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不讨喜”,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不讨喜”,是我的直属上司当面对我说的。虽然说的时候带着开玩笑的态度,但这依然反映出了我给她留下的印象:

理性、略带刻板,不善开玩笑,不讨喜。


事实上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曾为“不讨喜”苦恼过。他们觉得自己不善于讨领导喜欢、讨同事喜欢,在开展工作时觉得很难,工作起来也不怎么开心,前途不甚光明。


但是,在工作中不讨喜的人,真的就没有发展前途了吗?


在工作中“不讨喜”,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不讨喜”有很多种,你属于哪一种?


如果仅凭一个人在工作中“不讨喜”,就认为这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未免太流于片面。毕竟,世界如此多样,每个人的性格特质都有所不同。即使是不讨喜的人,也可以被世界包容,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更何况,“不讨喜”作为一种结论性的形容,它背后有很多种特质在支撑。


在工作中耿直、守规则的人,容易被圆滑懂得变通的人视为不讨喜;在面对领导时距离感明显,表现得老成持重的人,容易被那些喜欢淡化上下级关系的领导视为不讨喜;甚至在办公室不喜欢闲聊、吃零食的人,也很容易被喜欢开玩笑、分享各种东西的领导、同事视为不讨喜。


而我自己被领导说不讨喜,就有上面几种情况。在面对领导时,我表现得冷静、表情单一、郑重,领导觉得我不讨喜;领导想开玩笑时我接不上,领导想分享零食时被我拒绝,让领导觉得我不讨喜。当然,有些人是因为容易和同事吵架、做事毛躁、顶撞领导、工作态度随意导致的不讨喜。


不同原因导致的“不讨喜”,会造成不同的生存环境。我“不讨喜”主要还是因为一些无关工作、无伤大雅的个人特质,这些并不妨碍我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不妨碍我在办公室里创造价值。当那些“不讨喜”的原因变成了会妨碍工作时,那在办公室确实会难以生存。


因此,在判断是否有发展前途时,先明确“不讨喜”背后的原因很重要。


在工作中“不讨喜”,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只要够“硬”,不讨喜也能发展得很好


到目前为止,我在现在所处的办公室环境里,和同事保持了相对友善的关系,并且在7月份的时候刚完成了一次职级晋升,并涨了13.5%的工资。这个不大不小的成就,意味着在我的工作中,那些“不讨喜”并没有影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评价。


从这可以看出,“不讨喜”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在工作中,真正能够决定一个人发展前景的是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只要够硬,即使你不讨喜也能取得很好的发展。


在目前的公司,我的职位虽然不算高,但是职位的专业性却很强,而且在负责领导交待的任务时,自己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保证端正,自己负责的工作也有相对明显的成果产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我给领导留下“不讨喜”印象的行为,一点也不重要。


在工作中“不讨喜”,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比起一个讨喜但是不能干活儿的人,领导还是更喜欢“不讨喜”但是能扛事儿的人。


其实早在高中的哲学课本里,就讲过了一个道理,要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且要抓住主要矛盾。在工作中,工作的专业能力就是主要矛盾,那些“讨喜”的能力就是次要矛盾。只要一个人的职场能力模型里,没有明显的缺陷,那么其中某一项分值相对低一点,也不影响个人的发展。


说白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足够强,是可以填补自己其他方面能力上缺陷的。这也是职场“长板理论”所要表达的,毕竟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让自己的长板足够长才能在一个组织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