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辞退澳籍女员工时间两大原因,多数人只知其一,另一个才叫绝

最近有朋友问到拜耳为什么要火速地处理这名肇事的澳籍女职工呢,违反传染病相关规定就必须解除吗?或者说拜耳此举到底有什么真实目的?

拜耳辞退澳籍女员工时间两大原因,多数人只知其一,另一个才叫绝

其实遇到这种事情,不光是拜耳会火速这样处理,即便是小微企业遇到后也会迅速处理,因为不管是正常情况下还是现在受疫情影响下的企业,运营和拓客都和企业的口碑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小的层面我们如果说某个人的不是通常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因为个人的问题让与其相关的人受连带责任,同样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企业不快速的做出声明辞退员工,大家就会给拜耳扣上一个帽子“什么样的企业培养什么样的员工”,即便是该员工没有受到企业的任何影响,大家也会这样去看待这个现象。

所以拜耳必须迅速地解决此事,让自己置身事外,脱离干系,真正意义上拜耳这样处理的用意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维护声誉,保护品牌,另外一个就是事件营销。

拜耳辞退澳籍女员工时间两大原因,多数人只知其一,另一个才叫绝

拜耳属于世界500强的德企,大家都知道往往关于网络出现一些大型舆论事件时,如果是正向的舆论事件会对企业带来正面影响,包括股价上涨等,如果是负面的舆论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其股价。大家都知道往往关于网络出现一些大型舆论消息时,如果是正向的往往会让企业的估价上涨,如果是负面的舆论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其股价。

拜耳火速开除就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损失,起到维护企业声誉,保护品牌的作用,这是火速开除的原因之一。

另外从事运营工作的朋友也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现象,那就是拜耳公关团队的营销做得确实迅速到位好,当这名澳籍女子被大家纷纷议论的时候,说的全是她如何不配合社区防疫工作、如何的蛮横撒泼和低素质行为的事情,紧接着该女士的供职单位很快就被扒出,到底真是网友扒出还是拜耳的公关团队故意策划,大家可以细品。

拜耳辞退澳籍女员工时间两大原因,多数人只知其一,另一个才叫绝

事件营销是当下十分流行的营销方案,这种营销方案一般具备两方面的特点:

一、成本投入最少,

二、传播效果最好。

在这件营销事件里面,拜耳所投入的成本几乎为0,如果非要算一笔成本,那可能是辞退该女员工的经济赔偿费用,一般情况下,外资企业在国内经营的都是非常遵守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所以通常有裁员或辞退时都会依法依规进行补偿,当然在这件事情上企业是否会有补偿,我们只能猜测来估算事件营销的成本,即便是企业支付了赔偿金,相比于普通的企业营销花费还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事件营销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投入确实极少,但善于抓住事件去做营销往往需要敏锐的事件营销嗅觉。

拜耳辞退澳籍女员工时间两大原因,多数人只知其一,另一个才叫绝

其次是营销效果,如果大家不知道这次事件营销对于拜耳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也没关系,我说下自身的感受,大家可能也会感同身受,对于拜耳中国这家企业我们上网搜索时会发现是这样的:

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拜耳集团在中国的投资业务以及为已建立的合资、独资企业提供支持服务,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拜耳集团早在2009年度《财富》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名中就已经名列第154,意思是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前部,全球员工总人数达12万人以上。

即便是有着这样雄厚的实力和背景,孤陋寡闻的我依然没有听过拜耳或拜耳中国这家公司,唯一一条微弱的线索是平时使用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由该企业生产,并且拥有该药品的商标权。

拜耳辞退澳籍女员工时间两大原因,多数人只知其一,另一个才叫绝

可见这次事件营销对于拜耳的品牌宣传起到了巨大了传播效果,渗透能力也非常强,已经下沉到了最底端的用户,这件事情的处理对于拜耳来说到底是维护企业声誉和品牌更多一些还是营销手段更多一些,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

事件的收尾则是人们永远记住了拜耳公司,该女职工被注销国内居留权,限期离境。

感谢阅读@: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社保问题分享,欢迎点赞与评论,关注向我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