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2020年9月18日我們來到黃陵縣城北的橋山村,這裡坐落著軒轅黃帝的陵寢—黃帝陵。《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橋山”。歷史記載最早舉行黃帝祭祀的是秦靈公三年(前422),秦靈公於陝西橋山“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中,陝西黃帝陵被編為“古墓葬第一號”。2006年清明黃帝陵祭典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黃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黃帝陵景區前軒轅廣場是一座氣勢恢宏的不對稱半圓型廣場,總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地面用直徑0.5—0.6米的5000塊秦嶺河卵石鋪砌,原始、粗獷、厚重,寓意黃帝率領先民們草創五千年悠久燦爛文明的艱辛。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軒轅廣場北,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沮河,沮河古稱“姬水”,軒轅黃帝因“長於姬水”而姓姬。沮河之上,橫跨著一座通往軒轅廟的軒轅橋。軒轅橋為仿灞河古礅梁橋,全長66米,寬8.6米,高6.15米,共九跨。橋體全部採用花崗岩石樑鋪砌而成,給人以粗獷、古樸、厚重的視覺效果。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軒轅橋的北端與龍尾道相連接,登此道可直達軒轅廟。龍尾道上俯瞰橋山,山形猶如一條盤龍,此處正是龍尾區域,故取名龍尾道。龍尾道共設95級石質臺階,經五個踏步組逐級登高,寓意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由龍尾道向上即軒轅廟山門,山門為五開間廊廡式,仿漢花崗岩建築。廟門正上方匾額“軒轅廟”為原陝西省政府主席蔣鼎文於1938年清明祭陵所題,其任職期間,三次代表民國政府祭祀軒轅黃帝。廊柱中楹聯:開天闢地始祖神聖通四海,人文光輝千秋永照遍九州。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過了山門就來到古柏大院,門內左側有一棵高大的古柏,即著名的“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餘年,相傳此樹為軒轅黃帝所植。柏樹枝幹蒼勁挺拔,樹葉青翠,主幹略向南傾斜。樹高19米,胸徑11米,其冠如蓋,其勢巍峨。這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柏樹。1982年英國林學專家造訪時讚譽其為“世界柏樹之父”,世人譽之為“世界柏樹之冠”。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軒轅廟內有18株樹齡3千年以上的古柏。其中掛甲柏又名“將軍樹(柏)”。《史記•封禪書》載:“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帝將自己的盔甲掛在這棵柏樹上,以示莊重虔誠,不料竟在樹幹上留下了斑斑甲痕,於是得名掛甲柏。現場看可發現樹幹上斑痕累累,遍佈洞孔,縱橫成行,彷彿鎧甲上的乳釘。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掛甲柏旁有“黃帝腳印石”,這是西漢文物,於1956年出土於黃帝陵東南2千米的郭家窪村,1965年移至軒轅廟保存。整塊石頭約一平方米,長0.62米,深約2釐米。青石面上,鐫刻黃帝腳印一雙。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誠心亭又稱過亭,是歷朝歷代的祭祖人士整理衣帽,準備祭品的場所。古往今來,祭祀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裡將自己的衣冠整理好,再進殿,祭祀黃帝。亭柱上書有兩幅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過誠心亭即到了中院。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上)——西行散記(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