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鄉“山陽薰魚”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著一方漢代銅質印章,上面刻有“金鄉國丞”四字,此印是西漢的官印。這意思是說,早在西漢就有金鄉這個名字了。翻開歷史一查,金鄉胡集鎮的劉莊有早期原始部落打製石器和骨器。到了氏族部落時,有緡氏居住。夏商周時期,先後有緡國和緡邑,秦始皇時期,有東緡縣,到了西漢時期,屬於山陽郡,因其境內有金鄉山而得此名。這也難怪在上個世紀相當長的時間金鄉縣有緡城鎮,這金鄉真的是歷史悠久啊。今天所要說的燻魚也是歷史悠久。

山東金鄉“山陽燻魚”

金鄉國丞印章

山東金鄉“山陽燻魚”

“金鄉國丞”印章

山東金鄉“山陽燻魚”

“金鄉國丞”章印出來的樣子

據傳西漢時期張當居做山陽侯,當時山陽郡水多,而且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哪怕是巴掌大的小水窩裡面都有很多小魚。一日,張當居出去遊玩路過河邊,見水中有許多背部青色,兩側和腹部為銀白色的魚跳出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白光,很是好奇,命人抓了一些來,見其鱗片細小,想來肉質一定細膩可口,叫人在水邊將於去內臟,加上調料,用樹枝穿起來,架在火上烤,等烤制金黃,烤出油來,食之香嫩可口,有煙燻味,一口咬下去,滿口留香,有魚油流出,美味之極。後來經過完烤制方法,烤鰱魚更加美味,隨後獻給漢景帝品嚐,漢景帝品嚐後,稱讚不已,賜名“山陽燻魚”。

山東金鄉“山陽燻魚”

漢代畫像

山東金鄉“山陽燻魚”

山陽燻魚

“山陽燻魚”具體制作方法:

1.鰱魚去內臟等,洗淨,備用。

2.用蔥、姜、、鹽、陳皮等調料醃製半小時。

3.熱鍋放油將魚放入鍋中,煎制兩面金黃,出鍋

4.將煎好的魚曬乾,用柏樹枝或者荔枝殼燻烤,待流油就可以了

這種魚雖然好吃,但不可多吃,主要還是煙燻這一步驟的原因。好了今天介紹就到這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