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別在說我冤殺了晁錯,如果你是皇帝,你也殺

漢景帝在歷史上的風評一直不好,很多人都說他刻薄寡恩。他曾經殺了父親的男寵鄧通,和吳王世子下棋發生爭執,用棋盤把人家活活打死,還殺了自己的兒子劉榮,逼一代名將周亞夫絕食而死,其中最被別人詬病是殺了自己的恩師晁錯。

漢景帝:別在說我冤殺了晁錯,如果你是皇帝,你也殺

晁錯此人不僅有才華而且對漢景帝忠耿耿。他在當太子老師的時候,曾向漢文帝上了《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等,被文帝賞識,後來漢景帝上位,更是對他青睞有加,封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晁錯為了穩定漢室江山,一直主張削藩,為此還得罪了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認為他主張削藩會得罪很多人,將來肯定會連累整個家族,讓他不要這麼幹了,但他一心想著忠君愛國,沒有聽,最後逼的父親服毒自殺。

漢景帝:別在說我冤殺了晁錯,如果你是皇帝,你也殺

就是這樣一位忠愛國的能臣,在上班的路上被拖到長安東市腰斬了。他可能臨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為啥被殺。那麼漢景帝為什麼非要殺自己的恩師,是真的帝王本無情嗎?其實也未必。

在晁錯的主張下,削藩順利進行,不過也成功引發了各地諸侯王的不滿,以吳楚為首的七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造反。作為皇帝的漢景帝,當然知道這不過是藉口,就算殺了晁錯,該造反的還是會造反。儘管如此,還是要殺,原因大概有以下2點

漢景帝:別在說我冤殺了晁錯,如果你是皇帝,你也殺

第一、安定眾人之心,晁錯因為受到漢景帝專寵,經常獨斷獨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得罪了很多大臣。七國之亂髮生後,竇嬰、袁盎就建議景帝殺掉晁錯,當時景帝還猶豫不決,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又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攘外必先安內,戰爭開始前必須統一思想,只有殺了晁錯才能平息眾怒,各位大臣才會盡心盡力一致對外。

第二、晁錯自己沒有平亂的決心,七國之亂髮生後,景帝曾經問晁錯應該怎麼辦,晁錯建議景帝御駕親征而他自己留守朝堂。這就有點不厚道了,好比,你經常跟領導說鄰居老是搶我們生意,不如把他們揍一頓,終於有一天,惹怒了鄰居,然後鄰居喊了一幫人圍在門口說要揍你,你對領導說,不要慫,出去幹,我在後面支持你。漢景帝心想,我把你當最信任的老師,你卻把我當擋箭牌,你不仁,別怪我不義。

蘇軾《晁錯論》裡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

漢景帝:別在說我冤殺了晁錯,如果你是皇帝,你也殺

成大事的人不僅要有才,還要有堅韌不拔的意識和決心,晁錯主張削藩就應該想到可能會發生叛亂,提前做好準備和必死的決心,而他只是提意見,等到真的發生叛亂,驚慌失措,讓皇帝親征,自己躲在後方。反觀竇嬰、袁盎,他們不僅提了建議,要求殺了晁錯,事後,還有實際行動,竇嬰拜為將軍,親自去前線平亂;袁盎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現實生活中,領導讓我們提建議,其實並不是想單純的聽下建議,更希望看到我們後面的對策,以及解決問題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