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壶流河为何被誉为张家口蔚县的母亲河?


随笔:壶流河为何被誉为张家口蔚县的母亲河?


文/吕海峰

如果我们提起灿烂的蔚州文明,相信每一个张家口人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它是古代战国时期代国的首都,多年以来逐渐沉淀了一种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壶流河与蔚州文明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为何会被誉为蔚县的母亲河?

首先,蔚县这片古老的土地,总是在孕育着一些神奇的故事:泥河湾地层、庄窠、三关等遗址都在述说着人类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壶流河则发源于山西省广灵县,本名葫芦河,古代又称祁夷水。河身两岸上床阔,下床窄,地形就像一把壶,故今人以其形取义而定名为壶流河。在流经河北省蔚县、阳原县之后,注入桑干河,全长73公里,是蔚县境内最大的河流,故而也被称为蔚县的母亲河。


随笔:壶流河为何被誉为张家口蔚县的母亲河?


历史上,壶流河的南岸曾经分布着50多处氏族部落,是我国古代北方先民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早在大禹治水时期,便把天下分为九州,蔚县属于冀州;夏、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区域又被称代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蔚县属代郡,一直到隋、唐时期,蔚县改郡为蔚州;明朝洪武年间,蔚州被视为北方的要塞重地,当时的朝廷特意在这里设置了蔚州卫,蔚州也就随之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如今,仅仅在蔚县博物馆内珍藏的文物就达5000多件,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之后,蔚州文明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深度历史记忆的文明。

壶流河始终都在滋养着两岸人文化育的丰腴和钟灵毓秀的聪颖。蔚县古时虽属于塞外小郡,但却有着浓厚的文化和教育氛围。这里在元朝中期就建成了地方学宫(亦称文庙)。明、清时期直至民国年间,每年春秋两季,均在学宫举行一场隆重的“祭孔大典”。

并且,旧时的蔚州还设有不少书院。比如,依据《蔚州志》记:会文义塾在儒学东;读书林在州署南;东乡义学在东街,旧名“蔚萝书院”;暖泉书院在州西三十里;文蔚书院在东街。与那些名满天下的名书院相比,虽然这些安安静静蜷居于村堡中的书院没有那种先声夺人的轩昂气势,但它在宗旨与初衷上同那些知名书院非常切近,让人在驻足徘徊间不由得对于布衣民间所曾经拥有的社会教育的致密和涓涓细流有着别样的感叹和激动。

为此,可以说,壶流河的慷慨和慈爱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是有那么一点壶流河情怀。“大南山上瞭哥哥,泪蛋蛋飞进壶流河……”新编蔚县秧歌民间故事剧《剪纸谣》凄美的故事也在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观众,蔚州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壶流河的历史。

然而,这条蔚州文明的母亲河又是怎么来的呢?它的源头到底在哪?原来,它就在山西广灵县石人山下,那一眼古老的泉水——莎泉。千百年来,她都从山间涌来,顺势逶迤,流出广灵,流进蔚县,横贯东西,百转千回。当然,壶流河也不仅仅属于蔚县,也不仅仅创造了蔚州文明。但它在蔚县人民的心中却源远流长。(吕海峰)


随笔:壶流河为何被誉为张家口蔚县的母亲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