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日前,美國大選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隨著各州選舉結果逐漸出爐,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和現任總統特朗普,誰能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也將明瞭。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而雙方真正角力的戰場,便是搖擺州

所謂搖擺州(Swing state),也稱遊離州或戰場州,特指在大選中,沒有絕對優勢黨派的州。相比於紅州(共和黨的老窩,比如德克薩斯)和藍州(民主黨的大本營,比如加利福尼亞),搖擺州才是兩黨候選人需要奮力爭取的對象。這些州的選民,直到開票前的最後一刻,大都處在“該投給誰”的猶疑中。最著名的搖擺州當屬俄亥俄,正所謂贏俄亥俄者當總統,而搖擺州的歸屬也是歷屆大選的最大懸念。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2016年美國選舉地圖,淺藍和淺紅便是搖擺州

為了影響和改變尚未定型的民意,競選團隊在搖擺州不惜花上大量的金錢、人力物力還有時間,從傳單到高速公路的廣告牌,再到一個又一個演講活動,邀請名人站臺……這都是明面上的常規操作,然而桌子底下,還有看不見的黑手,無孔不入地滲透在選民的生活縫隙。

紀錄片《隱私大盜》,便講述了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特朗普團隊是如何通過大數據和AI,去“操控”搖擺州的選民,並最終擊敗了希拉里。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電影海報

故事開始於2014年,劍橋大學心理測試中心的高級研究員,亞歷山大·科根(Aleksandr Kogan)開發了一款性格測試的APP,用戶通過自己的Facebook賬號登錄,測試完後再分享給朋友。有27萬人下載並使用了這個程序,這意味著這27萬人的賬號信息被掌握在了科根手上。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科根

但還不止於此,科根和他的團隊,以這27萬人為基點,進入測試者的朋友網絡,攫取他們每一位朋友的狀態更新和點贊狀態,最終織起了一張涵蓋8700萬人的檔案網。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當時,科根和Facebook簽訂了協議,保證這些數據只用於學術研究,不會作為商用。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他轉手就以100萬美元的價格,將這些數據賣給了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

劍橋分析這家公司可不簡單,它的創始人之一,便是時任特朗普團隊競選經理的史蒂夫·班農,也是一位反華急先鋒。劍橋分析在大選中的作用,便是為特朗普團隊提供以AI和大數據配合的方式,分析篩選選民,以便團隊精準投放競選廣告和抹黑競爭對手的信息。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史蒂夫·班農

對普通用戶而言,在社交網絡上日常的評論和點贊,可能只是出於一時之興起,但在算法面前,這些痕跡卻有形地可以歸納出我們的喜好與政治傾向。

BBC稱,透過分析用戶的10次點贊行為,算法對你個性的分析要比你同事更準確;有150個點贊,瞭解程度可以超過你的父母;而超過300個點贊數據,就連你的伴侶也不是算法的敵手了。

這麼看科根賣給劍橋分析的這份數據,100萬美元可以說是白菜價了。

這8700萬人中,有大量用戶的地理位置是處於搖擺州地段,而從2014年開始,他們在Facebook上的活動軌跡,便處於劍橋分析的實時監控與分析之中,並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比如,某人無意間看了有關希拉里的一條負面新聞,點了個贊,但他本人可能沒有太過強烈的政治傾向,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將不斷收到諸如郵件門這樣有關希拉里的負面新聞推送,並且還有特朗普團隊製作的渲染希拉里狠毒和冷酷一面的視頻,在這樣“私人訂製”般的信息繭房裡,他便會從一個搖擺的選民變成希拉里黑,可能他還是不會太喜歡特朗普,但畢竟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最後大選裡,他就會把票投給特朗普。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又比如,特朗普在競選中號召所謂“移民搶走了我們的工作”,哪些丟了工作或者失業、乃至工作不如意的人,一旦在Facebook上發了和工作有關的抱怨,被劍橋分析監測到,競選團隊便會相應地推送特朗普的競選廣告,他生活中的不如意便有了落腳點與發洩口。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這樣的例子不斷髮生在2014年到2016年間。開票只有一日,但大選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作為一家位於倫敦且不起眼的小公司,擁有海量數據的劍橋分析卻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扮演著足以撼動結果的角色。而在臺面上,搖擺州的選民們還不知道自己的隱私數據被濫用了,更不知道自己在投出這一票前,經歷了怎樣的“洗腦”。

另一邊廂,以傳統媒體(大都傾向民主黨)為主要信息渠道的民主黨人,卻還在被所謂“民調”矇蔽著,殊不知民意早已下沉到Facebook的每一條點贊與評論,並在每一次刷新頁面的時候,被身後的提線拎起來,滑動一下手指。

在特朗普“意外”當選總統兩年後,也就是2018年,劍橋分析的一名叫克里斯托弗·懷利的核心員工,向英國衛報的記者,披露了這一切。這引發了全世界關於Facebook洩露用戶隱私的討論,並在之後將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送進了國會山的聽證會。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扎克伯格在聽證會

面對國會議員的輪番質詢,扎克伯格不斷Say No, 但這都架不住在缺乏保護措施的情況下,Facebook 將用戶信息拱手讓給了第三方的事實。於是在一年以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批准了與 Facebook 達成的約 50 億美元和解協議。與其說是和解,不如說是對Facebook的警告與處罰。

而劍橋分析也在醜聞曝光後,於2018年5月在英國和美國相繼申請破產。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弔詭的是,把數據賣給劍橋分析的數據“掮客”科根,卻在這場風波中相安無事,儘管FTC和Facebook都有意訴訟他,但結果卻不了了之。

有人跑了,小公司倒了,大公司花錢消災,特朗普還是總統(直到現在)。面對這樣的迷局,唯有那些被賣了還得給人數錢的用戶和選民,要麼刪除應用,要麼任人宰割,除此之外,似乎再無他法。儘管TA的瀏覽記錄正在被挖掘成一個價值萬億美元的產業。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無力至極。

在記錄片的最後,作為8700萬分之一,一位一直堅持起訴劍橋分析的美國紐約大學的教授,不斷向公司討要回自己被攫取的數據檔案,他想知道自己在檔案庫中被描繪成了什麼模樣,並新開了一門課:在社交媒體時代如何當一個拒絕被畫像的用戶。

AI 和大數據,是如何“操控”美國大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