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发现两百多年前的宝贝

4月14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体旅游局、县档案局、县志办和党史研究室的相关学者和专家,在青林乡泉家湾村发现一块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的石刻界碑。这块界碑的发现,为研究清朝大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数年前,一位名叫祁成鳌的老先生向大通县志办反映,在青林乡有一块历史悠久的石碑。之后数年,县志办的相关学者和专家多次前往青林乡寻找,可是一无所获。几个月前,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大家终于找到了这块石碑。

刚发现石碑时,还是寒冬,石碑深埋在一块田地中,只露出最上面的一行字。因为当时土地冻结,挖掘十分困难,专家们相约等冻土融化,再将石碑挖出。

青海大通发现两百多年前的宝贝

4月14日,石碑被挖出,它的真面目终于展现在了世人眼前。

石碑镌刻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当地百姓称它为有字儿的石头。巨石表面非常平整,上面凿出了一块碑的形状。碑上面刻有一百三十多个汉字,经过两百多年的岁月磨砺,上面的一些文字早已模糊不清。

大通县文旅局张增录馆长、县档案局局长胡玉霞以及县志办原主任刘积顺等专家、学者经过仔细辨认,发现泉家湾村的石碑其实是一块界碑。

界碑是一种边界标记物,用于辨别一个地区与另外地区之间的边界位置和走向。泉家湾村的界碑上记载了清朝乾隆时期,生活在青林乡地区的波洛、马有仓和马儿泥三户人家所管辖地区的界限。

界碑记载的这三户人家中,有两户为回族,一户为藏族,说明在清朝乾隆时期,青林乡地区就是多民族聚居区。界碑的发现为研究大通地区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青海大通发现两百多年前的宝贝

青海大通发现两百多年前的宝贝

记者/王十梅 郭红霞

责编/李洪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