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在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中,包含臺灣在內的福建、廣東沿海地區所盛行的“工夫茶”,堪稱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工夫茶俗甚為講究茶具,特別要求的是“工夫茶四寶”,四者缺一不可,這四寶即是:“玉書煨、潮汕烘爐、孟臣壺和若深甌。”工夫茶,其發源地是潮州,據歷史記載,早在北宋時期,潮人便以能飲且善於飲茶之道著稱。到了明代,飲茶已經成為潮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居自斟、客來禮敬、祭祖祀神、婚喪嫁娶、息訟講和、人際酬酢......飲茶可以滿足人們生理的和社會生活的各種需要,並從有閒階層的專利圈中脫穎而出,迅速走向全社會。

以孟臣壺為主要代表的宜興朱泥工夫茶壺,以壺小色佳在各色茶器中獨領風騷。自明朝晚期,直到民國初期,對中國茶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用朱泥做成的壺,胎質細膩柔和,砂粒暗顯,分佈均勻,胎色硃紅,鮮豔紅潤,表面透明度好,光素無紋,靠壺及泥料本身的原色吸引目光。使用年代越久遠,表面肌理效果越明顯豐富。朱泥壺一般均壺小胎薄,蓄熱能力較短,但揚香力特高,茶湯回韻悠長。周高起雲:“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因為產量少,早期除銷往南洋的水平小壺用朱泥製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妝土裝飾在紫砂泥坯上。

同治時期就有“明制一壺,值抵中人一家產”之說,工夫茶器的高下恰如今的豪宅名車,往往是茶民們身份地位的另外一種表徵,所以使用茶垢累累的陳年舊壺,正是以暗示持壺者為深諳此道的箇中高手。所謂“上行下效”,上層社會講究茶具,自然帶動中下階層的起而效尤,也追求“壺出宜興者最佳”。朱泥,在《陽羨名陶錄》中又稱為“石黃泥”,從明清到現在,其礦藏分佈還是比較廣泛的,但是如今其中絕質上品已經很少見了,因此,有人說:今日朱泥非明清朱泥了。

如今在趙莊、黃龍山、紅衛小煤窯、查林等處仍然有朱泥出產,但“趙莊朱泥是朱泥中的極品”為廣泛做壺人和愛壺人認同,以前在宜興名嶺也曾經出現過一批品質比較好的紅泥,可是,現在在茗嶺再也找不到這樣好的泥料了。如今有很多人說“黃龍山出朱泥”,有做壺人這樣說,也有很多愛壺人也這樣認為,但我以為這不怎麼符合實際,從歷史開採來看,黃龍山多出紫泥和少量的紅泥,而其中的朱泥所佔比例很小,基本可以被忽略掉,而且品質不好。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紫砂壺詳解

朱泥歷來就很名貴,一是礦源有限,二是採掘困難,以前朱泥的價值就是紫泥的幾十倍,礦料都是按斤計算的。紅泥和朱泥比較,紅泥的硬度比較強,是不溶於水的,而朱泥的硬度比較小並能溶於水。我認為這二者的差異主要是泥中含砂量不同,好的朱泥,要求含砂量少,含於口中感覺不到沙性為最好,如果含砂量過於高,可塑性增強,但收縮率降低,最終會造成燒製後的效果不理想。一般來說,收縮率是區分朱泥和紅泥的標準,以18%為分界線,小於18%的就算是紅泥,高於18%的就是朱泥,朱泥的收縮率最高能到30%。而很多人認為黃龍山出朱泥的人不知道,黃龍山紅泥的收縮率僅僅達到10%左右。朱泥原礦的顏色以鵝蛋黃為主,細膩並且帶有油性,至於朱泥是如何形成的,我就不知道了。好的朱泥中,石英的含量都比較高,含石英量少的朱泥,燒製後壺表面暗淡無光,而好的朱泥,燒製後表面有柔和半透明的紅色光澤,而且也不會是單一的紅色,會煥發出七彩光暈,並且紅中泛出黃色光澤來。

朱泥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處在嫩泥礦的下層,因為朱泥的燒製收縮率比較高,成品率低,所以對於朱泥的練制和製作要求都比較高。選礦、挑選、石磨研磨、過篩、加水攪拌、排氣、晾乾、陳腐。這一個過程說時簡單,但做的時候卻很繁瑣。

(這是我大概10年前寫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