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出路为什么有人说在“民谣”?

冯博大


诗歌与民谣,尤如百花园里两朵艳丽的奇葩。

诗歌有诗歌的优点,民谣有民谣的特色。

诗歌可以学习民谣的原始古朴率真富有哲理的简洁通俗的易于谱曲歌唱的特性。

民谣可以共融诗歌的抒情性广博深遂和高度性。

诗歌是粗旷与柔美的结合体。

民谣是民俗与乡味的广场舞。

诗歌是厚重与高深的标志物。

民谣是民俗传统的原汁原味。

屈原《离骚》把诗歌带到遥远古国战乱和民不聊生的留下时代伤痛的高度。

《彭湖湾》民谣歌曲把歌声唱到童年外婆的人性柔软的深处。

诗歌是诗歌,民谣是民谣。两者不能互换,也不能代替,但他们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

诗歌的出路不仿民谣的乡土性,通俗性和帖近现实真实性,可以融入民谣的这些优秀的特点。但民谣并非诗歌的唯一出路。

诗歌要比民谣的历史性价值性厚重得多。

诗歌是人类历史进程的记录,是人类生死存亡的枯荣的见证,是人类欢乐或悲愤而情感渲泻的史诗。

诗歌是大家闺秀而民谣小家碧玉,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88何明远


谢谢!我虽说是半瓶子晃荡,愿意欣赏,粗糙演讲;也认为中国诗歌的出路给民谣有大的关联。

如“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几句流行几千年,玩童老妪皆会念;主要是既接地气又特别实际,写的再好语调再高,不能获得大众认可……。

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诗歌的弘扬,能否离开民众这个大讲堂。您说呢?


华夏梅花拳俱乐部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说得有道理,詩歌最早起源于民谣,从劳动人民日常劳动的号子里,記录发展起来。可以说没有民谣就没有了詩歌,民谣是詩歌存在的一块沃土,这是无庸置移的。

第一,詩歌必须根植土地。俗话说"詩人要立于地",詩人要是离开了这块土壤,就会成为无根之草无本之木。举个例子来说吧,唐代有一首著名的詩《悯农》,就是作者李绅感同身受的生活在农民中间,自己真正的观察出农民的辛劳,体会到了农民的疾苦,最终完成了佳作。可是后来李绅作了朝廷的大官,也是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就再也写不出像《悯农》那样脍炙人口的詩歌了。

第二,詩歌的道路应该走入寻常百姓家,不能变成了"阳春白雪",那样就会真正的"和者该寡"了,詩歌也就没有发展了。詩歌要真正的成为"下里巴人"就会兴旺发达,越来越好。不在詩人的名气有多大,在于被不被群众所接受?过去很多的无名氏写得好詩,也是流传千古,像北朝民谣《敕勒歌》至今妇孺皆知,朗朗上口。

第三,要去反映群众的生活,不能都是些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之作,这个才是中国詩歌发展的方向,才能再创辉煌。

啰哩啰嗦说了这些,这些都是个人的看法。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