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水,漿水面及酸飯之二

作為吃著酸飯長大的一代人,對酸飯的感情是骨子裡的。偶爾去上海出了一週差,中途有朋友問感覺如何,我說吃不飽一頓,吃著酸菜洋芋辣椒已步入中年的人,突然面對肉菜都是甜食的生活真覺得不如啃個饅頭就根蔥,這不是生活水平的問題,還是生活習慣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老人們總是認為婚姻要門當戶對,只有生活經歷完全相同或者接近的兩個人才能在骨子裡對對方理解體貼,離開這種理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包容,所謂包容就是避開不能認同的部分而強行去以能認同的部分予以覆蓋。既然酸飯成了不可分割的組成,在老一輩人眼中,能茬一缸清香的酸菜成了衡量一個女人賢惠程度的重要標誌,在農村,什麼是能幹女人?烙哈的饃饃火疤兒勻,茬的酸菜清香,沒麻達,這個女人人見人誇,成為男人們羨慕的重要楷模。生活困難的時候,一缸酸菜成了一家人重要的依賴,老人們說,甘谷人走到哪裡,就把酸菜缸背到那裡,可見酸菜之於甘谷人的重要。茬酸菜的菜有包菜葉,苜蓿 苦渠,芨芨菜,灰灰菜,蠻芥葉……這些植物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而酸菜是人們四季都要吃的,怎麼辦,於是人們創了許多貯存菜的方式,納一缸用石頭鎮了放雪地裡,曬乾了收起來等要茬酸菜的時候用清水泡軟……生活困難的時候,糧食緊張,許多老百姓拿酸菜充飢,這樣,曬的乾菜成了窮人家裡的寶貝,我一個堂嫂,而今70多歲,我小的時候別人都說是半背篼乾菜換的,後來才明白,她出嫁的聘禮只有半背篼乾菜……

漿水酸菜流行的範圍不是很廣,隴中及隴東南地區最盛行,前面我寫的漿水的來源其實來源於百度,在家鄉,關於漿水的來源另有傳說。傳蜀漢大將軍姜維受宦官黃皓排擠,領兵十萬避禍屯田沓中(今甘南舟曲),在那裡開荒種田,農閒時操練精兵,期間一段天氣炎熱,駐地瘟疫流行,大量士兵被傳染致病,苦無良策,有些士兵飢渴難耐,飲了發黴的饅頭漚的酸水,精神竟奇蹟般地好起來了,姜維發現這種情況,便有意識地把蔬菜和麵一起發酵,然後分發給士兵飲用,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從此這種食品便流傳開來,因為是姜維改良拓展,所以當時人稱“姜水”,由於水份粘稠如漿,回來慢慢人們便叫漿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