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的那片蓝天

小女人的那片蓝天

□ 尹艳(北川)

李春是我高中同学,一直很能干,也很勤奋,同学们都期待她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更多的业绩。2007年,李春担任了县图书馆的馆长。那时我已是单位的副局长,潜意识里对她有几分惋惜——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能干出什么业绩啊?可李春却干得十分投入,每天,她总是最早一个走进图书馆,最后一个走出图书馆。由于同在一个县城,周末我也爱看书,每次去她都在,其他员工都休息了,她却坚守在岗位上。

“5·12”特大地震说来就来,刹那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倾……在惊慌和恐惧笼罩下,我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无数的亲人。我幸存下来,后来听说李春在废墟里被埋了三天三夜幸运地被救出来了……三天三夜啊,没有吃的喝的,而且那几天阴雨绵绵、凄风惨惨。我真想象不出她在黑暗中面对死亡,是凭着什么样的勇气等待着救援。

李春先后被转到绵阳、成都、南京等地抢救、治疗。她的左手、左脚没有知觉,臀部肌肉腐烂坏死,高烧不退,但她坚强地站起来了,是从后半辈子有可能一直瘫痪在床上的医学诊断中站起来的!顽强的求生意志,让李春打败了死神!

我没有想到,2009年5月,李春蹒跚着脚步,刚从医院里走出来,就拖着还很虚弱的残疾身躯,在永昌镇板房图书室里,像当年在老县城一样,兢兢业业地投入工作。当时,新县城刚刚破土动工,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黄土地,她每天都要在土堆里来来去去、攀爬前行,有时遇上下雨,她那刚刚痊愈的左脚深深地陷入泥泞之中,要用足全身的力气才能挪动脚步……

这年9月,由山东德州援建的北川图书馆竣工。新图书馆与羌族民俗博物馆、县文化馆连成一片,建筑风格极具羌族特色,比老县城的图书馆气派多了。不过3300多平方米的偌大图书馆,只有两名职工,馆长李春和另一位幸存馆员。为了让这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发挥作用,李春忘记了自己是个二级残疾的中年女人,经上级批准招聘了9名新员工,自己搞培训,购设备,起草文件,争取资金、争取图书捐赠……她曾告诉我,那时候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全力以赴,早日开馆。为此,整日的劳累奔忙,她忘记了自己手脚的不便,晚上却因为身体的疼痛整夜无法入睡。

多方艰辛努力,新的北川图书馆终于完成布展开馆了,那一天,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开馆之后,读者愈来愈多。但李春并不满足。一天中午我去找她,可在迷宫般的图书馆里找了个遍,也没见到她:“喂,李春,你躲在哪里?”“呃,我在这里……”顺着声音,我在二楼一个房间里看到了她,正踩在一个凳子上艰难地往书架上放书。“昨天编好目录的书,我按秩序放在书架上。”看着半空中那一层她掂着脚试了好几次也没放上去,我连忙叫她下来,生气地说:“你手脚也不方便,那些年轻人呢?为什么不叫他们来做?”李春笑笑说:“别人也有事情做蛮,反正中午休息,只要能弄好,方便读者借阅就行。”

类似这样的事,我见过好多次,虽然她自己习以为常,可我每次心里都会激起涟漪。我也是女人,而且还身体健全;我也热爱我的工作,深知责任、使命和担当的意义。然而,我不敢保证——如果我在废墟里埋了三天三夜,我是否还能够活着;如果我是二级残疾,我不敢保证自己还能把工作做得这样精彩。因此,面对李春,我常常感到敬慕。

日升月沉,岁月如梭。图书馆走上正轨之后,李春拖着残疾的身躯,秉承文化为基层、为大众服务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以实干为马,跑得很远,以创新为翼,飞得很高。2013年,北川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6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业余,李春喜欢思考,喜爱文学,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更是兼任了北川作协秘书长,付出了大量心血。

同窗已是30多年前的事,大地震也过去12年,记忆里那张娃娃脸,多了几分沧桑;记忆里天真烂漫的小个子姑娘,因为一场地震,手足致残,行动不便……可就是这样一位历经磨难的小女人,却撑起了一片蓝天。在这片蓝天下面,时有祥云轻飞,那些到图书馆读书的人们,和这世界上最年轻的县城——中国羌城,是最美丽的风景线。

编辑:郭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