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提及现代文学,鲁迅先生是永远无法绕行的一座丰碑,他屹立于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乱世之中,把文章化作匕首与利剑,痛批腐朽时代与麻木国人。

鲁迅先生的“愤怒”其实是带有自我牺牲精神的。

他一直说他从“旧营垒中走来”,实际上也如同他所说的那些老人,“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他不想让年青一代再走他们的旧路,所以他怒斥,他呐喊,他横眉冷对,要引导新一代挣脱旧梏桎,焕发新生。

但这只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鲁迅而已,其实鲁迅的心特别柔软。从文字上看,鲁迅甚至存在着两面性,他的文字,时而怒目呵斥,直问心灵,时而温情脉脉,饱含同情。那些同情里,皆是温和惋惜,充满了惆怅无奈之意。

作为深受过旧思想习惯荼毒的人,他对底层的悲惨际遇有着切实地感同身受,从而对广大民众寄寓了深深的同情,他那些轰轰烈烈的文字背后都藏了一种脉脉温情,这种温情,在《故乡》和《社戏》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鲁迅曾有一首诗,其中两句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很能体现他的真国士内心之风。也彻底把鲁迅的柔情一面暴露无遗。

在他眼里,无情的人,未必是豪杰,有怜子之心,也是大丈夫本色。这种“有情”、“有怜”的柔情本色,在《故乡》和《社戏》的字里行间跳动着 ,让人沉迷。

鲁迅把他在其他地方刚直讽刺之余而剩下来的柔情,在此两本书中做了很好的安放和寄托,比起《高老夫子》的那种无情讽刺,《故乡》和《社戏》里的这种温和和惆怅的柔情,更让人动容,这也许就是鲁迅“陌生”但更令人感怀的另一面吧。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1、故乡:来自无形阶层的惆怅,失望中饱含希望

鲁迅回祖籍变卖家当,接母亲与他一起背井离乡,眼见得到处憔悴枯黄,一片萧索,故乡还是那个故乡,但在他眼里再没有了小时候模样,他期待着能在昔日小伙伴身上看到思恋的以往,可这注定了是一个要失望的期望,但失望中又诞生了新的希望,就在他们下一代身上。

①月光少年与愁苦乡汉:被乱世打平了棱角,曾经的勇敢变成苟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鲁迅渴望见到少年时的伙伴闰土,因为他承载着他们共同的美好回忆,可故乡山水依旧,承载着美好回忆的闰土,却不再是从前那个无忧快活的少年了。

俩人见面后,衰老畏缩的闰土一声老爷,便在他们中间拉起了一堵无形的高墙,把他们隔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所有的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闰土曾经慷慨的告诉鲁迅,他家瓜园里的瓜,路人饥渴了随便吃不要钱,几十年后的今天,即便鲁迅母子明白告诉他可以随便挑选家用带走,他仍偷偷把一副盘碗埋进草木灰里。

多子贫困,苛捐杂税,战乱饥荒,像无数道绞索,来回绞扯着闰土们卑微的人生,大多数人就这样被折磨到麻木不仁,如行尸走肉一般靠自私本能存活于世。

对闰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个曾经的月光少年们现状的惆怅,正是令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不停呐喊的缘由。

他曾想用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但无数残酷的现实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②豆腐西施与刻薄圆规:麻木不仁是这些人的保命法,也是禁锢他们的病根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插图]“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曾经安静娴雅的美人,变成了刁蛮长舌妇,用自以为是的狡黠刻薄武装起嘴脸,也不过是为了抢几件旧家什用,她的言行越是夸张,鲁迅的悲哀便会越深。

纷纷来送行的乡邻们兼顾顺手拿东西,豆腐西施在揭发了闰土偷埋在草木灰里的一副碗盘后,获胜似的迅速偷走一个喂鸡的笼子。

他们不关心鲁迅母子之后的生活,不想一想哪天自己也会沦落如此,不想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悲剧,只看到眼前一点既得利益,得过且过,混沌度日。

鲁迅先生对闰土和豆腐西施的怜悯与惆怅是同样的,他们都是被生活折磨的不人不鬼,麻木混沌的靠本能活着,不会反省,更不可能寻变求新。

比起他们困顿的生活,底层之间的相互倾扎,以及精神上的苍白无力与贫乏,麻木不仁才是更令鲁迅先生惆怅难过的根源。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③宏儿与水生:大家共同走出来的那条路就是希望

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地想。

宏儿和水生,就像鲁迅跟闰土当年一样结下友谊,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场破冰,尽管他们的父辈被无形的墙隔开了,但下一代还是会走到一起,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也是鲁迅先生故乡行中唯一感到欣慰的地方。

他故乡行的惆怅里包含着对纯真童年的无限怀恋,对同龄人悲苦生活的无限同情,以及对麻木大众的怜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更促进了他身体力行的对旧文化,旧社会糟粕进行口诛笔伐,对积极进步青年的引领与教导,因为他相信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2、社戏:三次看戏的不同经历,童年的纯真,血脉深处的温情、温暖都是鲁迅心底最柔软的寄托

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无忧无无虑的,为什么对社戏这一刻画如此之深呢,因为社戏代表着童年的他,第一次进入陌生世界的探索之旅。

那时遇到的质朴的人情、幽远的山水,满满温情与善意,是温暖、鼓励他战斗一生的永恒光火。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①战乱,灾难中的两次看戏,索然无味因为身处乱世

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得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鲁迅成年后也有过两次看戏的经历,一次是民国元年,一次是为洪水受灾地区募捐义演。

民国元年改朝换制的血泪,新旧道德的碰撞,于洪水灾难中乱世飘零的艰辛,在此背景下的鲁迅先生因座位联想到刑具,因刑具联想到那些为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勇士们。

戏台下山呼海啸的喝彩声,与灾区里骨肉流离道路中的悲惨哀嚎竞相而来,忧国忧民如他,断然是没有心思端坐下来看戏的了。

②十二岁那年去看社戏,是少年勇敢探索陌生世界的起始

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鲁迅小时候家境还算说得过去,是父母掌中的宝贝,从没有独自出行的机会,那次看社戏是他第一次脱离长辈,在小伙伴们陪伴下外出探索世界。

同龄人的机灵活泼,勇敢善意感染了鲁迅,他们船行河上,一往无前的气势也给他小小心灵带来无比震撼。

当时被小伙伴们优抚照顾的鲁迅,此后一生都在为贫苦大众的未来而奔走呐喊,为他们的自由与希望冲在刀光剑影的最前沿。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③社戏只是个符号,路程上经历的温暖才是永恒的记忆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这时候陪同鲁迅一起出游的小伙伴们还纯真质朴,还没被惨烈的生活压弯肩背,没有分明的阶级意识,没有一边恭敬的喊着老爷,一边暗地盘算怎么多沾些便宜。

鲁迅对底层大众的同情来自于此间得到的质朴情谊,他对权势阶层的痛恨来自与此间少年们饱受欺凌后的物是人非。

这年的看社戏,是鲁迅个人成长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间接催生了他一生为民鼓与呼的文学使命,也给他日后“战事频繁”的激荡人生,打上了永恒的温暖底色。

人呵,毕竟对生己养己的地方含着异于别地的情感,这情感里有少时的纯真与欢快,也有着血脉相连的关怀与期望。一个人为什么去奋斗,为什么去呐喊,为何人何事怒目呵斥,就是因为对那些人和事充满了期望,不,渴望。归根到底,那都是一种悲悯的方式罢了。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回不去的故乡,永远的社戏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给世人留下的形象,大多是奋笔疾书的痛斥与呼喊,是辛辣无忌的讽刺与批判,但他内心依旧保有着万千柔情,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给予社会,渴望大众警醒,传播给所有人希望。

回不去的故乡,是他对逝去往昔的惆怅,永远的社戏是他对童年过去的温情回望,他给予人物无限的同情,未有一笔一字如往常一样的讽刺揭发。

他也许是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奈笼罩下的压力。只能把他在杂文以及其他文字里剩下的那些温柔都付诸故乡与童年,也是付诸天下众多有如此际遇的人们,期望他们能保有温情与善意,保持勇敢与坚强,就像他十二岁那年夏天的晚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鲁迅的柔情:把剩下来的惆怅和温和给了《故乡》和《社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