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還是不願?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首個大一統王朝,但因殘酷統治而導致百姓揭竿而起,只是存在了短短十五年就迅速滅亡。一般來說,但逢亂世必出英雄,在推翻暴秦的風雲戰火中,這個英雄就是項羽。

項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還是不願?


項羽,一個積極的反秦革命者,作為楚將項燕的子孫,身負國仇家恨的他對秦朝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早年跟隨其叔父項梁四處征戰,項梁兵敗被殺後受到楚懷王的冷落。鉅鹿之戰,他抓住時機以破釜沉舟的氣勢驟然崛起,擊敗秦軍的最後一支精銳部隊,繼而率軍進入關中,逼迫劉邦臣服,一時間天下英雄無人出其右,登上帝王之位只剩下一步之遙。

那麼,為什麼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不當皇帝,而更願意做西楚霸王?為什麼項羽不趁機建立一個大楚帝國,反而是裂土封侯,大封十八路諸侯王呢?結合秦末滅亡時的情況,讓我們在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革大背景下探尋真實原因。

  • 項羽順應秦朝滅亡後的主流社會思潮

與今天我們所固有的認知不同,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多少是有離經叛道不守祖宗法度的成分的,甚至有一絲狂妄。看看今天歐盟的現狀,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了,即使保持現狀歐盟各國仍然存在較強的離心力,更不要說把它們驟然整合成一個國家了。

在秦代以前,雖然整個華夏地區雖然諸侯混戰,但人們更多地將原因歸咎於禮崩樂壞,而不是因為分封諸侯的錯誤。人們相信如果能再度出現一個周公般的人物,天下又會回到安居樂業的狀態了。對於經過天下統一生活後的人民,秦代的暴虐統治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想再經歷一遍了。

項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還是不願?


秦代滅亡後,社會的普遍思潮是:建立這樣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帝國註定會失敗的,誰也無法有效地維持帝國的統一。在這種思潮下,人們更傾向於回到戰國時代,建立眾多的國家,來分散統一帝國的風險。

對於分封天下,不僅百姓是這麼想的,就連當時的反秦將領也是如此想法。六國的舊貴族渴望恢復故國,起義軍的將領也希望能憑藉著功勞割據天下,獨立稱王。在這種局面下,作為反秦勢力中實力最強的項羽,順應了這種普遍社會思潮。

  • 項羽困於國仇家恨,缺乏與秦和解的智慧。

眾所周知,在秦統一六國的進程中,楚國的反抗最為激烈,為征服楚國,秦始皇不得不請求老將王翦出馬,更是舉全國之兵總計六十萬攻伐楚國。楚國面對亡國之危,任命項燕為統帥,希冀他率領著楚軍再次取得勝利,結果項燕兵敗自殺,楚國經此一戰也徹底消亡。

楚國滅亡之時,項羽已是青蔥少年,經歷祖父項燕慘死和國家滅亡的雙重悲劇後,從此跟隨叔父項梁開始了四處逃亡顛沛流離的生活,至此仇恨的種子深埋於項羽的心中。後來,在叔父二人起兵反秦的戰鬥中,項梁也因不敵章邯的秦軍而被殺,項羽對秦的憎恨厭惡又添了一筆血債。

等到進入秦都咸陽,項羽為了宣洩心中長久以來對秦的仇恨,殺秦王子嬰,焚宮室阿房,展現在秦人面前的完全不像是一個拯救萬千民眾於水深火熱中的英雄,反倒是一個殘暴的莽夫,更不要說此前項羽坑殺已投降的二十萬秦軍,種種行徑,導致項羽與較早進入咸陽並約法三章的劉邦形成鮮明的對比,秦人民心盡失。從這方面看,項羽根本就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做事僅憑個人好惡,完全不顧及後果。

項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還是不願?


面對項羽的過失,也曾有人向他提過將關中之地作為己用的建議。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有人勸說項羽,表示“關中阻山河西塞,土地肥饒,可定都以霸有天下”,然而項羽卻言道:“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秦朝滅亡了,大仇得報,作為滅秦的英雄,項羽想的完全是衣錦還鄉回到楚國,而不是在秦地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帝國自己當皇帝,這確實大大出乎人們意料的。後來的歷史證明,劉邦正是憑藉著關中之地才打敗項羽,開創四百年的大漢帝國。

  • 項羽沒有完成政治整合,缺乏對諸侯的掌控

項羽為何在秦亡後裂土封侯,這也是和當時的社會現狀脫不開的。自陳勝吳廣大澤鄉揭竿而起後,帝國各地的叛亂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的舞臺上,有兩股勢力趁機崛起並發展壯大,一股是原本被秦滅掉的山東六國,民變不久,六國殘存的遺老遺少們尋回各自的王室後裔紛紛稱王復國;另一股則是各地掌握了軍權的各將領,如劉邦、彭越、英布等人,他們雖不屬於六國宗室後裔,但因崛起于軍旅,實力比原本的六國還要強大。等到秦朝滅亡之時,他們實際上已經或多或少的獨立割據一方土地了,項羽的封王只不過是一定程度上承認了這些諸侯的既得利益。

當然若說項羽封王只是對現有各方勢力的認可,也不盡然。項羽的封王措施自有一套他自己的原則,依據滅秦時各方的功勞大小而定,而且對於曾經背棄他的將領,項羽也是毫無客氣堅決不封,如田榮等人。分封后,各國並沒有隸屬關係,各自統治自己的諸侯國,從內部徵稅,組織軍隊,維持內部秩序。為了防止諸侯國之間爭鬥,項羽自稱“霸王”,如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那樣,維持著國與國之間的秩序。

項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還是不願?


項羽的裂土封侯使得天下再度回到的秦統一之前的態勢,而這種局面從一開始就顯示出了它的脆弱性。因為項羽雖然憑藉著權威可以封王,但是一旦諸侯的既得利益遭受損失,這個權威就被他們棄如敝履了。不久,燕王臧荼擊殺遼東王韓廣,併兼並其地。田榮則消滅了項羽封在齊地的三個諸侯,自立為齊王。劉邦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舉平定三秦,盡據關中巴蜀之地。等到項羽進攻齊地,天下其他諸侯在劉邦的率領下攻佔楚都彭城,等於都背叛了項羽了。

項羽的結局是悽慘的,垓下兵敗後,自刎於烏江,一代霸王落得如此下場,免不了後人為他惋惜。他好似只是為了推翻暴秦的統治而降生,當歷史賦予他的使命完成,他也就追隨他的虞姬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