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宏观局势分析之四——没落的贵族,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原油市场

大家好,我们前面做了几期宏观,今天我们同样宏观视角来看原油,我们的题目是:没落的贵族。最近原油波动很大,急剧下跌之后上涨,5、6月的合约上涨较多,近月波动幅度涨幅达到50%,而远月就10%的波动。如此剧烈的波动,自然而然成为市场的一个焦点,很吸引眼球。欧佩克9号举行会议,大家也在关心这些,看能不能谈拢。所有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前苏联的核武器、阿拉伯的王宫和美元,这三者的强大,是拥有历史性的记忆的。我们一直把它们夸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呢,这些东西逐渐成为历史的组成。我们印象中石油似乎很厉害,但现在,只不过是没落的贵族,原油只不过是大国博弈下的棋子,整个市场正在走向一个逐渐衰落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可以谈可以退,但市场弱平衡的格局不可能被改变。

没落的贵族

我们首先对原油市场要有个判断,从宏观视角怎么来看原油?之前有很多专家,做了许多关于专业的判断,我们更多从历史视角来看。人类的发展是科技的进步,煤炭的利用,大大提高了人们进入新文明社会高级阶段的进程,蒸汽机时代。而第二次扩张,全球一体化,利用的是内燃机,燃料就是石油。随着七八十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原油到达记忆中强大的顶峰时期,但是在这20年,社会逐渐转向用电的发展方向。整个过程中,石油和煤炭都慢慢成为我们能源的构成之一,他们的重要性显著下降。我们有两个例子,第一,在70年代,原油从1块3涨到40块钱。73年的美国家庭,中位数收入才5000美元,平均6800美元。汽车车轮上的国家,月收入有20~25%用于汽油,这是很高的。而现在这一指标低于5%,我们去美国看,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油价,只知道把车加满然后付钱,他不是很在意。油价在人生活中支出比重,从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的百分之二十几降到现在的低于5%甚至是2%。所以就算油价翻两倍三倍也不是大问题,当然下跌更好。

而对中国来说,原来的油很贵,现在也慢慢淡化了。反而是电的消费,在我们生活中比重越来越高。大城市中,很多领域的石油消费正慢慢转向电。国家也推动,才有中国的电动车,后面我们会做一篇讲讲为什么中国会这么推进电动车。原油市场在人心目中的地位,和70代的上个石油危机不一样了。它没那么重要,只是我们认为其重要。其次它能被替代,从煤到油到电,整个过程中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到电动机。

从电动车来说,中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没有发展电动车的动力。美国是三面环海,海拔低,空气交换能力好,人口少,居住分散。而中国则相反,只一面靠海,海拔高又阻塞,人口居住集中,地方相对小。这些因素造成了污染压力大。而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绝大部分能源的使用量。所以电动车在中国是被动推广,不只是电动车,其他的新能源车也会被拿到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环保因素。我们的交通、取暖、其他各方面都要努力,不然难以解决污染问题。而世界上除了印度的其他国家,似乎都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中国去年150万台电动车,累计有600万辆。如果再过10年中国一年能有1000多万辆,这就革了汽油车的命。如果我们的出租车、公交大巴用电,变化将是巨大的。这些电动车将一点一滴的替代,更不要说其他新兴能源了。所以,石油市场需求端的增长,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需求的增长每年也就1%-2%,而2020年它是负增长。这是我们对石油市场的判断,全球一亿桶的市场,现在已经是负增长,因为新能源的替代和全球经济的弱势让石油消费的高峰期过去了。这个弱势我们前两期也讲过,第1个是大周期弱势,第2个由于肺炎把世界经济打断了,造成需求下降,然后中美冲突会抑制我们经济复苏,这两个国家一定会起争端。再过5年8年以后的话,新兴替代的能源造成原油市场高峰永远过去,就像原油替代煤炭,大势所趋。这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我们不用太重视。

大国博弈下的原油棋子

我们要保持它的供应,能维持我们这10年,全球市场中,原油是一个博弈的棋子。这个原油市场,我有三点要点:

第一,大环境不好,ANG原来是7000-8000元,现在跌到2000-3000块钱,相当于柴油的热量的0.9%,使用一样。所以从运输上来说,ANG车比柴油车要好得多,更经济。就是因为不光是原油不行,ANG、煤炭都掉下来了,大环境不好。不能说原油本身有问题,而是需求不行。

第二,大危机之下,我们看不见未来。我们正在周期性的危机上,再加上中美冲突的一类的。

第三,我们从各个国家来看,全世界每天一亿桶。美国这几年大幅度的增产,多了五百万到现在的1300万。美国只要不减产,俄罗斯跟沙特总共才2000万多一点点,让他们减1000~1500,岂不是没啥区别,反正都要了他们的命。所以美国不减产,这游戏基本没法玩,严重过剩。中国二三月份每天少300-600万桶需求。全世界都倒下去了,全世界每天一亿桶需求,突然去掉15%甚至更高,不是减产几百万桶能解决的。美国不减产,沙特和俄罗斯减不了1000万,与其减1000万桶不如玉石俱焚,大概率会是是这样。所以美国会减吗?他不会减,特朗普要收关税。特朗普60块钱的时候要他国增产,20块钱喊着减产。他的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利益,保持我40-50块钱,美国也能够生产、运行,保持相对平衡。只要美国不减,剩下的国家都解决不了问题。

国际宏观局势分析之四——没落的贵族,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原油市场


大环境不好,整个燃料原料市场都不行。在危机之下,如果美国不参与这个游戏没得玩,最多欧洲国家大家自己减一点价格,别跌这么狠,也给美国一个面子。这是个大国博弈,中国、日本、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不说话,肯定是有利的。对中国来说,光原油市场就会受益无穷,因为大量进口,当然越便宜越好,全球市场、大国博弈。

理性逻辑下的艰难再平衡

原油市场在历史上从来就没理性过,而对我们的分析而言,要从理性的角度来判断。我们认为40美元的价格比较合理,有以下几个逻辑。

第一个,从长期的科技和人类发展来看,原油只是个过渡能源。未来我们走向电能的过程中,它会更均衡化和新能源化。所以原油市场作为主能源,尤其对于汽车来说,它会慢慢被弱化,效率不断的提高。未来的成长空间很低了,长期供过于求,时间越长越明显,长期压力。所以未来指望需求大幅扩张不现实,只能约束供应,所以欧佩克是有文章可做的,但做不了大文章。

第二个,从理性角度来说,长期均衡价大概是40块钱。40块钱美国能过,欧佩克能活。由于这个市场本来就高波动,再加上有资本的推动,我们判断上下波动大概在10-15美元(美国WTI原油)。对美国市场也能接受,40块钱是美国库欣的,运到美国的石油是没法跟美国竞争的。别的市场也能大体平衡,所以欧佩克是可以减产的,美国适度参与。全世界减产1000万桶,减产3-6个月,这个游戏可以继续。但是拉长时间,减产以后再增产的幅度并不大,因为这个需求会伤的很明显。

国际宏观局势分析之四——没落的贵族,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原油市场


对我们期货市场,短期压力非常明显,库存还没消化掉,会形成一个远期高升水,远月可能朝向40块钱,近月也可能慢慢会跌到10块钱。通过升贴水和欧佩克的弹性调整,在40块钱附近,要么现货升水,要么贴水。现在我们既然压力大,那就会贴水。所以最近涨也就涨五六月合约,跌也是五六月合约。这个过程中抄底,更多是节奏而不是方向,因为它弹性过大。

第三,这个市场现在交易的是情绪。情绪稳定下来,一定会出现结构性机会。原油是根据燃料消费来判断的。但是一定会出现沥青这样的,它的需求端和我们燃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市场下行,这种重油会受更大打击,包括加拿大、委内瑞拉。上一次有个朋友提出了沥青,沥青的终端需求在中国刺激下,一定会好于原油、燃料。沥青的价值相对于原油高估,就会出现一个结构性机会。那我们如何对待呢?大的方向是一个长期偏弱的,但在现有美元之下,生产成本决定大跌也不可能。长期重心达到40块钱,甚至高一点,大跌不容易,涨可能也没有趋势性的机会,通过结构性的变化。它的价差结构上,欧佩克有部分文章可做,做不了大文章。但在原油市场再平衡的过程中,原油的子行业就会出现机会。比如PP,沥青,别的行业没法竞争。沥青这个品种很明显需求因为刺激没有大幅的变化,但供应下降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如此这些,我们要进入到一个个品种上,做好供求。在大的逻辑之下,我们认为原油是没落的贵族。重心下来了,以后不太会大涨。更可能慢慢走向目前煤炭市场的状况。我们现在对它的关注更源于我们历史记忆中原油的重要性,但这重要性正处在一步一步的走弱的过程中。

以上就是我们从宏观角度对原油市场做的一个判断,原油是没落的贵族,是大国博弈的棋子。

好,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