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最近幾十年文學界再無大師級別的人物發聲?

若谷若雨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你看文學都是不同時代的傳承,表達越來越趨向於長篇,五言、七言、到詞,到小說,字數上不斷增加。

近代大師輩出的時代就是民國,正好處在清末傳承過來的,他們很多是有文化傳承的。

現代為什麼大師斷層了,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一、戰爭,很多大師犧牲了,自然徒弟就少了,“名師出高徒”,名師都沒多少了,自然後繼無人。

二、新中華成立以後,全國經濟蕭條,亟待革新,飯都吃不飽自然也就無心創造,新一代的年輕人又沒法安心讀書。

三、接下來的一段歷史,大家都懂的,知青下鄉,然後然後,對吧。老一輩知識分子沒有了,年輕人都沒書讀,哪來的大師。

四、改革開放已經,恢復高考,到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然後全國高校擴招,時間也就三四十年的時間,就算最早的一批有知識點文化青年,也畢竟只是少數,新一代的知識分子也更多的是通過學習改善生活而已,所以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還是少的。“書香門第”更是幾乎不存在了。沒有幾代的文化人的傳承談什麼“貴族”。

近現代教育,又偏向西化和應用的知識的學習,因為更多的文化人投身到了經濟建設的浪潮中去了。

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幾代人的傳承和努力,“書香門第”會越來越多,安心文學的人也會群體話出現,大師自然就會有。

其實,不僅僅是文學。

琴棋書畫劍,詩歌茶酒花,哪一樣都是一樣的問題。書法家,畫家,不也很少嘛。

70-80年代出身的人,多少人除了學習,還會多少藝術? 都不會,所以日常娛樂,除了打麻將就是KTV,愛好除了說讀書就是旅遊哈。

好像真的是什麼都不會的兩代人。

可喜的是90後,00後,這一批新生代青年,更加的多才多藝了。相信他們的後代各個都會文武全才,自然就更能打了。到時候自然“大師輩出”。

附:

1、記得我們初中時候,想學書法,初中老師盡然沒幾個會。美術老師也很少,琴棋書畫,舞蹈就更少了。

大學一把吉他,可以吸引無數女粉絲,對吧。換到現在的學生,誰還不會幾門才藝哈。

2、網絡的發展,也可以讓更多的人解除藝術,因為各種教程都可以網上學習,經濟上也更有條件大家去拜師學藝。

3、以後老年大學,估計學習琴棋書畫、學習寫作的人會很多。



劉家俊明


大有人在,而且很多很多;不願強出頭。


覺醒207580216


我覺得現代的文學作品同古代文學作品比藝術性較差。古代的文學作品寓意深刻,不把意向說破,給人留下的懸念多,敘述的少,抒情的多。而現代的文學作品從頭至尾都是誇誇其談,平鋪直敘,從頭說到尾。而古代的小說就是少說,多藝術加工。每敘述一段,都用詩歌高度概括一下,給人留下遐想。一般都神化,高於人的生活,讓人去向往。神化不是迷信,是藝術加工。用山說話,令樹開口,天上龍在飛,地下鳳在鳴。通過這些藝術加工,加深了人們的印象,使人們的思想有一個飛躍,給人快感!現在的小說,電視劇我都不愛看。過去說小說來源於生活,要高於生活,而現代的小說就是來源於生活,和大家的生活一樣,很平淡,看不看都是那點事,還不如別浪費我的寶貴時間,乾點別的。為什麼把古典小說拍成電視劇,收視率那麼高,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