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彭澤縣的安徽桐城移民

彭澤移民多,除了少量的河南人、湖北人外,大多移民來自安徽桐城、樅陽和宿松。我這裡所說的桐城人主要是樅陽人。

據說最早桐城移民到彭澤是1910年。第一次大規模桐城移民在民國初年。據《桐城縣誌》(1995),在大事記欄中記載:“民國二年(1913年):實業界人士方履中,在東流、彭澤等地購置荒場、蘆場,從家鄉招農圍墾十萬畝,移民數萬人。”方履中(1864—1939),字玉山,一字聘商。南鄉(今屬樅陽縣)人,清光緒年間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兩淮鹽運使、四川提學使、安徽礦務總理,著名實業家,後到馮玉祥在北平創辦的私立中國大學任教,著有《貞泯不泐》《桐城名賢詩詞輯》和《皖礦始末通告書》等。早期彭澤沿江沿湖一帶,是一片蘆葦蕩。桐城人方履中和彭澤當地有錢人,都看到濱江濱湖地區、荒灘荒場水利條件好,有開發的價值,能成為富庶地區,於是出錢圍壩圍堤開田,比如芙蓉的7號圩、8號圩、9號圩。《彭澤縣誌》(1992)記載:棉船原有多個小圩,堤壩低矮,抗洪能力差。1962年冬,棉船公社將珠琅、江升、張字、復益四小圩,聯成一大圩,保護耕地的面積由2.8萬畝增至4.2萬畝,圩堤線總長減至31.6公里。至1985年,先後建成大小堤坊105座,總堤線長度256.5公里,大小水庫126座,控制流域面積462.8平方公里。

抗日戰爭期間,桐城是淪陷區,一些桐城人投親靠友,逃難於此求生存。1949 年後,一些人響應政府號召,支援彭澤,圍堤開田,種水稻種棉花。八寶洲是江北鄉的古稱,是長江中的沙洲,面積4萬多畝,開墾蘆葦蕩後,因沙質土地肥沃、平坦,適宜大面積種植棉花。1960年10月江西省長邵式平來江北公社(今棉船鎮)視察,見此地四面環水,形似一艘大船,肥沃的土地上盛產棉花,於是親筆題字,將江北公社改名為“棉船人民公社”。

第二次大規模移民是在1954年水災後和“大躍進”期間,約有幾萬人。這次是天災人禍造成的。第二次大規模移民在第一次移民基礎上進行的。桐城、樅陽、無為等地難民為尋找生活,尋求活路而投親靠友,被迫離開故鄉。據《樅陽縣誌》記載:“1959年,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7人,1960年下降到270人。”1959—1960一年時間,每平方公里人口減少27人,樅陽的總面積為1808.1平方公里,以此計算樅陽總人口減少48816人。除去出生和自然死亡人口以外,這些減少的人口大部分因飢餓疾病而亡,但也有相當一些人背井離鄉,去逃難,去投親靠友,逃到已經在彭澤紮根的親友。所以說,這一次移民最多的就是遷到彭澤。大饑荒時期,在彭澤,來自安徽的新來戶可分得兩擔白米,而老來戶沒有。這個政策,吸引更多的安徽難民不斷遷來。我家是三十年代遷到彭澤,屬老來戶,所以不能享受這個優惠待遇。我母親每每說此,我似乎看到我那些挨飢捱餓的哥哥姐姐們眼饞地盯著鄰家新來戶的白米飯。

彭澤縣人口主要集中在及長江沿線、太泊湖流域和方湖流域,如棉船、馬當、浪溪、龍城鎮、芙蓉、太平、紅光、芙蓉農場等鄉鎮。在移民中以樅陽人為最多。過去樅陽分南鄉和東鄉,方履中是樅陽義津人,屬南鄉。因為方履中在“彭澤等地購置荒場、蘆場,從家鄉招農圍墾十萬畝,移民數萬人”。在彭澤聽得最多的樅陽口音是南鄉人,其次是東鄉人(主要集中在棉船朝陽村),反而桐城縣的移民少,主要是來自樅陽縣附近的孔城。

關於講桐城話的地域和人數大致這樣:棉船鎮(光明村人說無為話)、芙蓉鎮、芙蓉農場大多說樅陽話。浪溪鎮、太泊湖鄉、紅光型沙廠大部分說樅陽話,馬當鎮一半說樅陽話,龍城鎮、黃嶺鎮、定山鎮有一小部分說樅陽話。彭澤說樅陽話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比較發達的沿江地區,山裡人很少。

在彭澤縣有“桐城佬”和本地佬之分,而桐樅是一家,“桐城佬”實際上大多是樅陽人,前面說了,這與方履中是樅陽南鄉人有關。六十年代之前,本地佬和“桐城佬”互不通婚,七十年代,開始少量通婚。八十年代之後,本地佬和“桐城佬”打成一片,通婚很普遍,本地佬學港桐城話,“桐城佬”學說本地話。他們的孩子,填寫祖籍時寫彭澤、樅陽都行。現彭澤縣人口三十八萬,祖籍桐城(樅陽居多)十多萬,如果加上現已屬安徽望江縣和宿松縣(原屬彭澤縣行政區劃)的桐城籍人,至少有不少於三十萬“桐城佬”,其中至少二十萬是“樅陽佬”在大江以西的彭蠡澤上繁衍生息。一百年來,這些樅陽人後裔至今還保留著樅陽的方言和風俗,並影響改變著彭澤本地人的語言和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