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一气呵成,如有遗漏,继续补充。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做编辑做了十几年,深知每一本图书的背后都有默默付出的编辑、甚至是编辑团队。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角色略有变化,我做了回主编,其实是丛书策划、编辑、排版、打杂、活动联络员……干的都是不起眼的小活儿,却见证了从无到有,亲历了从一个想法落地,到一首首14行诗跃然纸上,一张张画面青涩诞生,一本书初露端倪,再到一个个灵感爆发,一本本小书横空出世,这个过程将近两年!

  • 一切为了孩子

这个还要追溯到2018年的春天,周末我常在孩子爱去的你好阅读体验馆组织公益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新书分享,一方面让孩子接触到鲜活的科普故事,另一方面也在物色优秀的科普图书作者。愿意为孩子分享的科普达人,一准儿有一颗美丽的心灵,还有不吝惜时间的大气派。馆里给我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不仅场地提前预留,还专门给我安排了活动小助手。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巧合的是,我的公益活动,被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默默关注。她就是我们《猜猜它是谁》的文字作者邓昕。她对我的科普活动主题十分感兴趣,辗转找到我,问我为什么不遗余力做科普。

我告诉她:我想在孩子心中种下科普的种子,一次次科普活动,一本本科普图书的分享,不期望被所有的孩子都记住,但我相信在科学活动的耳濡目染下,带给孩子的是深入骨髓的影响。虽说我做的公益分享,可我的孩子和来听课的孩子都是受益者呀。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做了十多年语文教师的她,和我有同样的感触。她的“教龄”和我的“编龄”相当,我们都深知阅读的重要性。

几番交流,我们都感慨于低幼宝宝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学习和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常常会问各种难倒家长的科学问题,很多家长由于知识储备不足错过了为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最佳时机。

我们都想为孩子们做点事情!几个小伙伴一拍即合,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为小宝宝们量身定制科普绘本该多好呀!于是我们参照科学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挑选了很多小宝宝最常接触到的主题。

  • 组队成功

想法很多很多,落地还是有点选择障碍。梳理之后,我建议先从中选定4-6个主题,设计好策划方案,计划面向2-4岁的小宝宝读者。这可是我的老本行。

然而这又不同于在日常工作中的策划,我们一没有创作经费,二也不知道做完了哪个出版社能出版,对于未来一无所知,只是坚信我们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邓老师是语文老师,她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最强,文字创作任务被她自觉领走;刘克是物理老师,他提供随时的专业解读;编辑出身的我,成为团队中经常出点子、挑毛病的人;我们还有强大的博士爸爸后援团。就这样《猜猜它是谁》初期创作团队成形。

夜深人静的夜晚,闲散慵懒的周末,从此都变为烧脑挑战的时间段。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它有一张善变的笑脸,

这几天,胖一点,

过几天,瘦一点,

有时它像一个大大的圆盘。

有时它又像是一条小小船”

我们亲爱的邓老师,用诗意的语言介绍了一个事物的科学特征,用她的原话“非常烧脑”。十几年拜读大多是工科男创作的理性派科普作品的我,读到这样感性的美文,仿佛一股清流般沁入心田。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不仅如此,童心未泯的邓老师希望和孩子们在书中做个游戏,所以选取了“猜猜”这样的形式。“就是不告诉你!”这是多少孩子儿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呀!就是不告诉你,它是什么?你来猜一猜吧。

2-4岁是儿童最关键的语言发展时期,被称为简单句阶段。《猜猜它是谁》的每一段14行短诗,朗朗上口,欲罢不能。

我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心中一次次的被小诗感动。

  • 画师来了

我畅想了无数个诗文背后可能的场景,新的问题来了,怎么用画面展现文字呢?

邓老师找来亲爱的小邓跃画师。在新媒体公司做设计总监的小邓画师,是个90后。她有二十多年“画龄”,这不得不让我们钦佩呀!小邓画师也是童心未泯,读者们可以在书中发现她藏起来的小秘密。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你们发现没,我们的插画师也是有魔法的呢!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画中画,更多小秘密藏在书里


小邓画师是邓老师的学生,老师安排的作业,那必须得认真完成啊!开始试着画本套书中最最抽象的《吃掉光的怪物》。

这个世界上原来有一个能吃掉一切的怪物。

有点抽象!!!

在我们的创作初期,地球上的人类还没见过真正的黑洞。怎么呈现给小宝宝,既不能太黑暗又不能太真实的黑洞呢?小邓画师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反复修改。困难接踵而至。

我没问过她是不是开始挺费劲的,不过作为在旁边挑毛病的主编来说,也会语塞,实在是太抽象了,对画面不甚满意,但也说不好怎么画更适合。画了擦,擦了改,团队里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句,有个建议,又推倒重来。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这时候非常考验小邓,也非常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对于我们刻薄的建议,小邓常说一句“好的呀!”我猜背后会省略一万字。

直到挑出大家还算满意的14张图,我们心里还是没底。孩子们会喜欢我们的书吗?这么抽象的一本,他们会理解吗?

  • 请孩子评判

2019年4月份,又是一个周末。我们带着反反复复改了n遍的作品《吃掉光的怪物》,为你好阅读的小朋友们做了一场新书分享。巧合的是,4月10日晚,事件视界望远镜拍下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向全球公布。欣喜的是,小邓笔下的黑洞,和这张黑洞照片有着极高相似度。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活动之前,我们没给小观众透露任何“黑洞”的欣喜,主题就是《吃掉光的怪物》科普绘本分享,报名的孩子忽的就是二三十位,主要是3到6岁的孩子。馆里怕人太多影响效果,第一时间关闭了报名通道。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活动现场,你好阅读馆里的孩子们围着我们的小邓画师,仿佛就是好久没见的好朋友。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因为这本书有14行小短诗,穿插一些黑洞的知识,约摸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刘克老师又讲了第二遍。这一次,他说前一句,还没翻页,就有孩子接下后一句。这样我们始料未及。这一遍讲完,新书分享该结束了吧?

刘克又违反常理的第三次展示,这一次他邀请孩子们自己上台讲述,几个孩子主动举手。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他们都讲出来了!有的甚至已经背下来了!

朗朗上口!

为了让孩子们对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更深入的了解,现场组织孩子们做起了游戏。地球、月亮、太阳,孩子们演的投入又用心。

孩子们的接纳,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 灵感爆发

有了孩子们的认可,我们信心满满。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根据现场的孩子们的反应和家长们的反馈,我们适当调整了第一本的内容,算是告一段落。

余下5本的创作步伐立刻轻松起来。

亲爱的画师小邓,常常在不经意间抛出一张图,有时完美的无可挑剔。有时,在想象和科学的世界中,她不得不屈服于科学。她的画,如同童心未泯的她。心里住着一个善良的孩子,时而调皮,时而勇敢,时而笃定前行。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创作中也遇到过过瓶颈期。《长尾巴的星星》刚开始创作时,我们都觉得不妥,她改完还是觉得不完美。突破瓶颈口往往是量变到质变的瞬间。走过瓶颈期,灵感接踵而来。

在创作《假如她请一天假》的时候,小邓说,我想换一种风格。我们一度为此有争议,一套书应该有大致相同的风格。可是当小邓将画面呈现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惊呆了。她还是淡淡的说了句,画这个需要挺长时间的,手都磨疼了。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一个个线条背后,是多少次的描绘,多少次的勾勒呀!这样的作品我们太喜欢了!

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科学启蒙绘本《猜猜它是谁》,一共6本,满打满算100张图。小邓画了至少200张!用了1年时间!这样优秀的设计师,用1年的时间可以做多少商业设计稿,能赚多少票子呀!可是小邓从来没和我们算过这些。

  • 博士爸爸专家团

我们创作团队的背后有一只热心的博士专家团队,他们有着专业的科学背景,毕业于中科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为了将书中的画面赋予科学的内涵,我们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博士爸爸专家团,常常在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时,用科学的事实敲打我们。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 专家审定

当我带着刚定稿的书稿来到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的办公室时,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那种感觉像极了一个刚考完试等老师阅卷的心情。

朱馆长的热情感染了我,在他打分的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问题,鼓励我们进一步修改。

当天晚上,我就和团队的小伙伴们继续打磨行动,博士爸爸也被呼唤来。之后很多轮的修改,无论朱馆长在什么地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见到他耐心的回复。N轮修改,直到最终定稿!

感谢朱馆长的细致和严谨!这期间,我们也获得了几位天文物理学家的无私相助,在此表示感谢!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本书同时获得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白冰老师

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朱进老师

知名阅读推广人杨涤Lisa老师

彭永伦博士

的联合推荐。

绘本阅读践行者邹蓓蓓老师

你好阅读阅读体验馆的闫晓娟馆长

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 感言

能为中国的低幼宝宝创作一套优秀科普作品,是我成为妈妈这几年的梦想。

经过大家近两年的努力,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感谢团队每一位小伙伴,牺牲了很多业余休息时间付出了很多;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夜晚电话会议

感谢家中的每一位小读者,爸爸妈妈们的作品有你们欣赏,我们很欣慰;

感谢家属们的大力支持,我家的家属主动承担前期排版工作,为我分忧;

感谢创作过程中被我叨扰过的文学、出版大咖们,你的建议给了我们更好的努力方向;

感谢甘肃读者集团的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慧眼识珠,让我们的作品得以精彩呈现。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邓老师和肖编辑。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执行派邓老师,让我欣慰于教师的职业,在责任心背后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为孩子的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行动派肖编辑,让理想主义空想主义的我,体验到了行动的真正魅力。

过了把主编的瘾,我开心极了!感恩全程参与的过程!

爱你们,爱我们美丽的家园!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以上文字写于2019年底。


金蓉


团 购


为了让亲爱的小读者们第一时间读到这套书,我和出版方联系,用最实惠的团购价格,以飨读者。

希望小读者能爱上这套《猜猜它是谁》科学启蒙绘本。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在海南书展上抱着《猜猜》的小妞妞


这套书一共6册,附有1份给家长的导读和1本送给孩子的诗歌小本

对于孩子的更多问题,家长们可以在导读中先找找答案,更多内容期待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寻找答案。

这套书采用纸板印制,印刷成本非常高,但为了孩子们多次翻阅不变形,出版方不惜成本。

每本书的圆角边,也是我们关爱小宝宝的细节之作。

环保油墨印刷,这些都是为小宝宝精心考虑之选。

要做就做一份最好的阅读礼物,

给孩子做的书,必须用心。

在细节处皆有我们的爱心。

一本绘本是如何诞生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一本童书的背后故事!

开卷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