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文/陌上小雛菊

孔融讓梨的故事咱們都聽過,《三字經》裡是這樣寫的:“

融四歲,能讓梨”。說的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他小時候就知道把大個的梨給哥哥吃。後來世人就常拿這個典故來教育孩子要謙讓,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於是乎,謙讓成了我們為人處事的一種必備美德。不謙讓, 你就不是好孩子呀!

可是,“讓”這種道德,就放諸四海而皆準,到哪裡都必須這樣做嗎?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李賢註解的《後漢書·孔融傳》中《融家傳》是這樣記載的:”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這樣的孔融,被大人們評定為聰明早慧,真是個知禮節、懂謙讓的好孩子。

可是,讓我們迴歸到事情本身。孔融之所以不吃大梨,是因為食量小,即使拿來大梨吃,也吃不完啊!根據這最基本的實際情況,要解讀,也應該是“分配”和“避免浪費”,怎麼就成了流傳千古的“謙讓”了?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孩子成長過程中,食量逐漸增大。小孩因為吃不下那麼多,所以吃小梨,大孩因為胃口大了,所以吃大梨。這不是有多大胃,吃多大梨嘛?這種按需分配,能夠最好地避免浪費,省得孩子由於吃不完剩下而糟蹋了食物,還能避免孩子在吃的時候暴飲暴食,小小的身體承受不住大大的食量!

所謂“謙讓”,不過是大人們強行給孔融的註解,想通過這種認知,來主觀指導孩子以後的言行舉止、制定禮儀規範罷了!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據說曾經有一位老師將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大多數學生,都說孔融具有謙讓的美德、要如何學習云云。可是唯獨有一名學生,他語出驚人地說:“如果孔融不讓梨,他的哥哥們會揍他。這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許在他哥哥們的眼裡,他這不是謙讓,而是一種屈服。”

一種弱者對強者的屈服,一種個人意願對外界主流想法的屈服。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在大人眼中,“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要老想著自己”的孩子,才是知書達理的好孩子。這種觀念也就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孩子的言行舉止。試問那大多數學生,如果擺在他們面前一堆梨,有大也有小,數量足夠多,不用大家一個一個分,想拿哪個拿哪個,那我就想問問,他們內心的想法,難道不想拿一個又大又好的梨嘛?這本是一個人“趨利避害”的本性,也可以說是內心最本真的意願。

可就是因為大人們關於“謙讓是一種美德”的定義,最後可能導致,一些孩子,為了贏得大人們的青睞,滿足大人心中“好孩子”的標準,違背內心的真實訴求,去拿一個又小又差的梨。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正如前面講的,絕大多數孩子的回答:“要學習孔融謙讓的美德”,得出這個結論,可以得到老師的誇獎,或許這也是考試題的標準答案,可以拿高分啊!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訴求,然後勇敢地、公平公正地、遵守規則秩序地,去爭取想要的那一隻大梨,不應該是最正確的做法嘛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對於資源的分配,付出多少、能力多大、能承擔多少,我想每個人,自己心裡都是有數的,按照這種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想要選的、需要的、應該選的梨,不是最合適、合理的嘛?

為什麼要學習孔融,一定要讓梨呢?有沒有想過,那個被家長、老師,甚至到社會上,被一些人要求,要“讓”的人,他的內心,其實並不情願,甚或還有一些小委屈呢?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但你能說,他忤逆、不懂事,就不是好孩子、好學生,甚至不會做事、不懂得做人嗎?

冤,實在是冤!

其實,孔融並不想讓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