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變·院長說|陳海嘯:在防疫和日常診療之間找到平衡

思變·院長說|陳海嘯:在防疫和日常診療之間找到平衡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各級醫療機構正在逐漸恢復正常診療秩序,但是疫情對醫院整體發展的影響還會持續存在一段時間。以台州恩澤醫療中心為例,受疫情影響,恩澤下屬各院區業務量均明顯下降,門診和住院人次同比分別下降30.31%和22.08%。今年醫院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再度上升,需要在防疫和日常診療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真正實現“兩戰”皆贏。

思變·院長說|陳海嘯:在防疫和日常診療之間找到平衡

恢復正常診療秩序後,如何把防控做細、治療做精、複診做實

“防控”做細,要把精準分級預防、堅守院感底線和嚴格制度落實三條主線,覆蓋全員全程全區域,建立全面可視化、網格化、區域化的動態管理。抗疫期間,中心成立了由49人組成的13個防控督查組,需要繼續堅持“科室院感防控監督崗-防控評估專家組-防控督查組”的三級督查防控體系,開展定期檢查和通報,做到精準分級預防。質量改進部要堅持對科室防控風險級別進行“紅黃綠卡”可視化動態升降管理。如急診科原風險較大,評定為“紅卡”科室,但其防控工作落實到位,風險等級可以降至“黃卡”,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獎勵。相反,某個科室原本風險不高,被評定為“綠卡”科室,但其防範措施不到位,院感意識不強、洗手率不達標等,導致防控風險升高,就可升級為“紅卡”科室,並要予以教育、培訓、警告甚至懲罰。院感防控重在堅守底線,關鍵時刻要杜絕一切漏報、瞞報、欺騙甚至為逃避責任掩蓋事實的情況,若發生一起就要查處一起。

“治療”做精,要強調針對性和有效性。疫情期間的管制讓很多腫瘤患者不能外出就診,可病卻拖不得,而且血液腫瘤疾病患者很容易出現發燒現象,此時就要與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精準的辨別篩查,相關科室專家組就通過網絡宣教、網上溝通會診、在線諮詢隨訪、線下診療等多元化醫療服務,方便患者就醫和治療。還有長期需要透析治療的尿毒症患者,他們本身體質虛弱,是新冠肺炎易感高危人群,而透析室的環境也極易因為聚集而引發院內交叉感染。在恩澤醫療中心下屬的台州醫院和恩澤醫院,每天來醫院接受透析的患者有110~150人,如何在疫情下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很重要。相關科室積極改變接診流程,加強對透析室環境、物表的消毒,每班透析結束後,開窗通風半小時,每天三次空氣消毒,強化對自助機、體重稱、接診機等物表環境消毒,儘量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把風險降到最低。

“複診”做實,要統籌兼顧,目標明確。當前醫院處於艱難的恢復業務階段,這時候切不可鬆勁。要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從“戰時”狀態快速轉向“戰後恢復”狀態,抓住關鍵問題、突出問題。而且要把資源投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決實際問題,並取得效果。要堅持年度大的目標不變,但須進行結構調整。具體行動時要有戰術、有路徑、有工具,措施要清晰可操作,同時防止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最終實現醫療服務提升、職工收入增長、醫院持續發展。

醫院業務發展受到強烈衝擊,如何防止疫情的“二次危害”

科室業務結構的變化、收入下降,職工思想受波動等,都是疫情可能帶來的“二次危害”。因此,在管理上要強調堅持服務臨床,一要抓幹部,二要抓職能部門。幹部要堅守原則,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多做一些指路修路、搭橋造船的事,要想想自己能否比平時多做一些貢獻。這次受疫情影響,醫院的業務全面下滑,中心決定2、3月份給予臨床一線部門月績效獎疫情補貼,同時對中心所有院區級以上領導幹部減少50%月獎。這是一個警示,保證職工有穩定收入,是對職工的關心和對醫院發展重要性的肯定,同時也意味著領導幹部要對醫院整體運營狀況負責,要有擔當和自我約束。

思變·院長說|陳海嘯:在防疫和日常診療之間找到平衡

去年恩澤醫療中心開展了“提質增效”大討論,今年要在此基礎上改進優化,更加務實地明確工作重點和舉措。要真正解決收入下降問題,應當從“開源節流”兩條路去思考。對於大處方、大檢查等“短期行為”要堅決摒棄,這種殺雞取卵的方法只會讓醫院陷入絕境。減少浪費是必須強調的,尤其是人力和時間方面的浪費。例如,大型儀器設備的預防性檢測和維修保養問題要引起足夠重視,因預檢和保養不到位引起檢查設備故障,會影響醫院診療效率,導致患者流失和維修費用增加。手術室、大型醫技檢查等待時間過長等問題,既減少了收入,還延誤患者診療。這些都必須儘快想辦法改進。

在保證醫療質量和控制醫療成本方面,臨床路徑和DRGs是有效的管理工具,兩者能優勢互補,相互推進,還有利於控制大處方、大檢查。職能部門要再把DRGs醫保支付與現有的臨床路徑對應並進行分析,用數據說話,實現醫院可持續發展。

在服務容量上要有所控制,門診患者要多利用信息化手段,鼓勵通過預約的形式,實行上午和下午錯峰錯時就診,減少臨時或現場掛號。高風險檢查和治療項目,如胃腸鏡、支氣管鏡及口腔操作等,酌情予以控制,要嚴格落實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復工過程中,要把職工健康打卡、體溫監測和健康碼管理等有機整合起來。

針對抗疫期間的應急舉措,如何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在這次抗疫過程中,醫院組建了醫療救治、綜合協調、疫情防控、後勤保障、信息、宣傳、督查等7個工作小組,各自對前階段的工作開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改進要作總結。例如,在應對大規模傳染病疫情和特發性災害事件時,總體防疫工作如何緊跟疫情形勢進行後續佈防;在抗疫前期屬於被動式應戰,部分措施是發生問題後續補救,感染防控和風險識別能力不足,容易存在遺漏或薄弱環節,質量防控監管體系還有不少改進空間;防疫的特殊時期,信息傳遞的有效性不夠導致響應速度不快等,都需要進行系統專項的改進。又如,手衛生、物表消毒、醫療廢物改進等項目,要運用科學方法和工具進行解決,做好重點科室的院感督查與培訓,形成制度固化並常態化,成為職工的職業素養和習慣。多項現場管理工作如病區的人力物資、陪護管理、資源調配等工作可以更好地藉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效率。

我們不能一直充當“創可貼”,只應急解決今天的問題,只有深入、系統地解剖一個事件其背後潛藏的深層原因,才能逐步治癒和解決根本問題,有針對性且有效地進行系統改進和提升。

文: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主任 陳海嘯

編輯:彭豔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