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通過院校自主招生筆試和麵試之後,可以享受相應的高考降分政策。


2020年1月,《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自主招生有多自主?

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各個高校實行自主招生的情況不完全相同,甚至一點不同。


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四大聯盟”之分,它們分別是“北約”、“華約”、“卓越”和“京都”名校聯盟,清華、北大、浙大、吉大等名校都是聯盟成員。


什麼人可以參加自主招生?


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清華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


根據清華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自主招生所需三種類型的優秀學生,即學科競賽、研究創作、突出才能,三大類下面又有著不同的標準和方式,如在各學科競賽、文學創作、創意創新,這些字眼,界定和認定起來,自主權均在高校。


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清華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


以清華大學為例,選拔程序中,學校的自主選擇權很大,“學校將學科專家組將根據學生的申請材料,對學生的學科特長、學術研究、創新潛質等方面進行評審”,並“初試採用筆試形式,考試科目為:數學與邏輯、物理探究、閱讀與表達,學生依據填報的專業類參加考試。"這些考試的命題,也為高校招來自己想招學生提供了條件可能。


高校通過測試來確定自主招生入選考生名單,考生入選後還要參加高考,在錄取時可享受一定條件的優惠。此類招生中高考成績在最終錄取中佔主導作用,意味著如果你沒有過一本控制線或者是本科控制線,那自主招生就無從談起。


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清華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入選名單(北京)


但自主招生一旦認定成功,分數又到了高校所劃定的範圍,便可獲得20分-60分不等的加分優惠政策,這幾十分的差距在後續的錄取過程中,自然會讓考生佔據不小的優勢。


從上面的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錄取優惠政策裡的B60意為在北京地區清華原錄取分數線60分以下提檔錄取,簡單地說,就是降60分錄取,而C則以為著只要考生過了該校的一本線或者本科線,就可以進入清華讀書。


自主招生政策的步步收緊

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2013年12月,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加強考務和錄取過程管理,強化信息公開和監督檢查。


教育部等五部委明確規定:

在2014年取消奧賽生保送資格。但是全國奧賽獲獎者通過自主招生有機會降至一本線上清華、省級奧賽獲獎憑一本分數進入西安交大等。


2014年11月,根據國務院考試招生改革整體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試應將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或將仍允許安排筆試環節。


2015年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佈前進行。試點高校不得向中學分配推薦名額,考核內容傾向與考查考生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筆試考試不得超過兩門,考核過程全程錄像,以防作弊。招生考核實行四級信息公開制度,嚴查各類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2020年1月,《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自主招生走向何方?

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2020年1月,《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並在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退出歷史舞臺的高考自主招生

教學[2003]1號文件 開展自主選拔試點


那時的自主招生,門檻很嚴、人數很少。只有極少量(文件稱不超過錄取總人數的3%-5%,實際更少)的“偏才、怪才”能被破格錄取,與一般考生沒有利益衝突,讓大家一片叫好。


然而,隨著加分門檻逐漸放寬,“量身定製”的專利、“專業代筆”的論文等迅速成為灰色領域中的昂貴商品,一方面打造出一群光鮮靚麗的“天之驕子”角色,一方面顯著打破了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更令家長焦慮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獲得了自主招生的優待,那我的孩子怎麼能沒有加分呢?


有知情人士統計了近10年來“211”、“985”名校高招的裸分率(指沒有任何加分的錄取人數佔總錄取人數的比例),發現該數據多年維持在70%以上(主要加分類型包括:保送、競賽、自招、三好優幹、特長生、各專項“計劃”等)。這會讓很多家長稍稍安心:原來大多數人還是靠裸分上的名校。


但是,倘若把目光集中到教育資源特別發達的地區,會發現那裡的情況嚴峻得可怕:有研究數據表明,北京的清北裸分率在40%上下徘徊,四川前幾年的北大裸分率僅為35%左右。而競爭壓力最大的浙江,據報道,2016-2018年,清北裸分率分別為11%、8%和5%。


任何創新的、非標準化的選拔機制,都會被市場主體“消化”,而後變成一樁暴利的、徹底的金錢遊戲。然後政策被逐利者推搡著,逐漸背離它的初衷。


越是花團錦簇、欣欣向榮之地,越接近喪鐘將要敲響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