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螺寺有一幅對聯: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中西哲學家對於“一”與“多”的關係論述甚多。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講的是萬物創生過程。古希臘哲學家從世界統一性和多樣性,即一和多的角度,闡明瞭古代西方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第一人”泰勒斯認為萬物來源於水,水是“一”,從水中產生了紛繁複雜的其他事物。

紅螺寺有一幅對聯: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哲學家的觀點晦澀難懂。紅螺寺的一幅對聯更加概括:“多即是一,一即是多。”進入21世紀,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對於這個古老哲學問題的理解,似乎容易簡單了。

紅螺寺有一幅對聯: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Google和Facebook是信息平臺,自己不製作內容,卻是世界上用戶最多、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特別是Google,它現在的利潤是中國所有上市互聯網公司利潤的總和。Uber沒有一輛汽車,但它是汽車信息的平臺,最終成為世界上乘客最多的出租車公司。Airbnb沒有一間旅館,作為民間出租房屋平臺,反而成為世界上房屋數量最多的旅館。它用了不到10年時間,房源數就超過了400萬,是萬豪、希爾頓、洲際、溫德姆和錦江國際這五大酒店集團房源的總和。

紅螺寺有一幅對聯: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在現代的信息社會,信息平臺是“一”,這個“一”每時每刻都在量變、疊加,是真正的“多”。而傳統意義上的“多”,與信息平臺“一”相比,其數量是非常有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