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從古至今,少不了痴男怨女,也多的是痴心女負心漢。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尤其是民國的愛情,在那個思想的大碰撞的時代,約束和反叛、傳統和自由無一不是民國時期愛情的催化劑。

民國這個時段,一面被硝煙和戰火籠罩,一面夾雜在歌舞昇平之間。而在這個動盪混亂的大背景下也產生過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出身平凡命運不凡

民國初年,在蘇州的一個手工藝者家裡,王韻出生了。王父是一名手工藝者,王家也不是什麼大戶人家。

但是王父在當時的蘇州可是響噹噹的手工藝者,手藝高超,吸引了不少上流人物的關注。

王韻緗自小就是個美人胚子,一雙大眼睛十分靈動,王父將她養的很好,不允許她結交不該結交的朋友。

後來王父選擇離開繁華的大上海,帶著王韻緗母女不遠萬里來到了北京。誰知道,王父這個決定,改變了女兒王韻緗的一生。

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王韻緗的父親憑藉自己高超的手藝,在當時的北平,混的風生水起,受到很多上流社會人物的喜歡,許多闊太富豪爭相找他做禮服,也因為父親的特殊工作,王韻緗結識了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

十六七歲的王韻緗,除了讀書,還要幫助父親,跟著王父給達官貴人、北京的老爺公子、夫人小姐們,量體裁衣。也是通過這樣的機會,王韻緗認識了那個令她心動的男人。

這個男人就是張伯駒,袁世凱的表侄。那天,在袁世凱府中,十七歲左右的王韻緗邂逅了三十出頭的張伯駒。

只瞥了一眼,王韻就被張伯駒儒雅溫潤的氣質所吸引;只停了一下腳步,張伯駒就為了王韻小家碧玉的長相所駐足。

見到張伯駒的王韻緗是極其興奮的,因為早就聽說張家公子溫潤如玉、儒雅謙和,今日一見,原來傳聞也只能形容一二。

而此刻的張伯駒的心情大概有過之而無不及。雙向奔赴的愛情,註定使這個出身平凡的女孩,走上不平凡的道路。

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初時情深奈何緣淺

二人迅速相戀,這時有必要交代一下張伯駒的家庭情況。和民國時期的大多數人一樣,十八歲的張伯駒,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娶了出身官宦家庭。

父親是督軍的女人李月娥,在父母看來,張家和李家是門當戶對,旗鼓相當的,結兩姓之好,於兩個家庭有益無害。

但是,這是家裡人喜歡的,不是張伯駒喜歡的,後雖迎娶了李月娥,但是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張伯駒自始至終都沒有和李月娥圓房,兩人兩地分居很久。

後來他在戲院結識了大鼓書藝人鄧韻綺,她雖不像王韻緗生的那般美豔動人,但是她有個好嗓子,唱腔極其動聽,得到了張伯駒的廣泛關注。

後來她成了張伯駒的二房,嫁給張伯駒以後,她精心操持家務、孝敬父母長輩,一直陪伴在張伯駒身邊,但是也未能給張伯駒添一兒半女。

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在袁府邂逅王韻緗後,王韻緗的一顰一笑一直在張伯駒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適逢父親張鎮芳想抱孫子,迫切地給兒子安排相親。

經人介紹,張伯駒認識了那個匆匆一見的女孩王韻緗。張伯駒對她十分滿意,在外人看來,他們真是天造地設、郎才女貌的一對。

很快給她置辦了一套小院居住,將王韻緗納為三姨太,從此兩人在小院中過上了平淡快樂的生活。很快,王韻緗就懷孕了,被張父張母接到天津養胎,後來與張伯駒兩地分居很久很久。

在二人分開的這段時間裡,張伯駒輾轉來到了上海,王韻在天津養育兒子,當時通訊沒有現在快捷,二人又有各自的事情忙碌,慢慢的聯繫越來越少,差距也越來越大。

王韻緗本以為可以憑藉“母貧子貴”來鞏固她在張伯駒心中的地位。

但這種想法,在張伯駒那裡簡直是不可思議,一向追求自由、平等、浪漫的張伯駒在上海碰到了他一生的摯愛潘素。

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潘素,蘇州人,出自名門的她,不但是大家閨秀,而且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與那本在母親的陪伴下。

她的童年有幸福又充實,可好景不長,後來母親去世,父親續絃,繼母通過各種手段,將潘素賣到了煙花之地。

從此,那個亭亭玉立、才藝雙絕、讓人望塵莫及的名門閨秀,淪落到十分艱難的境地。由於長相出眾。

很快潘素在大上海便出了名,人們都叫她“潘妃”。此刻流連上海的張伯駒聽說了潘素這個奇女子,這激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決定去會一會這個被“眾星捧月”煙花女子。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就好像被命運安排好了似的,才華與財氣並存的張家公子和才藝雙絕的煙花女潘素不顧一切社會異樣眼光和家庭的反對,兩人相戀、結婚。

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如果說,當初王韻緗和張伯駒的感情是年少情深,那麼潘素和張伯駒才是真正的心心相惜、靈魂靠近。兩個相互填補的靈魂,是任憑王韻緗如何傷心、難過、發洩都不會拆散的。

我雖不像自己但也要過的更好

張伯駒將潘素帶回了北方的張府,王韻緗第一眼見到潘素,危機感從四面八方的撲面而來。

但是她不斷地告訴自己,不斷地提醒自己,她還年輕,而且長得也不比潘素差,何況她出身清白,還給張伯駒生了唯一的兒子,無論從哪方面看,她潘素都無法和自己一較高下。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發現張伯駒對待潘素越來越寵愛,王韻緗的危機意識越來越強,她漸漸的變得不像自己,她越來越易怒、暴躁、吝嗇,愛錢,久而久之,張伯駒越來越厭棄她。

後來國家推行一夫一妻政策,此時正房李月娥已經去世,二房鄧韻綺無兒無女,三房王韻緗有一子,但是最終張伯駒選擇和潘素度過餘生,和其餘妾室解除了婚姻關係,一一遣散。

張伯駒三姨太,生下獨子本想母憑子貴,丈夫卻把全部愛給煙花女子

這也在王韻緗的預料之中,好在在這些年的時光裡,王韻緗也算掌握過經濟大權,因此離婚後,她爭取家產,後和兒子搬到石家莊生活。在那裡,她放下了一生的期盼、不甘、怨恨,安安靜靜、平平淡淡的度過了餘生。

我們一輩子會遇到很多人,但記在心裡的沒幾個。或許對於張伯駒來說,王韻緗的出現,驚豔了他的時光,而潘素的出現才溫柔了他的歲月,是他一生的幸福。

而在這場感情中,對於王韻緗來說,或許是把真心交給了一個在錯的時間遇到的人身上。一切皆有緣法,也許王韻緗苦苦經營了半生的感情,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