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養老的保障,老年人有福了

人口日趨老齡化,正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特徵。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那麼怎樣真正讓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為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中國智慧?

我國對養老的保障,老年人有福了

對老年人來說,養老離不開疾病治療、生活照料和康復護理這三項基本服務。目前我國有哪些完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的舉措?主要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疾病治療的制度建設和覆蓋範圍有了很好的基礎

醫療保險制度建立20多年來,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個人自費比例逐年降低,老百姓的負擔逐年下降,建立大病保險之後,效果就更明顯了。尤其是對貧困地區來說,近年來,精準扶貧的力度很大。

二、生活照料和康復護理這兩項相對來說是短板,急需補足

早在3年前,國家就在15個城市進行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3年來,試點工作取得良好的進展,幾十個城市進入了試點的行列。地方政府參與長期護理保險擴大試點範圍的積極性很高。

我國對養老的保障,老年人有福了

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切實提高老年人的收入與保障水平。

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來了覆蓋所有人群的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保險的保障範圍不斷擴大。

二、老年社會救助體系更加完善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主的社會救助體系,在保障低收入老年人家庭的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老年社會福利政策不斷完善

國家積極推動各地政府建立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以及養老護理補貼等制度,提升老年人的購買力和生活水平。

我國對養老的保障,老年人有福了

目前我國正在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包括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力度、提高政府的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水平、加大對產業引導的支持政策等,目前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效。

特別是在基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每千人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量已經達到30.9張。養老服務設施規模進一步加大,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的老齡服務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

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中,依然面臨著政府基本養老服務職能發揮不足、市場養老服務產品供需失衡、居家與社區養老服務明顯滯後等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基本養老服務職能,繼續扶持培養老齡服務市場的發展,並在社區層面創新居家與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不同老齡服務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