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走,去甘南,去看青青草原,流連草間花;

去拜訪寺廟,在草地上撒歡;

去看群群牛羊,去策馬揚鞭;

去看別人生活,混在人群看熱鬧。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途徑劉家峽,河口古鎮,出蘭州就開始下雨,劉家峽,河口古鎮,到臨夏時,雨停了,天空放晴,忽然就是藍天白雲,在臨夏吃午飯。

去一個清真餐館吃飯,院子裡種滿了花花草草,回族服務員都非常靦腆,說話低聲細語。

我們在臨夏午餐,順便體會一下臨夏人的情懷。

與牛肉麵相比,三泡臺流露出一種臨夏人的婉約與優雅。

據說臨夏人寧丟千軍萬馬,碗子不能不刮,一句玩笑話卻道出臨夏人的脾氣和情懷。

我喜歡喝三炮臺,雖然這名字取的有點硬朗,但那縷縷熱氣,一抹清香,沁人心脾。

嫩綠的春尖茶在熱水中徐徐降落,菊花朵朵開放,桂圓和杏幹在茶葉上浮動,紅紅的枸杞穿梭在紅棗之下,怡然生機,香氣縈繞,這是臨夏人雅緻和悠閒。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為了讓自己的後世不再蒙受她們今生的苦難,她們日夜匍匐,五體投地,用腳步丈量與神的距離。她如此虔誠地信佛修行吧,因為她們堅信,大慈大悲的菩薩能夠救苦救難,幫助他們斬斷塵緣,斬斷苦根,脫離苦海,惟其如此,才不致墮入輪迴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我用世間所有的路/倒退/從哪兒來/回到哪兒去/正如/ 月亮回到湖心/野鶴奔向閒雲/我 步入你……”

我說,我們的甘南第一站一定要從拉卜楞寺開始,從轉經開始。。。

2016年6月26,這一天,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那一天,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不為來生。

只為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據說這首詩並非出自倉央嘉措之手,而是有人假借他的名寫的情詩,但無論怎麼樣,這首詩流傳廣泛,深入人心。

很久前就讀過這首詩,今天我轉動經筒,感受這首詩的含義,這首詩寫的是如此美妙,寫盡這世間的的愁腸百結,掙扎彷徨。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在山坡上還坐著一家藏族人,開始他們只是望著我們微笑,不懂漢語,無法交流,當我給這個小孩子拍照的時候,發現他會漢語,我問,你這麼小怎麼會漢語呢,他非常聰明,我說給他拍照時,會立刻擺個poss,要麼手裡拿起一朵花,嘴上銜上一根草,要麼手搭在腿上,要麼眨一隻眼睛,他很會耍酷,好可愛的藏族小孩。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轉經長廊上,有一臉凝重的藏族漢子,有滿臉風霜的藏族婦女,有拄著柺杖步履蹣跚的老阿媽,也有牽著媽媽的手的孩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轉經路上,神情專注虔誠,絲毫不為外界所打擾。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站在山坡上俯瞰拉卜楞寺,生出許多感慨,在這佛國秘境裡,我感覺到信仰的強大,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更有凝聚力。

拉卜楞寺的轉經筒總是吱吱呀呀轉個不停,佛殿內的酥油燈和桑火也不曾熄滅過,藏民們來到拉卜楞寺,一圈又一圈的繞著寺院轉經唸經,一遍又一遍在佛前磕頭祈禱。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山坡上有成群結隊的人,有三三兩兩的僧人在遊玩。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貢唐寶塔是拉卜楞寺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除了大經堂外,它是拉卜楞寺最引人矚目的建築。

在貢唐寶塔上可以俯瞰拉卜楞寺全貌。

暮色中的拉卜楞寺,是那樣的靜謐安詳,夕陽照在金鼎,輝煌耀眼,有一群倦鳥西去,塔頂風鈴叮咚,經幡隨風舞動。

晨鐘暮鼓,清影孤燈,佛號聲聲,喚醒苦海迷夢人。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拉卜楞寺街頭。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1926年,美籍奧地利科學家約瑟夫.洛克,受【美國國家地理】委託,深入中國西南部考察,走進迭部,住在扎尕那。

1927年在迭部 ,他耗時一年,拍了500多張照片,寫下了大量的文字,才依依不捨的離開迭部。

2009年,11月10日《中國地理雜誌》雜誌社發佈了“尋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榜單,扎尕那山榜上有名,位居第四。

國家地理這樣描述扎尕那,山勢奇峻、景色優美,猶如一座規模宏大的石頭宮殿,扎尕那這片世外桃源雖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美美籍奧地利探探險家約瑟夫.洛克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如今,很多人都來尋覓美麗的香巴拉扎尕那。

“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迭部這塊地方讓我震驚,廣闊的森林就是一座植物學博物館,絕對是一塊處女地。它將會成為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和所有觀光者的勝地。”--約瑟夫。洛克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扎尕那的夜晚安靜的沒有一絲絲聲音,早晨,窗外的溪水轟然作響,震耳欲聾,木頭房子隔音這麼好,關上窗子聽不到一絲聲音,我只記得阿道說他的房子全是原木打造,用的什麼木我忘記了,這裡的原始木屋勝過一切建築材料。我一早就起來了,有些陰天,看日出有點懸了,一個人就在村裡溜達,山前屋後雲霧繚繞,幾隻狗就躺在路中間,我走過他們身邊,只有一隻狗慵懶的抬了下頭,看了下我,又睡了,街上有三三兩的孩子,揹著書包去上學。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今天在仙女坡,在花開的草地上,牧民們趕著去聚會,帳篷裡,放著藏族歌曲,牧歌漫窪,藍天白雲,這是夢中的香巴拉。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盤旋上山後,視野豁然開朗,眼前如詩如畫,陡峭的山,錯落有致的村莊,綠油油的農田,金黃的油菜花,此時,所有的語言都蒼白無力,唯有云白風清,物我兩忘。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寺廟旁邊的藏民家燃起炊煙,嫋嫋飛躍山坡,飄向湛藍天空。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一座座木屋,和用木頭圍起的籬笆,青稞和油菜花黃綠相間,錯落有致,宛若童話世界。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靠山邊棲息著一座寺院叫拉桑寺,在它下面是迭部人的村莊,房子挨著房子,還有小麥和青稞的梯田,在所有這些的後面,就是巨大的石灰岩山,鬱鬱蔥蔥的雲杉和冷杉佈滿峽谷和坡地。”

-約瑟夫.洛克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藍天白雲,雲霧繚繞,美麗的草原,花開遍地。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很多人對郎木寺有錯誤認識,其實郎木寺不是一座寺廟,是一個地名,叫郎木寺鎮。

上世界五十年代,美國人埃克瓦爾寫了一本是叫【西藏的地平線】(Tibetan Skylines),引發了西方人來尋找郎木寺的熱潮。埃克瓦爾描述的香格里拉-郎木寺,開始傳遍世界,引發了世人對郎木寺的想象與尋訪,郎木寺成了西方人格外牽掛的東方秘境。

埃克瓦爾的書中寫到:“遠處,在地球和天空連接處,蒼白陰暗的流雪勾畫出地平線的輪廓,夏天,這裡綠草如茵,草叢裡點綴著斑斑點點,野罌粟花在翩翩起舞”。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現在就有大批的揹包客和遊客湧入這座小鎮,為了傳說中超凡脫俗的地方,這是我到郎木寺拍的第一張圖片。

郎木寺有兩座寺廟,這是白龍江南岸的格爾底寺,白牆琉璃瓦,相比北岸甘肅境內的賽赤寺,格爾底寺要樸實的多。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繼續前行,納摩大峽谷亂石堆積,險峰林立,藍天白雲下,山頂的石頭如同中世紀的城堡。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在格爾底寺下面的草甸上玩個不停,看草間花,看天上雲。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山坡上的藏族老人。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望紅塵,一到山坡上就看到這個僧人蹣跚著上來,一直往下張望,他在想什麼呢?看著俗世裡的村莊?想起遠方的家人?也許他恍然出世,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1926年,埃克瓦爾看到丹霞紅石崖酷似歐洲中世紀的古堡,連綿起伏的山脈像極了濃縮的阿爾比斯山,似曾相識的美景,讓他流連忘返。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在郎木寺東面,一排紅石崖兀然而起,這就是著名的丹霞地貌紅石崖,很像一排牙齒。

1926年,埃克瓦爾看到丹霞紅石崖酷似歐洲中世紀的古堡,連綿起伏的山脈像極了濃縮的阿爾比斯山,似曾相識的美景,讓他流連忘返。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賽赤寺像是一個佛國仙境,充滿著空靈的氣質,一座座紅牆金瓦的佛殿經堂在太陽下熠熠生輝,桑煙嫋嫋,路上轉經的僧人,時隱時現。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我喜歡【天邊】這首歌,人間的至真至美,都在裡面。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繁花,綠草,犛牛,遠山,寧靜曠遠。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若爾蓋大草原,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草原就綠色的海,氈包就像白蓮花。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若爾蓋大草原,白雲飄飄,牛羊似珍珠灑落。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花湖的花兒八月份才開,遠遠的望一望,看白雲悠悠,看眼前的馬兒在吃草。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唐克九曲黃河,秋水長天,落霞孤鶩。

黃河,看上去從很遠的地方來,要到很遠的地方去,看上去已經很疲憊,看上去依舊容光煥發,似穩重又熱烈,似沉默又激昂,似玉帶,似錦緞,似水晶,似銀河,似柔情萬種,似不食煙火。。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在索格藏寺山後的觀景臺上,在落日餘暉裡,山下升起裊裊炊煙,忽遠忽近的誦經聲裡,草原,河水,天空在變幻的光影中更換著色彩,在日落的那一刻,隨著人們的激動和驚呼,黃河閃耀了一下落日餘暉,就遠去了。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米拉日巴九層佛閣,轉經的藏民,虔誠而執著。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米拉日巴九層佛閣在合作市北側的山根,是一座正方形石砌樓閣,他拔地而起,氣勢恢弘。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閣是全藏區唯一一座供奉供奉各派宗師的高層建築名剎,古老的佛閣毀於文革,現在的米拉日巴佛閣於1988年動工重建,歷時四年建成,高40米,總面積4028平方。

佛閣頂部也安放著祥麟法輪,象徵法倫常轉,佛法不息。

早上轉經的人很多,虔誠朝拜。

香菸繚繞,纏繞著佛閣,生生不息。

甘南如畫,雲白風清,物我兩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