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壓茶歷史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茶以散茶為多,據我所瞭解,一些不大喝茶的朋友或者只喝散茶綠茶之類的朋友甚至以為茶本來就是散的,並不一定知道緊壓茶的存在。

緊壓茶歷史


將茶葉經過高溫,高溼與蒸壓的方式加工成餅,磚,沱等緊湊形狀便是緊壓茶。目前的緊壓茶主要以雲南的普洱茶,湖南,湖北,廣西等地的茯磚,黑磚,六堡茶等為主。而在古代,其實緊壓茶為主的歷史遠遠大於散茶,甚至說茶為之飲的開始,從巴蜀飲茶文化進入中原之時起茶便是以緊壓茶為主。而散茶在宋元之先都不是製茶的主流,直至明朝,洪武帝為節約民力,一聲令下,禁止以龍鳳團茶進貢,從此直至數十年前,緊壓茶几乎在中原地區絕跡。

古代緊壓茶崇尚製作工藝,除了茶的品質外也講究外形的精美,喜歡在茶麵上壓制各種圖形。

三國時,魏國張揖將採來的茶葉先做成餅,曬乾或者烘乾,飲用時碾碎沖泡,再加作料調味,到唐朝時,工藝逐步完善並講究起來,餅面的形狀,圖案等也越發精緻,時人常以餅面的平滑,波形和圖案來分辨一餅茶的好賴。並且餅有大小,大的一餅便是數斤,小的有名叫“月團”的,一包便是三百片。

唐朝貢茶興起,同時也推動著茶的品質,工藝等突破式的發展,各種名茶好茶湧現。發展至宋太平興國初,制龍鳳貢茶,茶為緊壓團茶或餅茶,面上有龍鳳,為有茶以來之最美最貴。宋徽宗《大觀茶論》說: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鳯餅,名冠天下。

宋仁宗時期又造出小龍團茶,比初版的龍團更精,更美。時人嘆之“茶為之飲,莫過龍團”!

緊壓茶為主的歷史自秦漢一直持續到元末,朱元璋罷造龍團之後民間亦不敢私造,散茶崛起,徹底取代緊壓茶的主流地位,唯有邊陲地區或因長途運輸便於儲存,或因天高皇帝遠的原因,緊壓茶工藝得以保存。其中就有當時屬於沐家執政的雲南地區。


普洱茶至今依然是緊壓茶,而且將一直緊壓下去,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從政治上講固然因為天高皇帝遠,當初罷造龍團之時不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領導之下。從運輸上講,普洱茶的主要銷售渠道茶馬古道又長又遠,緊壓茶更加利於保存。而更重要的原因,也是普洱茶最核心的特徵—越陳越香。靜養,以待轉化!這就必須緊壓茶才能做到,才能更好的控制茶餅的內涵物質轉化,以期用悠久的歲月養一杯好茶!


緊壓茶歷史


緊壓茶歷史

附:本店2020年臨滄300年樹齡古樹生茶,特價99元出售100餅,限購10餅,可點擊末尾瞭解更多鏈接瞭解,或者從主頁進入店鋪6元可試飲2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