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這是第3257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3k+ ·

· 過蟈8433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薇婭的直播賣房

羅永浩直播賣車,薇婭直播賣房子。羅永浩的業績還是不錯的,當晚一共賣了12輛哈弗F7。相比之下,薇婭賣房則相形暗淡。

對於這次直播,房產業內人士的關注度,要高於普通觀眾。如果薇婭直播賣房的模式成功,她將撼動傳統的房地產營銷體系,這事關許許多多房產從業者的前途生計,業內人員自然會更緊張一些。

當晚直播的暗淡,讓業內人士多少有點欣慰,說明房產銷售需要的專業性相比其他商品門檻更高。薇婭的直播幾乎全程在樣板房裡,而把看區位、沙盤、規劃這些更重要的步驟都省掉了。要知道在銷售接待裡,區位、地段的介紹,遠比樣板房重要的多得多!

還有房產媒體曝出直播中的誤導紕漏,比如將周邊住宅小區的價格,拿來跟酒店式公寓的售價相比,給受眾一種“價格便宜一半”的錯覺。但事實上,酒店式公寓因為產權只有40年、不能落戶、水電價格高、二手轉讓稅費高等,價格本來就遠遠低於同一區塊的住宅。

也有報道稱:薇婭賣房直播結束後的40小時內,復地累計成交10套。疫情之後的杭州樓市迎來“小陽春”,這10套的成交,主要歸功於杭州樓市本身的火爆,薇婭直播的效果不算大。

在一場牛市裡,什麼都不做也有成交;在一場熊市裡,做什麼都是“然並卵”。形勢比人強。

像薇婭、李佳琦、羅永浩這樣的頭部主播,在現實的生意裡,自然是金牌級銷售,一場直播下來金額都是千萬上億,如果他們來賣房子會不會搶了中介的飯碗?

筆者認為還不太會。

首先,房子作為大宗交易高度依賴線下的實景體驗,去現場實地看是必須的。只是現在出門不便,或者樓盤太多沒時間看,有個主播來幫忙帶看而已。

其次,房子的專業性要遠高於一般商品,一場正規的銷售接待要一個小時,一個小時裡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作為一個房產銷售,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包括城市經濟、發展規劃、建築常識、園林常識,政策新聞等等。

別的不說,光我們國家的各類房產政策,就已經名目繁多,要全部搞清已經很不容易。《安家》裡985畢業的大學生做中介一點也不奇怪。沒有豐富的知識面,說辭即使背下來了,也理解不了。

營銷是房地產產業鏈裡的末端環節。賣房子,營銷的作用要遠小於一般的商品。以前在業內有一句話:一個樓盤成功與否,70%在拿地,20%在前策,10%在營銷。意思是,成功與否7成看地段位置,2成看項目(規劃、建築、園林、戶型等設計,是否匹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給予美好生活體驗),營銷的作用只佔10%。

現在這句話也要調整:一個樓盤成功與否,70%在融資,30%在拿地。尤其在限價的背景下,營銷的作用更小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搞直播呢?

薇婭直播賣房,本質上是一場傳播,一場造勢,而不是實打實的銷售轉化。就像之前樓盤喜歡借名人明星搞活動,只不過這些代言人,從明星、學者變成了現在的素人網紅。這是一場營銷圈的“借勢”,傳播揚名的作用要遠大於實際的銷售。這也是開發商的用心所在。

傳統的樓盤廣告追求精準,因為推廣預算有限,大規模的廣告沒有必要。但近年來,隨著供應量的加大,推售的密集,各大樓盤越來越追求造勢,追求流量。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薇婭背後的阿里房產

薇婭只是造勢代言人,背後繞不開的是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涉足房地產業務由來已久。2010年,淘寶推出了房產頻道,並於2014年8月攜手萬科,在萬科全國12個城市23個樓盤推出直接衝抵購房款的活動。2019年雙十一,阿里拍賣更是在當天推出上萬套特價房。阿里房產業務佈局多年,一直不溫不火。

歸根到底,像房子這種動輒數百萬千萬的大宗商品交易,極度依賴現場和體驗。

但是本次疫情,給於線上平臺重大的發展契機。據《中國企業家》瞭解,在疫情的新形勢下,阿里房產加快了規劃和節奏,未來將與其他地產商合作,主角是房產經紀人。雖然房產經紀人還不具備很強的直播能力和粉絲影響力,但他們更專業也更可控,阿里房產會對好的內容有流量傾斜。線上售樓處也是阿里房產比較看中想佈局的,它意圖覆蓋整個線上交易的全流程,成為線上交易平臺。

傳統的營銷人員不要看不上、看不起直播,筆者認為直播裡有一點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就是真實!和各種濾鏡PS渲染的傳統平面廣告相比,直播更直觀、更真實一些。

這份真誠——來自於打破樓市以往的“過度營銷”。

這份尊重——來自於買賣雙方及中介的互信、負責。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過度營銷”的反面,是真誠

樓市的營銷大概是最不真實的:從精美的樣板房、景觀示範區、售樓處再到模型、說辭。客戶看得如夢如幻,最後交付時發現並不是那回事。

杭州某高端樓盤最近遭遇維權,這個項目在去年限價的大背景下,居然還一路漲價。但交付後業主不買賬,開了個公眾號寫各類文章維權:比如沙盤上作為小區入戶大堂的“生活美學館”,被拆除改建為物業用房,給業主留下的通道僅剩窄窄的一條;外立面雙腰線消失,鋁板凹凸不平;1.8米的寬陽臺縮水至只有1.35米。

杭州好樓盤多,維權也多。筆者認為很大一部分在於杭州的樓盤“過度營銷”,對項目來說是“說故事”,對客戶來說就是“入了坑”。有一些維權,是期待過高——效果圖渲染的美輪美奐,到實景難免有貨不對版的落差;文案裡動輒“都會”“公園”,到交付也就比旁邊的安置房好一點。

作為一名業內人士,對樓盤廣告動輒要“說故事”“講精神”這種風氣,心裡早有些異議。在這種風氣下,2萬塊的房子,非要營造出4萬塊的生活,交付的時候客戶能買單嗎?信息比故事更重要,把價值賣點講清楚,傳遞清晰。在限價的背景下,房產“過度營銷”的風氣也會消減一點。

“過度營銷”的反面,就是商業上的真誠。

這份真誠來自於:

給你看的是異地樣板房還是實體樣板房?

給你看的是樣板房還是交付標準?這其間差距有多大?

有沒有在現場展示不利因素?

發行的廣告上,戶型圖有沒有標尺寸?

打動人的說辭、美好的現場體驗,自然是購買的重要理由。但事實上,地段的規劃配套存在不確定性,這是最不可控、風險最大的;小區的自身的規劃、產品,不確定性小一點,比較好控制,但也存在因為報批、財務等問題,到實際交付時肯定存在偏差。

以前的營銷,是把偏差放大,但以後的營銷,是要讓偏差縮小!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高週轉下的缺失

一場場維權的背後,是資本熱錢與高週轉的密謀,一味擴大規模,追求高價和銷量。在行業裡的每個人都像踩上一臺瘋狂的跑步機,拉拽著你不停往前奔跑,不敢停頓、喘息,只能選擇要麼繼續狂奔,要麼乾脆離開。

項目在高週轉,人也在996。在這種環境下,少有樓盤再去珍惜口碑、滿意度。

導致現在的情況是:

地價越來越貴,產品卻少有進步;從業人員越來越累,服務水準卻在下降;售價越來越高,客戶卻更不滿意。

打破這個死循環,只有一個方法——放慢一點速度。

2006年筆者入行時,開發商還是踏踏實實做項目,銷售人員還在老老實實賣房子。至今記得去調研樓盤時,銷售人員一直陪我走到售樓處門口,目送離開。這件事情讓我很感動,筆者當時剛大學畢業,一看就是傻頭傻腦的大學生。他自然知道我是買不起的,只是一個市調人員,但還是對我如此尊重。十多年來,記憶猶新。

“尊重”是我們當下的交易裡,最需要的服務細節和溫暖。高週轉的反面,是尊重。因為尊重要花時間,花時間研究客戶,花時間設計產品,花時間造好房子。在現在標準化一刀切的面目下,房子造得越來越快,但產品的進步卻十分有限。

筆者曾在《和原著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兒?》一文裡論述過一個尊重的問題。這份尊重,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大家不容易,互相體諒點吧”的意思,而是一個專業的層面——

日本經歷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房子已經從強勢的賣方市場走向了買方市場。房產中介越來越為買房客戶服務,而不是一味強推開發商的產品。為買房的客戶負責,是日劇裡很重要的精髓,也是它遠高於國產劇的精神水準。

這份尊重,就是指買賣雙方以及中介,互相信任、負責的態度。

作為開發商,尊重城市、市場,做出符合當地人生活習慣的產品;專心於產品設計、質量與品質,不作誇大、不實的宣傳;

作為房產中介,尊重自己的專業,實事求是,不誇大其詞;尊重客戶的生活方式、預算條件,為他/她找到合適的房子。

作為買房客戶,尊重中介的職業,相信他的專業,採納合理的建議。

在老齡化嚴重、生育率低下的今天,未來的中國樓市會呈現更復雜的面貌。房地產營銷,從觀念到行動,也會不斷轉型。“真誠”與“尊重”表面上是個人性格問題,背後則是商業文明與企業價值觀的體現,這才是我們當下最稀缺的東西。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直播,能不能賣房子?直播,能不能賣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