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說要“自殺”試試的男孩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假期裡,媽媽要外出買東西,就把男孩自己放在家裡看電視。等她回來的時候,卻見自己的孩子把刀放在脖子上,不慌不忙的對她解釋自己在玩“自殺”的遊戲。媽媽很氣憤,連忙上前把刀從孩子手中奪下來,正欲教訓一番時,卻看見孩子的脖子上流著些許的鮮血。媽媽只好一邊生氣一邊帶著孩子去包紮,之後,又嚴厲告訴他以後不準這樣做。

故事看到這裡,你可能以為這是一個調戲孩子的日常。但是,仔細究其原因,會發現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其實是因為看了電視上的一個片段。電視裡的人“自殺”之後沒有死,所以他就以為“自殺”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他不會把“自殺”與生命聯繫在一起,也就有了這出鬧劇。然而,茶餘飯後的談資又豈止是發生在這個孩子身上的這一件事。因孩子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一知半解”而莽然做出的舉動,雖然你看不見,但時刻在發生。並且,事實上,有的孩子幸運,沒有承受嚴重的後果;有的孩子,不那麼幸運,就躲不開這始料未及的結局。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深思,當類似的事情大規模出現以至於成為一種“現象”的時候,它是在讓我們反思什麼?

或許,答案無外乎兩個方面,即傳播內容的寬廣和孩子不適度的好奇心。對於前者,我們都有目共睹。如果男孩的事情不能給你帶來深切感受的話,那你一定對有段時間不斷有家長吐槽某部動畫片有著深刻的印象,你一定記得家長嚴厲的言辭都在說著孩子看了動畫片之後所發生的變化:開始有暴力傾向。說實話,成年人尚且偶爾提起著那口“鐵鍋”,更何況天天看動畫片的孩子那,他們從裡面受到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因此,當孩子身上出現越來越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後,家長終於“反抗”了,而反抗的結果也很明顯--已經在電視上看不到這部動畫片了。這說明有些事情,可以解決。

此時,對於後者,可能就需要孩子的身邊人來進行正確引導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是好的表現。但是,他們往往在年紀很小的時候,還分不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所以,引導很重要。我們常說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倒不如說孩子需要的是你在陪伴中帶給他的成長“秘籍”,就像脖子上留了一道疤的男孩,在媽媽的說教中,知道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當然,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和解讀的不一樣,這裡所提到的也只是由生活所見而產生的一些感悟,因此,並沒有要強行灌輸於看此篇文章的你。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之道”。

最後,願小盆友們健康長大。

那個說要“自殺”試試的男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