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交障碍的新思考

中文名称,不太像英文名称。

对于定义的准确性更高。

中文名称容易形成含糊的范围。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里面,有一条是社交障碍。

但这个词太容易让人误会。

也不知道最原始的翻译,到底是社交障碍,还是,交流和沟通缺陷?

什么叫社交?主动热情的找别人玩就叫社交?

小朋友可以跑大街上,随便碰到一个成年人,说,“你看,我的新衣服好看么?”

你成人跑大街上跟陌生人分享你的快乐和悲伤。

别人会不会把你当傻子。

所以,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年龄,被定义是完全不同的。

打个比方说。

医生,大多数从业者都不太主动表露情绪,不会主动与人攀谈。

这是职业训练长期的结果。

试想,医生莫名其妙的跑来跟你套近乎。你会怎么想?

但医生不会社交么?我能打出这些字?

而销售行业的从业人员,主动社交就很好。

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社交行为才定义为社交。

所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所对应的社交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同样的动作,会被相反的定义。

再回到儿童社交行为的问题。

小朋友不喜欢跟陌生人玩,但喜欢跟家人人玩。

或许,他更成熟了。觉得跟陌生人玩没意义。

当然,这里仅仅是假设。

强加给儿童,觉得他们要会跑去别的小朋友那里套近乎,才叫社交。这个想法应该反思一下。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里面,社交的定义,是不是有误解?根本不是这样定义的?

是不是,更恰当的定义是,不能有效的跟亲人(他人)沟通和互动。

什么是有效互动?

记得看过一个宝妈的视频。

他儿子自闭症,他有一个行为。要去抢小盆友的玩具。而且不能被劝说。

这就不叫有效互动了。

小孩子可以腼腆,但是,一旦明白玩具的所有权是他人的。就应该明白,需要征求他人的意见才能玩。

哪怕,去玩之前,看对方一个眼神。

另外,年龄段区分很重要。

如果,已经大龄了。就不是用去跟小朋友玩来区分。正常大龄小孩,都是找固定朋友了。

这个时候的区分,就是,直接让去购物。

小孩,能在没有你指令的情况下。自主的在陌生的商店,采购商品,这难道不是社交?

结账的时候,总得给店长说点什么吧?

儿童社交障碍的新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