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黑龙江于传龙曲婷婷虐打儿童事件?家庭暴力应该怎么避免?

郝兆霞


立法严惩是必须的,儿童没有生存能力,很容易成为家暴对象。施暴者如果没良知很难杜绝家暴的发生,只是希望左邻右舍不要自扫门前雪,发现有这样的行为报警的同时要及时制止,如果你害怕就找几个邻居一起去。


Ayudewi


看到这条消息确实很痛心,一个四岁的孩子被家庭暴力折磨的伤痕累累。这种重组家庭对于孩子暴力伤害可以说不是一起两起了,而是时有发生。保护孩子成为一种呼声,如何避免家庭暴力出现呢?

简单分析了一下出现家庭暴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施虐者都不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当然佳木斯这起虐待儿童事件上,这个父亲更可恨,自己的亲生骨肉竟然实施虐待。施虐者一般都是孩子的继父、继母,没有血缘当然就没有感情,他们觉得把这个孩子作为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打骂是家常便饭。还有一类是重男轻女,亲生父母打骂女童,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比较少,就不做讨论。主要就是继父继母虐待孩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几点防止虐童家庭暴力事件出现的建议:

一是严判重判虐童者。对于这种虐童行为,无论在法律还是道德方面都为人所不齿。对于这种行为必须要处以较重的刑罚,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施暴者真正的惩罚,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二是做好未成年人尤其是幼童的扶养安排。对于离异家庭,在离婚时,尊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选择,并由法律部门、社区组织评估未成年人的扶养安全条件。对于有家庭暴力倾向的家庭,由国家民政部门强制监护人及未成年人定期接受扶养情况检查,对于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监护人及相关人要给予严肃处理。

三是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纳入家庭信用档案。通过对未成年人生活、学习和健康条件进行登记,建立扶养信用档案,对于存在家暴的监护人和相关人记录不良信用,并依法依规对失信行为进行处理。扶养是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没有尽责就是一种失信,这种失信要严肃处理。

四是加强教育引导。家庭暴力一般出现在离异家庭,大部分施暴人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建议由法律援助部门、社区发起反家暴教育活动,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减少重组家庭家暴发生概率。

五是建立社会扶养易遭受家暴幼童机制。对于幼童遭受家暴,监护人和相关方不能正常扶养或正常扶养幼童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的。取消监护人资格由监护人负担扶养费用,由社会扶养机构负责扶养孩子,避免家暴伤害孩子。

一个四岁的孩子,本应该天真无邪被父母呵护,快乐的成长,而这个小女孩却遭受一对丧尽天良夫妻的折磨。孩子是未来,也是希望。真的不希望这种家庭暴力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多一份,少一份伤害,让孩子的童年不在是无尽的痛苦和摧残。让全社会行动起来,为了孩子,共同抵制这种家庭,为孩子的未来插上希望的翅膀。


舍我谈历史


畜牲行为!

4岁女童身上有多处伤痕,医院的护士判断女童伤势系人为。

被打女童额头、面部、嘴巴、身体上多处均有明显外伤。额头有一处明显的伤疤、面部有一处明显创口、上嘴唇缺肉,身上有多处疑似烟头烫伤,孩子还做了颅内手术,住进了ICU。

谁看到都会心痛!这个继母还耍赖不承认。

对于这件事情我觉得:

1.婚前学法。

家庭暴力的一再发生,是因为成年人不懂法律了。所以婚前学法非常重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等权力。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

2.学习幼儿心理学。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知道哪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是怎么样子的?接纳孩子,尊重孩子,保护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家庭和睦。

夫妻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 互相包容,相敬如宾,让家庭和和睦睦,孩子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远离暴力。

庆幸的是:

此案当地创业派出所已介入调查,目前已经找到女童的父亲和继母,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女童暂无生命危险,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案件的定性和进一步调查需根据法医对女童的伤情鉴定结果开展,案件有调查结果警方也会适时向社会公开。

打人者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