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明亞、大童、永達理的心路歷程,探尋我的保險經紀之路

2016年10月中旬在國企遞交辭職報告,10月31日正式辭職,到現在整整三週年,從當初的忐忑不安、徹夜未眠,到現在每天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個人業績穩居公司前列,月收入過10萬,同時團隊發展迅猛,彙集了北大MBA、北大法學本科、東大本碩、華工碩士、中大MBA、中大法碩、中大金融碩、人大經濟學碩士、人大法碩、武大心理學碩士、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名校海歸等優秀人才,在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都有我們團隊的隊友。

考察明亞、大童、永達理的心路歷程,探尋我的保險經紀之路

這是我們團隊深圳小分隊2019年12月份拍的合照

考察明亞、大童、永達理的心路歷程,探尋我的保險經紀之路

非常感謝客人們的大力支持和團隊小夥伴們的共同努力,我得以達成2019年明亞高峰會特級會員(全國僅20餘人),平均一個省級分公司就一人;高峰會會員是綜合個人業績和團隊業績來評選的。

今天想談談平臺的挑選。

我是2016年6月底在河源太平開了外勤工號,利用晚上的時間參加培訓學習保險知識和銷售技能,兼職了三個月,因為電廠工作很忙,沒什麼時間去做保險業務。

但我的確非常看好保險,加上當時正處於職業上的七年之癢,就決定從電廠辭職,全職做保險。全職之後,每天都跟打了雞血一樣的,非常拼,跟著太平的節奏,這個月主推一款產品,整天告訴大家太平最牛逼,太平的產品天下第一;下個月就全力做增員,發展團隊,記得那時加了好幾個滴滴司機的微信,鼓動他們加入太平;再下個月又主推另外一款產品,循環往復。

在太平全職的這幾個月裡,家人和好友都反饋我的狀態不對,或許是大家感覺到當時我的目的性特別強。昨天在廣州上了曾總的公開課,曾總講到意識的能量層次,其中一個負面的能量層次是貪婪,回想在太平全職的幾個月我給周圍的人傳遞的能量應該就是特別貪婪,所以會讓大家不舒服,我第一個客戶,也是我的摯友,當時直接跟我說:“你已經變了,不像當初那麼客觀中立了。”

注:曾總是中融天啟總裁,中融天啟負責明亞的培訓,優生優育項目(付費)負責人,本人是優生優育項目的第一批會員。

所以到了2017年3月份我就決定要去深圳做第三方的保險經紀,單一公司產品的限制沒辦法讓我保持客觀中立,而且保險經紀的發展空間更大,保險經紀的增速在80%以上,遠超過行業平均15-20%的增速。去深圳是因為深圳保險經紀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既然離開體制內,就要去機會最多的城市闖一闖,而且我特別喜歡深圳這個城市:來了就是深圳人!

先解釋下為什麼不考慮其他保險中介?因為壽險中介行業已經形成了頭部效應,其他公司都是中小型,初創期居多。根據企業生命週期理論,在企業的初創期,非常困難,多數都撐不過去,極少數會跨越初創期,進入高速發展期,而我的選擇是直接挑選已經跨越初創期,進入高速發展期的公司,我不想冒幾年後公司就倒閉的風險,所以只考慮頭部公司。

但是選擇哪個保險經紀公司呢?通過百度和知乎,瞭解到國內專注做個人保險的經紀公司(或者代理公司)有三家做得比較出色:永達理、明亞、大童。

但哪家更好?是不是都差不多,隨便選一家就可以?

當時我完全不瞭解這三家保險中介的情況,我也不想隨便選一家,因為我知道不同的平臺、不同的團隊對一個人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搞不好就會浪費幾年的時間。再說了,經常換公司也是職場一大忌諱,客戶會覺得你這個人不穩重,甚至是不忠誠。

所以我就決定花幾個月的時間慢慢考察、挑選。

先是在3月份,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百度、知乎搜索各種保險經紀的文章,後來打聽到一個在北京的永達理經紀人,跟他電話聊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電話裡他一味貶低明亞,跟我說你就是去大童也不要去明亞,然後給我引薦了深圳永達理一個號稱每3個人就達成1個MDRT的團隊長,我就跟這個團隊長約了清明節後見面聊。

這裡插一句,我跟這個北京永達理的經紀人聊完之後感覺不是很舒服,因為當時他說到在中國做保險是很沒面子的事情,只有按照永達理那種方法去做才會有些面子,當時也不想反駁他,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接著找我一個同學要了一個明亞經紀人的微信,第一次聽說明亞也是這個同學告訴我的,因為這個同學很喜歡消費型的重疾險,就沒買太平的。這個明亞的經紀人是北京的,我跟他說打算去深圳做保險經紀,他說:“你加入我團隊吧,而且我建議你來北京,因為明亞的牛人都在北京。”我說我已經決定了,要在深圳發展。他說:“明亞可以全國招募,你也可以加入我團隊,先來北京學習一段時間,深圳沒有牛人。”

這個北京明亞經紀人給我的感覺不是很好,他說的話我也半信半疑,我想:如果我以後去了明亞,我肯定會成為深圳明亞的牛人。所以我決定要去明亞深圳分公司實地考察,就通過百度查找了明亞深圳分公司的地址。

在這個過程中我還通過新浪博客查到了深圳大童一個獨立代理人的電話,跟他也通了電話,大童這個獨立代理人非常熱情,電話裡講述了大童考核非常人性化,半年考核一次,不用考勤打卡,等等,我就跟他約了清明節後見面聊。

2017年4月5日,我和我老婆直接去了明亞深圳分公司金龍營業部的職場,當時百度的地址並不是明亞深圳分公司的職場,而是金龍營業部的職場,這是幾個月後才知道的。

到職場的時候發現明亞的職場比較小,沒有想象中的高大上,當時他們正在開早會,一個大姐在主持早會,這個大姐就是黃姐。

明亞經紀人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著裝上不正式,因為大家都穿的很休閒,基本上沒有穿正裝的,不像我在太平的時候每天開早會都穿白色襯衣、西褲、皮鞋,還打領帶,給人金融精英男的感覺,我來考察也是穿著白色襯衣搭西褲皮鞋,只是沒打領帶。

既然來了就好好考察下,我就聽他們的早會,原來他們在分享,節前幾個績優去北京開了大會,後來知道是明亞高峰會。記得肖大師一直在誇妍歆很愛學習,飛機上全程都在學習;妍歆分享了明亞一個大績優收入特別高,說她的成功經驗我們也沒辦法複製,當時北京的高端醫療市場是紅利期,現在過了這個紅利期,還分享了兩個公眾號,一個是講核保知識的,還有一個是北京明亞一個大績優L的公眾號,我立馬就關注了這兩個公眾號。

等他們開完早會,我就去黃姐的辦公室找她瞭解了明亞的基本法、管理制度,黃姐也非常耐心的解答了我的問題。我跟黃姐說我要把明亞、大童、永達理都做深入考察再決定,她表示理解。在這裡非常感謝當初黃姐的招待。

下午我和我老婆又去了大童,大童的職場就比明亞的職場(準確的說是金龍營業部的職場)要高大上多了,大童這個獨立代理人跟我聊了很多。

第二天我一個人去了永達理南山職場,見了前同事引薦的那個團隊長,是一個臺灣人,非常熱情,先是安排他的助理帶我參觀了永達理的職場,永達理的榮譽牆上全是MDRT,參觀完就有立馬加入永達理的衝動,然後這個團隊長就跟我講了永達理的定位:專注於養老,只做中高淨值客戶,還講了他們是如何跟客戶去講養老的,講了永達理跟保險公司定製的養老保險產品,最後講到永達理的MDRT人數發展迅猛,尤其是他自己的團隊,每3個經紀人就有1個達成MDRT,再過幾年永達理的MDRT人數就是世界第一。

其實這個定製的產品明亞也有簽約銷售,這是後來得知的。

這個臺灣人講到為何永達理要專注於養老,因為人一輩子不一定會生病,但一定會變老,而且做健康險後續服務很麻煩。當時一起考察的一個大姐問了他一個問題:就是設計的養老險每個月領1萬塊,大姐問通脹怎麼辦?臺灣的這個團隊長說如果怕通脹,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錢全部花掉。

當時也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反駁他,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錢全部花掉那不是更沒有錢做養老麼?還有永達理的MDRT達成率真有那麼高?數據是不是有很大的水分?

後來才知道雖然MDRT是全球壽險行業的標準,但每個公司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永達理還分A標和B標,而且百度百科上永達理每7個經紀人達成1個MDRT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多數永達理銷售被永達理從分母中抹掉了,沒有算進去統計;而且MDRT有三個標準,收入、保費、首年度佣金,達成其中一個就可以,某安甚至把貸款的收入也計入MDRT收入。

第一輪考察結束,我告訴老婆最想去的是永達理,其次是大童,明亞基本上被我否決了。但很意外的是,我老婆跟我說:“先不要急著做決定,再深入瞭解下,直覺告訴我永達理和大童可能沒你想的那麼好,明亞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規模小,但是感覺明亞經紀人整體素質不錯,對公司比較有認同感,企業文化不錯。”

第二輪考察,我參加了永達理的新人班,為期三天,但我只參加了一天,就不想再繼續參加了。為什麼呢?因為永達理的講師一直在強調:“在我們永達理要做好很簡單,只需要簡單、聽話、照做。”

我內心深處極度反感這6個字。簡單、聽話、照做,那跟機器人有什麼區別?簡單、聽話、照做,我就會老老實實在電廠簡單聽話照做了,就不會裸辭,就不會來深圳打拼,價值觀不一致!

這段時間聽了大童幾次公開課,感覺還是蠻有收穫的,但總覺得我自己跟大童的文化、氣場不符,慢慢考察吧。

大童的公開課、永達理的財經講座搞得都很不錯,所以我去明亞之後建議也開公開課,並且親自主講了明亞的第一堂公開課,我覺得把各家公司的優勢融合到一起才能發展的更好。

在知乎上繼續搜索關於這三家保險公司的信息,認識了明亞一個互聯網展業的高手,問他明亞和大童的區別,他說大童在壽險這一塊拿的是代理公司的牌照,明亞是經紀公司的牌照,這裡面還是有些差異,而且大童更多的是保險公司的打法,喜歡開產說會(產品說明會),明亞從不開產說會,不過這有待證實。

我跟他講到我要去深圳發展,未來的定位是高淨值人群,他說:深圳壓力太大,你不如就在河源,我教你互聯網展業,現在互聯網是一片藍海,而線下是一片紅海。不過我並不贊同他的觀點,我的想法是無論如何也要去深圳發展,無論多麼艱辛也要在深圳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我並不認為線下的保險經紀就是紅海,相反,我認為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這段時間我幾乎看了L的公眾號每一篇文章,這個公眾號裡有一篇文章講他是怎麼樣做銷售的,宗旨是時時刻刻把客戶利益放到第一位,在這個過程中客戶會信任自己,很自然的,客戶就會幫自己轉介紹很多新的客戶。我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我第一個客戶,我這個客戶說這就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保險顧問。

這個時候我就想,如果我也能做到這點,那麼我肯定也能做得很好,成功只是時間問題。很湊巧的,我在大童認識了小宇,小宇跟我聊到明亞,我就把她引薦給黃姐,小宇後來加入了黃姐的團隊。小宇知道我很認同L,就說她有L的微信,我就加了L的微信。後來小宇把超級優秀的燕子引薦給我,這是後話。

後來我知道了深圳明亞還有一個職場,我之前去的明亞職場只是一個營業部,所以就要到當時明亞內勤總朱總的聯繫方式,跟朱總約了時間直接去找他,我跟朱總聊了一個上午。

我跟朱總交流我考察的情況,我說明亞的產品線最全面,對經紀人的學歷要求最高,大專以上,也比較綜合全面;永達理主打養老,產品線最窄,高中畢業也可以入職;大童跟明亞比較接近,也是綜合路線,但對學歷要求低些,高中畢業即可入職。

產品層面,我說深圳大童把大白定壽給下架了,據說是因為這個產品吃土,這一點感覺很不好。當時市場上定壽產品很少,大白是當時很不錯的一款定壽產品。

朱總說大童是加盟制,明亞是直營制,加盟制更加追逐短期利潤,直營制能更好的把總部的理念傳遞到每一個經紀人。

我跟朱總說深圳本地有沒有團隊長可以引薦,朱總說:你是異地引薦過來的,我推薦本地團隊長不合規定,也不仁義。我說我已經跟明亞好幾個人聊過了,選擇誰是我的自由,我肯定要選跟我理念高度一致、同時又能最大程度幫助我成長的團隊長,而且我會跟他們解釋。朱總就推薦了何總給我認識。

後面跟何總約時間見面聊了下,感覺跟何總的理念很一致,我們的理念都是成為諮詢者,而不是單純的銷售。而且跟何總在一起聊天非常舒服,我想應該就是何總的能量層次比較高。

但我當時也沒有說要加入明亞,而是要進一步考察,何總就讓我去廣州聽王鵬主講的COP,即經紀人發展論壇,在COP上王鵬總講到養老規劃並不是單純的保險能解決的,規劃養老要考慮通脹的問題,需要用到基金等權益類金融工具,未來明亞要發展成為綜合財富管理公司,幫客戶真正做好養老規劃。

王鵬總這句話把我點透了,我也意識到明亞是真正的從客戶需求去出發,明亞未來的發展會更加良性,也會更加強勁。因為偉大的公司一定是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偉大的銷售或者諮詢者一定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如果連客戶的需求都不能真正解決,只是銷售一些產品出去,必定不能長久。

參加完王鵬總的COP我就跟何總說我決定加入明亞,而且加入何總團隊。

總結下理由:第一,產品線:明亞的產品線最全面,這一點所有深入考察的人都會知道。為什麼看產品線?因為屁股決定腦袋,當一個銷售手上只有一款產品的時候,他很可能會想盡方法去誤導客戶來購買這款產品。

記得當時這個北京永達理的經紀人說明亞的產品太多了,需要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產品。表面上看好像是這樣子,但其實任何一種類型的產品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拿重疾險來說,區別無非是費率、賠付次數、是否涵蓋高發輕症、癌症是否可以重複賠,新人把其中一款產品搞透,再看其他產品其實很簡單。

如果人品可靠,產品線越全面,給客戶提供的建議就越客觀。我自己肯定是要買定壽的,那麼我的客戶肯定也要買,一家保險中介連定壽都沒有,我怎麼給客戶提供全面的保障。

第二,公司定位:永達理專注於養老,這不是優點,也不是缺點,還是要看自己的定位。對於有些人來說,嫌理賠麻煩,只想做年金險,而且客戶資源比較好,永達理就很適合他們,當然,這個前提是不考慮其他因素。

但我覺得中國的保險行業還是處於初級階段,我自己以及我身邊的人更需要的是保障,保障是一個剛性需求,規劃養老也是在保障的基礎之上。同時這幾年健康險保費規模呈現出一個高速增長態勢,大家也能感覺到現在我們身邊人都會主動去購買健康險。

雖然做保險的人很多,以至於氾濫,但真正能根據客戶具體情況,給客戶提供客觀專業建議的保險顧問非常少,所以說真實的情況是稱職的保險顧問供不應求,大家會發現真正全力以赴、而且把客戶利益放到第一位的保險經紀人都做得很好。

此外,專注於養老,就可能會忽視保障,如果保障沒有做全面且充足的配置,在遇到風險的時候非常脆弱,所以我覺得保險乃至整體的家庭資產都應該做全面的配置,主攻某個細分領域的產品並不符合家庭理財顧問的角色。

另外,明亞未來的規劃是發展成為綜合性的財富管理公司,這也是我很看重的,因為一方面客戶的財務需求不是單一的保險能解決,另一方面我對投資很感興趣,也有一些優勢,過去兩年跟大家推薦長期持有的股票、基金都表現不錯。

而且做綜合性財富管理,對於人的要求更高,但這也逐步打造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考察的這段時間我也瞭解到在歐美50%以上的金融產品都是通過獨立理財師(IFA) 去銷售的,歐美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

第三,招人門檻:明亞要求大專以上,永達理和大童高中畢業就可以。我承認有一些人學歷不夠,但也很優秀,但經紀人這個職業對學習能力要求很高,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必然要對學歷做一定的要求,才能確保公司健康有序的發展。而且很多優秀的人雖然原始學歷不高,但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充電,不斷提升學歷。

第四,MDRT達成率:其實按照同樣的標準去比較,我們會發現幾家公司的MDRT達成率其實很接近。而且深入瞭解會發現,明亞的MDRT的含金量更高,明亞很多經紀人全靠重疾險,或者高端醫療險達成MDRT,甚至COT的,這個含金量是比靠年金險達成MDRT要高的。瞭解永達理MDRT的A標和B標之後,對永達理的MDRT文化更加沒有興趣了。

第五,考勤和培訓:明亞和大童不要求出勤,永達理要求出勤率至少60%,每週五天至少要去三天,且很多獎勵和準時率有關,週六財經講座一般都要去,所以永達理很多人一週要去六天。

我個人喜歡自由點,因為我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強,所以不喜歡公司強制出勤,因為在大城市每天浪費很多時間在路上,會影響我們的效率。不過對於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不要求打卡的公司可能並不適合。

永達理號稱培訓很強,只是近距離接觸會發現,永達理的培訓是千篇一律的話術,某些時候會很有用,但他們的培訓很多地方經不起邏輯推敲,在遇到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客戶根本沒用,而且當永達理的經紀人規模增大後,客戶遇到永達理的經紀人都知道他們要說什麼,難免反感。

再說了,一萬種話術,不如一顆真誠的心!

明亞的培訓以公司的新人班、銜訓班、公司早會產品講解、專題培訓,團隊層面也有各種專題培訓,包括法律、醫學、核保、理賠、投資等等。對於客戶開拓,明亞會建議大家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優勢,利用明亞豐富的產品線和增值服務,所以明亞有靠旅行險積累做到年入百萬的,也有靠高端醫療起家年入幾百萬的,等等。

第六,基本法:明亞的基本法偏向於一線銷售精英和小而精的團隊長,明亞做不了千人團隊,更做不了萬人團隊,因為銷售費用就那麼多,團隊長分配多一些,一線銷售自然就要少分配一些。所以大家如果做比較會發現,明亞績優的佣金會比另外兩家公司高10個點左右。

我是比較反感只拉人頭、不勞而獲的做法,所以我認為給一線銷售多分配一些利益會更加人性化;加上我當時的規劃是前兩年以個人銷售為主,更加需要選擇一線銷售利益更高的公司。

為什麼我的規劃是前兩年以個人銷售為主?因為當時我還不知道怎麼樣去做銷售,別人跟著我幹,我沒辦法去指導他們,所以我自己先學會做銷售,然後總結出一套可以大規模複製的方法,這樣才可以把團隊做強。非常幸運的是,我自己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被動式獲客系統和諮詢式銷售體系,並且可以大規模複製。

銷售經理(相當於大童的合夥人)層面,明亞的團隊業績提成可以提自己的業績,大童不能提自己的業績,總體上明亞佔優,尤其是個人業績很突出的主管。

銷售總監層面(相當於大童的經營合夥人),大童佔優。

另外明亞的基本法支持在全國各地招募合夥人、建立團隊,這個制度在互聯網時代非常好,我打算通過這個制度把第三方綜合財富管理模式發展到全國各地。大童和永達理不支持在異地招募、建立團隊。

永達理可以把異地增員推薦到當地分公司,享受推薦獎,但這個異地增員不屬於自己的團隊,也拿不了這個增員的團隊業績提成,所以永達理沒辦法建立異地團隊。

第七,公司福利:明亞是保險行業第一家對績優業務員提供五險一金福利的公司,即使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都堅持幫經紀人職級以上的業務員繳納社保,這點非常難得,因為保險銷售基本上都是籤代理協議,而不是勞動合同。

有人會問經紀人職級是不是要求很高?其實並不高,明亞按季度考核,一個季度完成2.5萬標保就可以達成經紀人職級,公司就繳納五險一金。

大童對於績優業務員也提供五險一金的福利,大童半年考核一次,繳納社保的標準是連續兩個季度的總標保要達到12萬(其中3個月可以掛零,3個月要10000標保以上),也就是說大童享受社保待遇的業績標準是明亞的2.4倍。

大童基本法有一個亮點,就是對於連續兩個季度的總標保達到24萬(繳納社保標準的2倍),大童可以幫忙繳納企業年金,做養老的補充。據說明亞新的基本法會拓展企業年金,新的基本法今年四季度實施,拭目以待。

我們在深圳入戶、買房貸款等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繳納社保,所以這一點我也是比較看重的。永達理沒有幫業務員繳納社保。明亞出現了一大批十年以上的老員工,這在保險行業也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除了社保,明亞還推出團體百萬醫療和團體高端醫療,達成經紀人職級即可參保,團體醫療一方面很便宜,另一方面健康告知非常寬鬆,比市場上很多重疾險的健康告知都要寬鬆,這對於一些有體況的經紀人來說非常重要。

大童也會推出團體高端醫療給績優業務員參保,但參保的標準不清楚。

第八,公司文化:明亞的創始人和總裁楊臣總一再強調,要打造一個最專業的明亞,將保險經紀人塑造成如同律師、醫生、會計師一樣的專業人士,把保險經紀人的角色定位從銷售轉向服務諮詢,並且徹底扭轉過去推銷時代的卑微局面,讓保險經紀人擁有體面的社會地位和合理的收入水平。

明亞倡導:比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修養的提升,比財富自由更重要的是人格和思想的自由。

明亞所有經紀人首先要建立開放的視角和獨立的判斷,而非淪為人云亦云的工具;更應使專業成為利客、惠民的武器,而非機構和自身牟利的手段。一切的核心皆在於“人”的成長,而“人”的成長又是綜合而多元的。

曾總跟我們說:成功是事先確立的有價值的目標被循序漸進實現的過程,它因信念而具有意義,因平衡而得以穩固。

信念是由內而外,我的信念是恪守客戶利益第一,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用誠信和專業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理財規劃的建議,幫助客戶創造價值;平衡包括身體和心理的平衡、家庭和事業的平衡。

講到最後,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選擇了何總團隊而不是L的團隊?因為我跟何總在一起聊的很好,他當時也非常支持我摸索這種被動式獲客系統和諮詢式銷售模式。

而且何總在團財險和理賠方面非常有經驗,曾經有一個公眾責任險的案子,一開始律師介入說只能賠2萬,何總出面協商,保險公司直接賠了10萬。可以說何總就是團財險專家和理賠專家,這能夠彌補我從業時間較短的不足。

我非常注重資源整合,就是團隊的合夥人各自都有自己的背景、優勢和資源,那麼我把大家的優勢和資源整合到一起,幫客戶提供一站式財富管理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比如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團隊杭州小分隊的負責人金梅在處理一個車險的理賠,就經常請教何總。


編者鄧楚民: 東南大學本科,中山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止於至善財富管理中心創始人,明亞保險經紀公司資深合夥人、資深銷售經理、高峰會會員,MDRT會員,擅長社群運營、個人品牌塑造、資源整合等,致力於為中高淨值人群提供全方位理財規劃諮詢服務,含保險、家族信託、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


關於“我是如何從銷售小白轉變成Top Sales”請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