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打了一場仗,卻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響徹中華大地

漢朝和匈奴的百年戰史,造就了不少叱吒風雲的人物,陳湯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論戰功,他沒有霍去病直搗狼居胥山的神威;論勇武,陳湯沒有李廣百步穿楊的武藝,但是他用行動和那句“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名言而青史留名。

他一生只打了一場仗,卻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響徹中華大地

糟透了的前半生

陳湯字子公,是山陽瑕丘人。他年輕時喜歡讀書,學識淵博通達事理,寫得一手好文章。因那時候家中貧窮,他靠乞討借貸為生,沒有節操,不被州里人所稱道。陳湯西入長安,去求取官職,謀得太官獻食丞一官。幾年後,富平侯張勃同陳湯交往,佩服他的才能。初元二年時,

元帝詔令列侯舉薦秀才,張勃就舉薦了陳湯。陳湯為等待升官,父親死後也不去奔喪,司隸就彈劾陳湯不守孝道,張勃選任舉薦欺詐不依實際情況,被削減食邑200戶,趕上他去世,因此就賜給他謐號為繆侯。陳湯被下獄治罪。後來他重新被舉薦為郎,幾次請求出使外國。過了很久,朝廷才調任他為西域副校尉,同甘延壽一同出使西域。

他一生只打了一場仗,卻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響徹中華大地

西域形勢

說到大漢西域,匈奴兩個字是繞不過去的。歷經李廣、衛青、霍去病、趙充國、馮奉世等名將的輪番打擊,到陳湯那個時代,匈奴已遠不是大漢初年,可以用書信調戲漢朝皇太后,可以進出中原如履平地的驕狂了。

漢宣帝時,屢受打擊的匈奴人不但不團結一致抵抗漢軍,反而內部爭權,五個單于爭著當一把手,其中勢力最大的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都想到要爭取漢朝支持,分別把兒子送到西漢政府當人質,西漢政府也樂於看到這樣的情況,都笑納了。既然有雙方的人質,就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對這兩個單于來說,仍然要靠實力說話。實力比拼的結果,是郅支單于略勝一籌。

呼韓邪單親自到西漢去求援,西漢政府考慮到如果不為其撐腰,在西域各國將毫無威信,於是出動軍隊,護送呼韓邪殺回江北,當他的單于。這讓已經稱霸漠北、西域的郅支單于非常不爽。他把當人質的兒子要回去,又把護送人質兒子歸家的西漢使臣谷吉殺掉,與西漢政府徹底決裂。

決裂後的郅支單于,倒也知道自己不是呼韓邪和漢政府聯軍的對手,乾脆放棄領地,率眾西竄至康居,並與康居王結盟,打壓了一批西域小國後實力大漲,此時的西漢早已沒有武帝那時的強盛,於是忍氣不理。

陳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甘延壽副手,一同前往西域的。

他一生只打了一場仗,卻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響徹中華大地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書》中對陳湯的介紹很簡潔:“湯為人沈勇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

這樣一個胸懷大志的軍事人才,一有機會,便要努力發光發熱。到達西域後,陳湯馬上向甘延壽提議:郅支單于給大漢與西域各國造成重大傷害,我們應該發奇兵,根除這個毒瘤,“千載之功一朝成也”。

甘延壽覺得陳湯的話很有道理,但是堅持要向朝廷上報。

陳湯可以憑一戰而成千古名將,他當然不會受制於潛規則。瞞著甘延壽,陳湯偽造軍隊文書,召集西域軍隊管轄內的部隊,以及西域軍隊所聯繫的各小國軍事力量,一共四萬多人,會聚於西域軍隊營房,誓師出征。

沿途,陳湯剿除了威脅西域安全的軍事叛亂力量,宣揚了大漢軍威,得到沿途各國的擁護,也全面瞭解了郅支單于的情況。

陳湯指揮大軍前進到單于城下三里處紮下大營。布開陣勢,城上的匈奴戰士最初並不畏懼,大聲叫喊著要與漢軍決鬥,並有百餘騎兵直衝到漢軍陣前,在漢軍拉滿的弓箭前,又退卻了。

他一生只打了一場仗,卻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響徹中華大地

此後,陳湯指揮漢軍衝至城下,四萬人鐵桶一樣圍起單于城,填平壕溝,堵塞城門,大盾牌在前面形成防衛,弓弩手在盾牌後仰射單于城上的匈奴戰士,匈奴戰士在城上立不住腳,下城來對射。漢軍看匈奴土城外圍了一圈木柵欄,就搞來柴草一頓猛燒。匈奴戰士趁黑夜企圖突圍,被漢軍一頓亂箭射了回去。

漢軍還沒有全面圍城時,郅支單于曾想過逃跑,已經跑出城去了,但是因為四周的西域小國都受到過他的傷害,怕被報復,又逃回城裡。最後被破城而入的漢軍亂刀砍死。

此次西征作戰,共斬殺郅支單于及他大小老婆、太子、名王等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虜一百四十五人,一千多匈奴人主動投降。參與作戰的西域小國共十五個。

大獲全勝後,陳湯、甘延壽寫出作戰總結,向漢政府做彙報,那句千古名句,就出於這份報告:“宜縣關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與甘延壽的征戰開創了漢軍歷史上“遠征西域”,斬首敵國首領的戰爭奇蹟,穩定了漢朝的西北邊疆,保證了漢王朝的數十年太平,為漢王朝立下天下第一奇功,尤其是陳湯一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英雄豪言,至今仍響徹在中華大地,激勵萬千熱血男兒建功國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