的汙水比較厭惡,因此治理農村生活汙水的種子早早的在他心中種下。細想一下,農村在近代歷史中,全面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實屬開天闢地,全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也沒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鑑。難度空前,使命空前,壓力亦是空前。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讓張清強輾轉反側,常常夜不能寐。為了找到適合峰峰礦區實際情況的農村汙水處理方法,他向環保專家虛心請教,通過書本和互聯網自學汙水處理知識,也曾以購買設備為名,向汙水處理設備生產商學習汙水處理工藝,橫向比較各種處理方式的優缺點,硬生生把自己從一個汙水處理的“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在峰峰礦區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張清強先後邀請多個專家團隊,多次深入各村進行實地考察,為農村汙水治理問診把脈。

長度與腳步

據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峰峰礦區分局主管副局長郭智介紹:峰峰礦區100餘個村莊的汙水管網長度加起來約為70萬米,需要建設的汙水處理終端300餘組。張清強等人與專家團隊,歷時4個多月的時間,翻越無數的溝溝坎坎,愣是靠著一步一個腳印,用雙腳丈量了每個村的管網長度,走遍了每個具備收集汙水條件的溝壑、洩洪渠。通過反覆考察、反覆會商、論證,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後,根據各村實際結合村莊平面圖,量身定製出不同的治理方案。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是歷史“頑疾”,又屬於“看不見”的工度也較大。

長度與腳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向中科院專家多次諮詢求教的過程中,最終選定了操作運行簡單、維護費用較低,在峰峰礦區具有較高可行性“無動力汙水處理方式”,即充分利用地形海拔落差較大的特點,以水自身重力產生的勢能代替電力動能,利用二級或三級工藝對生活汙水進行處理。整套設備基本上不存在後期的管理維護費用。自全域汙水治理工作開展以來,以張清強、郭智為首的專班人員就開啟了沒有節假日模式。8點的早會上,對當天的工作進行整體安排部署,重點強調保質保量還要抓進度,整個會議乾脆利索,會後大家分頭深入各自分包鎮、村推進工作。6點的晚會,他們帶著一身的疲憊,也帶著一天的“收穫”,再次總結匯總。這個村今天進度怎樣了,那個村還需要什麼材料,一個村一個村過篩子,一件又一件難題一起討論方案,並利用下班時間對白天收集的問題、困難進行再思考再研究,經常是一個問題商量好解決方案已是夜晚十一二點。從管網鋪設工地,到汙水處理終端建設現場,從所需物資的生產廠家,到每家每戶,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背彎了,面黑了,人瘦了,但是腳步沒有停下,每晚加班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他時常跟身邊的同事說,峰峰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是挑戰,也是峰峰農村整體環境轉型轉折點,將來會給峰峰帶來更多發展的機會,困了想想峰峰人民,累了想想全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完成時,我們站在自己參與治理的村莊是多自豪的事。此戰,可歌可泣,此戰,不畏犧牲,此戰,一往如既,此戰,必定勝利。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環節,他們的征程剛剛開始,為了峰峰的轉型升級,為了峰峰礦區廣大農村居民的福祉,他們篳路藍縷無所懼,不治農汙誓不還。截止目前,峰峰礦區農村生活汙水基本實現了全域治理,峰峰礦區的農村環境即將 “破繭成蝶”。

通訊員:王明星、婁立新、冀偉

張清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