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父母应该怎么做?

今天带着孩子们在楼下玩的时候,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还有他的妈妈大声批评他的声音:“你哭什么哭啊?哭的烦死了!整天就你爱哭!“

小男孩看起来不到一岁半的样子,妈妈看上去非常生气。


孩子哭了,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理解妈妈的烦躁心情,因为她也是一个人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很不容易。

我轻声对她说:“妈妈抱抱他,他可能就不哭了。

”因为我每次也是这样安慰孩子的,不用讲大道理,也不用要求他们不哭,只要搂在怀里拍几下,


说:“哦,妈妈知道,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很快她们就安静下来了。

那位妈妈还是很生气,继续喊着:”不要哭了!叫你不要扔石头,我说错了吗?还哭!再哭妈妈不要你,我把你扔到那个垃圾桶里,盖上盖子……”

一边说一边拉着孩子往垃圾桶的方向走去。

我听了真是哭笑不得,这样的话太熟悉了!

我经常听到,面对孩子的哭闹和不听话,无计可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方式,

就以这种假装要抛弃孩子的方式来吓唬孩子。

而孩子因为需要父母的爱、惧怕被抛弃,往往会马上变得乖巧听话。

父母就觉得这招很有效,以后继续这么用。

可是,随着孩子长大,会发现越来越不灵了,甚至孩子会充耳不闻,继续我行我素,


因为孩子也意识到这是一句不可执行的话。


孩子哭了,父母应该怎么做?


但是,那种惧怕被抛弃的感觉却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了,他们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是不被接纳的,一不下心爸爸妈妈就不要我了。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如果爸爸妈妈不要我,不喜欢我,就说明我不可爱、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所以他们在群体中,就会显得胆怯、退缩,

或者进入另一个极端——显得很自大,拼命地表现自己,为了证明自己是可爱的,求关注,以至于有一些行为就不是那么得体,反而会引来批评和指责。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一些父母咨询老师说:“我们家孩子特别胆小,不自信,老师你有什么办法让他变得自信一点吗?”

对不起,这个没有灵丹妙药。

外在的训练效果是有限的,重要的还是孩子内心要有力量、有底气。

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从跟父母的关系入手,从被正确地对待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一个好孩子不是被教导来的,而是被对待来的。为什么父母不允许孩子哭?

我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孩子哭的时候,父母会感到烦躁,挫败,特别是在外面的公众场合,觉得特别没面子,因此就希望能让孩子快点止哭。

我们认为,哭是不好的,属于负面情绪。

小孩子有什么烦恼?小孩子就应该每天开开心心的。

可是,我们忘了,孩子也是有情绪的人。

情绪并没有对错,是我们面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

所谓的负面情绪,也有积极正面的作用,通常对我们是一种保护。


孩子哭了,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电影《头脑特工队》中,忧忧是负责悲伤情绪的蓝色小人,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好,只会帮倒忙。

刚开始时,忧忧几乎不能碰触任何东西,因为她产生的是不愉快的记忆,所以其他人就不愿意让她操纵控制台,但到了剧情的最后,忧忧和乐乐一起创造了第一个复杂的情感记忆,并且帮助小主人放弃离家出走的念头,平安回到了家中。

所以,哭泣,不完全是坏事。

孩子是有哭鼻子的权利的,请允许孩子哭。

当孩子哭的时候,不代表我们是个失败的妈妈、没有让孩子开心,恰恰说明孩子在我们面前是有安全感的,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看到一个孩子在哭,而是看到一个哭泣的孩子。

看到他内心真实的需要,他的情绪、他没有被满足的是什么,在情绪没有处理之前,讲大道理来让孩子止哭是无效的。

道理讲得都对,但是孩子的大脑在这一刻没有能力去接受。

孩子的感知觉是优先发展的,他需要先感受到爱,感受到爸爸妈妈是跟我在一起的。

这种同理和接纳,可以带给孩子力量。

如果孩子因为被父母管教而哭,这是好事,说明你的管教起了作用。

就像一开始讲到的这位小男孩,妈妈不允许他扔石头,孩子感受到了被管教的痛苦,这个痛苦对他是有益处的。

在他哭过之后,他会学到功课:不能扔石头,很危险,也会被妈妈批评。

但是他这一刻不舒服的情绪,请允许他表达出来。

在他的语言还没有发展得很好的时候,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妈妈也可以在孩子哭的时候抱着他说:“妈妈不允许你扔石头,你很生气对吗?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我们真的不能扔石头。妈妈爱你!”

我相信当妈妈这样去管教孩子、面对孩子的哭闹,孩子会觉得内心很平安,也能学习到该遵守的界限。

真爱,是不含敌意的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