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勝將軍趙雲,為何一生都不得重用

常勝將軍趙雲,為何一生都不得重用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是三國時期威名赫赫的蜀國常勝將軍X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可就這麼一位常勝將軍,在劉備稱帝后為何只封給趙雲一個虛職。

眾所周知,趙雲並非是貪圖功名之輩,否則當年他也不會投靠人單勢孤的劉備,而非實力雄厚的袁紹和曹操。當年長坂坡下,曹操曾對趙雲許以重金和高官,趙卻絲毫不為所動。趙雲第一次亮相,便是單人獨騎便救下了深陷危難的公孫瓚。此後趙雲便投身公孫瓚門下效力,可惜公孫瓚有眼無珠,目光短淺,對趙雲這塊美玉不加重視,以至於趙雲在其麾下被埋沒了光彩,直到後來遇上了劉備,兩個人一見如故,相逢恨晚。趙雲真正投靠劉備,從此後,趙雲便忠心耿耿跟隨劉備,東征西討,歷盡艱辛,為西蜀的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沒有趙子龍,劉備不會那麼快就能在亂世中三足鼎立,也就沒有了後來阿斗坐下的幾十年安穩江山。

看看趙雲的不敗戰績就知道這話絕非危言聳聽。當年在長坂坡,若不是趙雲,焉能夠有阿斗命在。史書記載: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在消滅北方群雄之後,率十六萬大軍揮師南下荊州。在長坂坡與劉備遭遇,劉備倉猝應戰,兵潰,棄妻子倉皇出逃。趙雲於亂民中遺失了劉備家小,回身尋找,正遇曹軍。危難中趙雲奮不顧身地與曹兵展開了一場大戰,後曹軍大部隊趕上,趙雲奮力殺透重圍救出甘夫人與劉禪。為了救阿斗,趙雲也是拼了性命不顧,他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在長坂坡之戰中,單槍匹馬,在萬馬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駭得曹兵曹將無不膽戰心驚,來看看死在趙雲槍下的曹將們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了:高覽、楊明、朱慈、高平、曹成、曹順、淳于瓊三兄弟等五十多人,其中還不乏高覽這樣的名將。高覽:使一柄開山嶽。趙雲初衝當陽時殺的第一員曹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是河北最著名的四猛將,號稱“四庭柱”。這次高覽在趙雲面前也僅僅只走了一個照面,就亡命槍下。由此,趙雲之神勇可見一斑。除了長坂坡單騎救主,趙雲還曾截江奪阿斗,計取桂陽,保劉備到東吳成親,漢水拒曹兵,猇亭救劉備,鳳鳴山力斬五將,下辯巧使疑兵計空城計嚇退曹兵,街亭失利斷後,保護蜀軍安然撤退。無怪乎劉備曾這樣稱讚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可就是這樣文武雙全的儒將趙雲,似乎後來在蜀中的地位越來越不起眼了。關羽和黃忠都死在了劉備稱帝前,不過他們也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軍。劉備稱帝后,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是車騎將軍,趙雲是翊將軍。但這個翊將軍是幹什麼事的呢?就是保衛皇帝安全的將軍,當然很重要,但級別沒有多高,比起同時期的關張來差了一大截。趙雲最後是在劉禪當了皇帝之後才升為徵南將軍,也就是說趙雲在劉備帳下鞍前馬後效力多年,也只是替別人做了嫁衣,自己卻沒有撈到什麼好處。

那麼真正原因究竟是不是如此呢,趙雲為何不被劉備重用,其背後到底有何隱情呢?

第一個原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歷史上的“門閥制度”有關。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就倒黴了。

第二個原因,趙雲是政治鬥爭失敗者。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不宜奪之為私賞也。”只此一言,把蜀漢滿朝文武得罪盡了。沒野心,不懂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親信家將。關、張自成一黨,家將眾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為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人微言輕了。

第三,趙雲實在是遇到劉備的時機不好,開始投奔劉備的時候,劉備沒兵沒權,在奪得益州之前,都一直是在他人手下做事,因此趙雲做了劉備很長時間的警衛。到了之後,劉備發展壯大了,都過了幾十年了,他都習慣了趙雲當自己的警衛,而這麼長時間,沒統領過兵,後期劉備手下又名將雲集,就更不可能讓他領兵打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