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千年古县松阳,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的三阳之一

文:光明人家 2020-04-28

浙江的松阳县地处浙西南腹地,这是一座千年古县,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古代浙江的“三阳”之称,南宋时期括苍(今浙江丽水)人、著名学者俞文豹在《吹剑录》道说:“世称三阳,谓婺州东阳、温州平阳、处州松阳,以其难治也”。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阳与平阳两地有缘,南宋时期,先后有平阳籍进士蔡任、黄镇周先后任松阳县令,两人任上勤政爱民,有所作为,是为松阳历史上的名宦。嘉定年间(1208-1224)松阳县令平阳蔡任曾留有:“我与斯民同一性,谁言此邑号三阳”诗句,后邑大治,百姓称颂。淳佑年间(1241-1252)松阳县令平阳黄镇周,同样也在松阳留下好名声,均名留青史。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千年古县 历史名城


松阳县位于浙西南山区腹地,属丽水地区,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沿革表》载“东汉献帝建安四年,孙吴置”,“此为古栝苍地正式建县之肇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为浙西南建县最早的一县。是处州(丽水)肇始之县。后,旧处州其他九县或多或少从松阳析出。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唐武德四年(621),升为松州;八年,仍为县;撤遂昌并入松阳,直至唐景云二年(711)分出。五代时,曾改县名为“长松”“白龙”,宋咸平二年(999),复为“松阳”,沿用至今。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1982年1月,松阳恢复县制。2010年底,松阳县辖5个镇15个乡(含1个民族乡)、401个行政村、6个社区5个居委会;总面积1406平方千米;总人口23.72万。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阳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全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其四面环山,中部松古平原为浙西南最大的山间平原,从东汉以来自古就是浙西南山区的粮仓。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阳地方田园秀美、民风淳朴,是现代人眼里的世外桃源。松阳刚建县时,境域宽广,东倚缙云山,西枕长松山,北靠仙霞余脉,南抵百山祖。辖区西首是太末县(今衢州市区、龙游、遂昌一带),南面是永宁县(今温州市区、永嘉一带),北方为长山县(今金华市区、东阳一带),而东边则是松阳从那儿分出来的章安县(今台州椒江一带)。包括后来丽水地区的大部分,金华、温州的部分地区。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至明、景泰三年(1452),原处州府十县均形成;1958年后,松阳并入遂昌,宣平撤并武义,政区有所变动。1982年,松阳恢复县置,辖区稳定:从经纬度来看,介于东经119°10'至119°42',北纬28°14'至28°36'之间。东连丽水市莲都区、南和西南邻云和县与龙泉市、西和西北接遂昌县、东北毗金华市武义县。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历史上,松阳县名曾几度更改,在史籍中浸润着生动的传说故事,颇为有趣,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五月,吴越王钱镠奏请梁太祖:凡属地与“杨”同音者,悉奏改之。于是吴越境内,除横阳改为平阳(意为扫平杨吴)外,地名不闻“杨”音,富阳改为富春,暨阳改为诸暨,东阳改为东场,浦阳改为浦江,松阳改为长松。29年之后,到了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改长松县为白龙县。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在清人吴任臣编撰的《十国春秋》、元末重臣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纂修的《宋史》和清顺治《松阳县志》均载:“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岁旱,县令陈时祈雨百仞山,据传白龙现于山麓之白龙津,吴越王元瓘遂改长松县为白龙县”。为何改此县名,松阳民间流传着一个“瑞现夫人庙”优美的传说。60年之后至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郡守杨亿请复为松阳县。沿用至今。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据民国15年《松阳县志》载:宋嘉定间(1208~1224),当时浙江有东阳、平阳、松阳,号为“三阳”,最为难治。新任知县平阳蔡任,在衙门上作门联“我与斯民同一性。孰云此地号三阳?”“明农劝学,政司宽让,不檄而令行,不朴而事治,不征呼而赋集,境内大治。”此为德教感化之标范。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自古山南水北为阳,因松阳县城在松阴溪的北面,长松山的南面,所以称为松阳。千百年来,这里始终是一片美丽的沃土。松古平原,田开阡陌,渠网交错,村落密布,鸡犬相闻;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派田园牧歌式生活景象,难怪沈晦有“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感叹。境内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王维的“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千百年来不知勾起多少人对松阳的遐想。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历史上松阳是传统的农业县,松古盆地经过历代的改良,土壤肥沃,又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带,适宜水稻的种植;加上松阳老百姓勤劳,善于精耕细作;因此境内粮食、农副产品丰富。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在丽水地区,松阳自古向有“处州粮仓”、“处州咥粮靠松阳”之说。 旧时松阳为浙西南粮食主产区,有“松阳熟、处州足”之说,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南门码头帆樯如林,岸边楼房耸立,石阶层迭。松阳经济繁荣招来八方客商,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如今的千年古县,松阳旧貌变新颜,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传统田园风骚独领,农耕文化烙印彰显,是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中保留最完整和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江南秘境”,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盆地 浙南明珠


松阳地形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属浙西南山区,处于瓯江上游中低山、丘陵地带。境内平衍宽广,物曲土宜,各有攸利。所谓“八山”,是指“八山”分布四周,群峦叠嶂,连绵起伏,切割强烈,峡谷众多。“一水”,就是瓯江水,松阳溪,1975年治理时改为“松阴溪”,是松阳人的“母亲河”;境内流域面积1300多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2%强。“一分田”主要集中在县境中部的松古盆地(亦称“松古平原”),良田万顷,物产丰饶,素有“金瓯玉盘”之称,是丽水地区最大的山间平原,面积近180平方千米,向为“处州粮仓”。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盆地,位于浙江省西南,属丽水市松阳县。全境以中、低山丘陵地带为主,以松阳县和古市镇得名。松古盆地是浙江省典型的山间盆地,封闭性很好,整个地势西、西南、北、东北高,逐步向东部倾斜。中间松古盆地四面高山,形成天然屏障。西北和东南两个出口皆为峡谷。中部盆地以其开阔平坦称“松古平原”,又称“松古盆地”。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盆地位于松荫溪流经的两岸,呈南北--东南走向狭长发布,长25公里,宽5-7公里,成一槽型,两旁有两座上千米高的大山夹持,呈直线状断层三角面与盆缘接触,两侧盆缘海拔200米,中间盆底高度逐渐降至150米左右,松阳溪纵贯其中,有较宽的松古平原发育,平原两侧红岩高丘、低丘和冲积扇交错分布。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平原涉及松阳县的西屏镇、古市镇、赤寿乡、新兴乡、樟溪乡、斋坛乡、望松乡、叶村乡等8个乡镇。盆地总面积175.46平方公里,地面海拔高度50米左右,系河流泥沙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河谷盆地地形平坦,谷地开阔,农田平整成畈,土层较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条件优越。盛产烟叶、 蔗糖、稻米等经济产物,是丽水地区与松阳县的主要农耕区。据测算,松古平原的人口占松阳全县的60%,经济总量(包括一、二、三产业)占全县的80%以上,是松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作为浙西南最大盆地的松古平原,犹如一颗璨灿的明珠镶嵌在高山丘陵的浙西南中,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处州大地上尤为夺目耀眼。数千年来,一代代松阳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不辍耕作,生生不息,他们耕耘着浙南桃花源的悠闲与宁静,也耕耘着一千八百年古县的憧憬与希望。松古之耕,是处州农耕文化的精华样板。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盆地出产的有:籼米、粳米、糯米、大豆、马料豆、玉米、大小麦、番薯、菽粟等粮食;菜油、桐油、桕籽油等油料;牛、羊、猪崽、鸡鸭鹅及苗与蛋等牲畜及产品;晒红烟叶、烟丝、雪茄和沙糖、“鸡污糖”等烟糖商品;茶叶、水果、淡水鱼类等等。另外还有各个地方的特产:四都菜头三都姜、望松苞萝落花生,余叶的炒榧、沿坑岭头的柿枣儿,南山的桃儿、横山的梨,坛下的箬帽等等。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由于松古盆地土地肥沃,阡陌纵横,河网密布,灌溉便利,百姓精耕细作,松古盆地逐步成为农耕社会的富庶之地。特别是松古盆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长期水稻土的培育,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松阳自然真正成为了浙西南地区的“鱼米之乡”。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桃花源地 寄托乡愁


松阳自古就有“桃花源”美誉。同时,松阳也是块“风水宝地”,历史上虽常有水旱灾害;但罕有大灾大难,亦无大的地震;就是“台风”,也是利大于弊,给干燥的大地带来雨水,缓解旱情,降低高温。另外,自古松古平原水利建设完备,水旱从人,说其为成都那般“天府之国”也不为过。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阳同时是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和全国“拯救老屋行动”整体推进试点县。是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和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可以自豪地说,松阳是县域“古典中国”的代表。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如今,那些远离故土的游子充实了城市,却与乡愁渐行渐远。而松阳,这里完美的保存了乡愁赖以生发和寄托的古老村落。这里的青山绿水、田园牧歌处处沉淀着乡愁的点点滴滴。松阳就是这么一片故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阳,是可以寄托乡愁的地方。松阳的古村,比江南更加恬静,更加清秀。这里,青山笼翠,绿水晶莹,一个个小村依山傍水,那些泥土老屋建筑,错落有致,宛如天然的水墨画卷。现在的松阳,这个拥有一百多个格局完整传统古村落的小县城,成了艺术创作胜地,每年吸引了数以千计的美术家、摄影家和数以万计的学子前来写生、摄影、创作等。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这些宁静的松阳乡村,炊烟袅袅间弥散着恬静闲适的味道,不时传来几声犬吠声响,更显得清新、宁静。这时,融入松阳,便能真正品味“静、朴、闲、美”的中国最美乡村别样味道。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阳的山水自然,就是一道永远不会撤席的目光的盛宴,只是随着季节和时辰,不断变换着内容,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阳光穿过透明的空气倾斜下来,树叶仿佛被擦拭过,熠熠闪光。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澄澈清亮的溪水,舒缓而辽阔的茶园,桂花树浓郁的香味,夜晚窗外的蛙声,黎明时分的鸟啼,都会让那些来自不同大都市的旅行者,有一种超出期待、何其奢侈的感觉。由于水量丰沛,云雾缭绕的景色随时可见,行走山水间,恍惚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画长卷中.....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松古平原,浙西南一颗璨灿的明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