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疫·百問百答 | 中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修訂特點有哪些?

經過2個多月的奮戰,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繼續積極向好,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但全球疫情卻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為了推動國際社會更加全面、客觀瞭解中國抗疫過程中所採取的舉措和辦法,促進增信釋疑和互學互鑑,我們推出“百問百答”系列,聚焦國內外抗疫過程中廣受關注的問題,力爭從比較中理解異同。我們真誠歡迎大家評論、提出問題和提供更多的見解,我們會在過程中予以完善。

問:中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修訂特點有哪些?

答:中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前後共發佈7個版本,目前最新版本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國在對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和總結的基礎上,依照科學性、適用性和突出重點三個方面原則,不斷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進行完善。整個修訂過程體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流行病學特點更加全面準確。傳染源方面,從“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4版),增加“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5版)。傳播途徑方面,從“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4版)修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5版)並在“接觸”前增加“密切”二字(6版);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6版)以及“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7版)。

二是診斷標準更加嚴謹。第5版是診斷標準修訂最多的版本,診斷標準按照湖北省和非湖北省劃分,疑似病例診斷均增加“發病前14天內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將湖北省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歸入確診病例。第6版診斷標準統一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第7版確診病例在原有核酸檢測和基因測序的基礎上增加血清學檢測。

三是臨床表現更加詳實。一直以來,“發熱、乾咳、乏力”都是主要臨床表現,伴隨症狀從“鼻塞、流涕、腹瀉”(4版)增加“咽痛”(5版)和“肌痛”(6版)。增加對潛伏期描述“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4版)。將臨床分型分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三類(4版),又增加輕型(5版)。

四是治療方法更加精細。這部分內容是修訂重點。根據臨床治療新進展不斷更新方案,調整藥物用法用量。第3版開始細化中醫治療方法,充分發揮傳統醫學治療效果。第6版刪除“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方法”,增加磷酸氯喹和阿比多爾兩個藥物,並增加康復者血漿治療。第7版增加對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的治療措施。

五是出院標準更加嚴格。在“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4版)基礎上,增加“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5版),在“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前增加“痰、鼻咽拭子等”(7版)。同時,強調患者出院後續管理,從“14天自我監測”(6版)升級到“14天隔離管理”(7版)。

參考文獻: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和試行第二至七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